當年我皈依時,印公導師給我六個字
「為佛教,為眾生」
我給靜思弟子八個字
「佛心己心,師志己志」
這就是「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
【翻頁電子書操作方式】
方向鍵左右 ←→
滑鼠滾輪上下 ↑↓
建議使用電腦或平板閱讀
如使用手機,透過LINE、FB進入時
建議切換為預設瀏覽器開啟
Android手機|點選右下角「…」→「使用預設瀏覽器開啟」
iOS手機|點選右下角「…」→「在瀏覽器中開啟」
《無量義經》上人手抄本
─點選封面另開分頁閱讀─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
守之不動,億百千劫。
無量法門,悉現在前;
得大智慧,通達諸法。
慈濟宗門傳承佛陀教法
以《無量義經》的法髓,《法華經》的精神
應機教育,菩薩所緣,緣苦眾生
慈濟宗門傳承佛陀教法,以《無量義經》的法髓,《法華經》的精神,應機教育,菩薩所緣,緣苦眾生。
在臺東佛教蓮社期間,由修道法師講經,證嚴上人則說佛教經典故事,當地電臺也開闢一個時段,讓兩人透過廣播弘法。一天,臺東佛教蓮社創辧人之一王顏嘉亨,邀請修道法師與上人,前往馬蘭糖廠宿舍區的家中做客。
上人在那裡第一次看到《法華經大講座》(法華三部日文版),才知《法華經》是隸屬《法華三部經》之一,另有《無量義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上人翻閱了其中的《無量義經》,當讀到「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這段經文時,頓時覺得眼睛一亮,彷彿是通往宇宙真理的大道,心裡很震撼。當時上人閱讀日文比中文更順暢,特地借來那部日文版的經書,逐字翻譯成中文,並抄寫下來。
上人曾開示,「老實說在那時候我還很年輕,實在是不會寫毛筆,不過那時候就沒有這本經,那個時候,我也沒有辦法買大藏經,只是從日本的三部經,那是日文,三部經裡面,有這本《無量義經》,但是它就是日文的解說,我就一字一字,從日文的解說,裡面的經文,一字一字抄下來的,這是我抄的字,他們就幫我拿去做成整本,字是不漂亮,不過總是一個紀念,這是在學寫字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在抄《無量義經》,我很震撼,感覺到原來佛法,就是在生活化,菩薩原來在人間,我們假如做到這一點,這就是人間菩薩。」
歷經五十多年,這套上人墨寶也在弟子們的珍藏下,逐字掃描修復,以各種形式展現在眾人眼前,如抄經本、龍鱗裝典藏本,還有關渡靜思堂內的無量義堂等等,期盼透過上人的手書,引領更多人深入經藏。
古本《大乘妙法蓮華經》
─點選封面另開分頁閱讀─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一九五九年,尚未出家的證嚴上人,以身體不好需要靜養為由,離家暫居臺中豐原的慈雲寺,跟著僧團生活,尋求心中理想的佛法。有一天,上人在慈雲寺聽到信徒向修道法師提到,有戶人家將家中的舊書拿出來賣,其中有一部《法華經》,打算買來放在寺中。
上人一聽到《法華經》內心很歡喜,便用二百八十元將這部《法華經》買下來,並視為珍寶,每天以毛筆抄寫經文。(以購買力指數換算,約等同於現在臺幣三千多元,對當時來說,也是所費不貲。)一九六九年靜思精舍落成,上人首次宣講《法華經》,是上人經典開示的第一部佛經。第二次開講是二○○八年開始至今,上人選擇《法華經》作為「靜思」精神的「法髓」,正如《法華經》中所說諸佛世尊出現於世一樣,是法師弘法利生以及慈濟志業的「一大事因緣」!
當年上人購入的《法華經》,時至今日早已不堪翻閱,在二○二三年委由國立臺灣圖書館進行修復,預計需花費兩年半的時間。館方在考究出處後,認為這套書應是清同治年間雕版刷印版本,刷印地點為有名的刻印佛經聖地福建福州鼓山「湧泉寺」,輾轉到臺灣由上人購藏,極具有保存典藏之文化傳承意義與價值。
本網頁提供的數位掃描本,為製作「無量義經轉經輪」的盧瑩順師兄,因為想製作《法華經》版本的轉經輪,意外於家中佛堂發現一套由奶奶收藏的《法華經》,經比對,與上人典藏這套為同拓印版本(但因上人典藏套書歷經多次修復,文末非經文處可能略有不同),在精舍師父與志工合力掃描、精修後,才有此套可供數位閱覽使用,封面文字則採用上人親筆墨寶字跡。
※上圖為正在進行修復的慈濟珍藏古本《大乘妙法蓮華經》,封面為證嚴上人親筆恭書。
Copyright © Tzu Ch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註記:請勿擅自重製、轉貼、節錄及不得以任何方法曲解畫面原意,未經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利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