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那一年 有備無患

今年是九二一大地震二十年,慈濟舉辦全臺展覽、國際論壇,
提醒大眾「莫忘那一年」,
戒慎防災,並認知自己對於氣候變遷並非無能為力,
改變生活方式,人人都能成為關鍵年代的關鍵人物。

今年是九二一大地震二十年,慈濟舉辦全臺展覽、國際論壇,提醒大眾「莫忘那一年」,戒慎防災,並認知自己對於氣候變遷並非無能為力,改變生活方式,人人都能成為關鍵年代的關鍵人物。

來到臺北信義商圈,華服、美食、潮牌的廣告櫥窗羅列行人步道兩旁,散發光鮮亮麗的都會氣息。其中一處廣場錯落的大型展板,適時提醒逛街休閒的人們「居安莫忘思危」。

「這裏將近一百五十公尺長,展區分成:重回九二一、希望工程,防災體驗與科普,《慈濟》月刊與《經典》雜誌相關報導等區塊。」談到在今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二日,於臺北市信義商圈「香堤大道」的布展,負責策畫的慈濟志工駱純美,特別感謝北市府的協助,讓慈濟能在這個號稱「全世界百貨公司密度最高」的黃金地段與民眾結緣。

以地震為例,根據地質學界訂定的標準,地震規模每差「一」,釋放的能量就相差三十二倍。換句話說,芮氏規模六點零的地震釋放能量,是規模五點零地震的三十二倍,而規模七點零強震釋放的能量,則是規模五點零的千倍之多!

文字資訊讓人難以想像,但看慈濟志工陳列的球體模型,就能一目了然。現場用指尖般的珠子比擬規模五點零地震的能量,規模六點零約網球大小,規模七點零如轎車輪胎,「規模八呢?請看這裏。」駱純美手指帳棚外,一個用塑膠管彎起來的大圓圈!

從一顆小珠子,到直徑比兩個大人身高還長的大圓圈,地震規模與能量的懸殊差距,彰顯了防震措施的重要。來到互動體驗區,兩個躺在壓克力展示箱的娃娃玩偶,向參觀者顯示,家具不固定,強震來時會有什麼危險。

「兩手扶著它,大力搖。」小男孩使勁搖晃展示箱,放開手後,導覽志工帶著小男孩檢視劇烈搖晃過後的情景:在家具固定住的那一邊,娃娃安然地躺在床上,而另一邊的娃娃就被玩具衣櫃壓住了。

「這邊怎麼沒有倒?」「因為那裏固定住!」一問一答之間,防災的知識與意識,點滴注入了孩子與家長的心中。

而在另一個住宅防震體驗區,導覽志工則是小心翼翼地幫助參訪的小弟弟堆積木「蓋房子」,儘管三歲的小小孩,還不能理解牆和柱不能隨便敲掉的道理,但帶他來的阿嬤,卻有深刻感受:「臺灣地震很多,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從小就要教育,還是要讓他有一點點概念。」

儘管大雨降低人潮流量,慈濟位於臺北信義商圈的防救災展區,依舊開放到晚間,把握展期內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傳遞防救災知識。

實景重現那一年

除了香堤廣場的展出,慈濟也在新北市政府、臺鐵板橋站、臺中站等交通便利,人潮匯聚處布展,以方便民眾在通勤或休閒的時候參訪。

這些在公共場域的特展於今年八、九月間展出後結束,但民眾後續還是可以前往慈濟會所看展,從北部的新店靜思堂、中部的苗栗園區、臺中分會、臺中民權會所、南投聯絡處,南部的臺南靜思堂,以及花蓮的靜思堂,均有「莫忘那一年」的展區。

其中,南投聯絡處「願力館」的展覽,特別令人有感,因為南投不僅是九二一大地震的震央所在地,前來導覽的慈濟志工,也幾乎都見證過二十年前,那天崩地裂的一刻,走過毀滅與重生的歷程。

南投慈濟志工洪啟芬醫師,先對參訪團解說願力館「愛在九二一」的入口場景:震後光禿的九九峰圖像下,是一群有如螞蟻群的黏土人偶,有身穿藍天白雲制服、忙著搬物資的慈濟人,有受災的鄉親,還有帳棚、醫療站、運輸車輛等景物,呈現出強震後人與人相互幫助的忙碌景象。

「這是兩位老師依據當時的記憶做出來的,我跟他們說,密密麻麻的人太多了,會缺乏美感,」洪啟芬話鋒一轉:「但是這兩位老師卻說:『九二一的當下,我眼中只有看到慈濟人。』」

樸拙的人偶顯示草根的生命力,希望工程展點懸掛的帆布,以及下面的課桌椅,則顯示受災學校教室毀損,師生被迫在室外上課的刻苦。導覽志工李素月建議參訪者先看「帳棚教室」、「組合教室」的模型,再走到希望工程的展示點,「這樣大家一定會感同身受。」

李素月曾任埔里國小老師,剛退休一個多月就遇到九二一大地震,於是投入救助工作,甚至提供家裏的發電機、弟弟用的製圖設備,協助工程人員繪製組合屋的圖紙。回想當年,滿頭華髮的她嘆道:「百感交集啊,也很慶幸就這樣走出來,二十年了,莫忘那一年,要居安思危,更要把我們的希望用在當下的每一步。」

圖1:願力館的九二一地震場景模型,以強震過後土石崩落的九份二山為背景,搭配鍾素瑋、張莉家兩位美術老師的黏土人偶,呈現當時救災場景,散發樸拙的生命力。

圖2:南投「願力館」透過模擬布景及志工解說,重現九二一地震時學校傾毀、師生克難上課的帳棚教室,參觀者更能了解當時維繫教育的艱難及可貴。

賑災物資有故事

參訪南投、臺中慈濟會所的展區,可以見聞在地人歷劫難而後重生,最深刻的記憶與感動;而慈濟苗栗園區則是展望未來的實驗基地,不只有模型、看板的展示,還有「慈悲科技」所發明的實物及機具,能讓人有置身國際賑災、急難救助第一線的臨場感。

慈濟第一個「防備災教育中心」,於二○一九年七月在苗栗園區正式啟用,以實際運用於賑災的半圓筒形簡易教室為展示空間。這些有別於一般鋼筋水泥永久屋的建築物,以細長的鋼材為骨架,白色PP塑膠瓦楞板為牆面。

從陽光熾烈的戶外走入展示館,第一個感受到的,是刺眼的陽光透過白色板材,轉化成明亮但柔和的照明光,室溫也明顯地比外頭涼爽。

慈濟執行長辦公室主任王運敬表示,這種簡易教室的室溫跟室外能夠差到攝氏十度,而且耐風性能良好。「在菲律賓海燕風災災區已經五年了,都沒受到影響,我們預計放十年沒有問題。」

防備災教育中心的展區由四間簡易教室組成:第一館防災科普知識館,由中央氣象局提供資料並指導設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與地球共生息」的主題,接下來則是風災、水災、火災的介紹,以及溫室效應、防火、防颱的資訊解說。

第二館防備災動態互動體驗區,可藉由國家地震工程中心提供的「手動」教具,模擬地震來臨時可能發生的狀況,讓參觀者了解隨便敲掉牆柱、挖山坡地坡腳的後果。慈濟志工也在館內布置海報宣導地震防災準備、臨震保命三步驟等做法,搭配九二一地震救災的歷史回顧。

來到第三館防災協調運作研習教室,可以一窺慈濟人應變災害時指揮協調的場景;最後參訪的第四館,是社區服務及安置模擬教室,模擬收容所的場景,福慧床搭配環保毛毯,以及裝有各種食品、民生用品的生活包,可以確保受災民眾在抵達收容所的第一時間內,溫飽無虞。

四個簡易教室所構成的室內展區,不僅傳達了災害防救知識,也能讓人實際體驗到慈濟人賑災時的真實景況。

「所有您看到的東西,全部都是慈濟現在或過去,提供給臺灣或全球受災居民使用的,所以本身的材質背後就有它的故事,具有教育意涵。」王運敬表示,包含防備災教育中心在內的慈濟苗栗園區,是一個結合了防災、備災、教育演訓,以及生態環保、長照、親子教育、地方創生等多重功能的園區;目前,慈濟已與苗栗縣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開放園區供縣內各學校參訪,也歡迎其他縣市的機關、團體、學校一起來學習,增進防救災知能。

二○一九年慈濟論壇,聚焦防災與永續,希望藉由國際專家學者的建言與經驗分享,凝聚共知共識,並付諸共行。(攝影/顏天賜)

氣候變遷有原因

從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到二○一九年的今日,臺灣不論是應災所需的特種搜救能力,還是防患未然的建築規範要求,都達到了國際水準,國人行善助人的熱忱,更是有目共睹。然而這二十年來,氣候變遷,全球災害極端化,已對人類與萬物的永續生存造成威脅,並在臺灣釀成多起重大災害。

因此在紀念九二一地震、關懷本土的同時,慈濟也在九月中下旬,以「全球防災與永續發展」為題舉辦第五屆慈濟論壇,國際專家學者對當前地球環境的危殆都無異議,而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氣候變遷,正是危機的主因。

中研院院士劉紹臣分析臺灣一九六一年後四十年的降雨頻率、雨量變化,發現強降雨的次數增加了,而中小雨的次數卻減少,而且一九七○年後強颱發生的頻率,竟然比前期增加了三、四倍之多!氣候極端化、災害擴大的趨勢已是顯而易見。

「本世紀結束前,我們不能讓氣溫上升超過一點五度!」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前主席帕喬里博士(Dr. Rajendra Pachauri),透過錄影在論壇上大聲疾呼:為了減少碳排放,減緩氣候變遷,人類應停止使用化石燃料,大幅減少吃肉量,改成以植物為主的飲食。他也提醒,面對氣候變遷,「除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要設法適應。」

公部門及非政府組織專家,則是重視理念與行動「落實社區」,認為帶動者必須以尊重、關懷的態度與社區互動,方能有效說服民眾,推動環保生活、環境復育、增進防救災能力等方案,讓投入的資源發揮應有的效益。「災害發生前一美元的準備,勝過災後花費四到六美元。」洛杉磯急難準備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伍德沃斯(Brent H. Woodworth)提醒道。

國際化的慈濟論壇,關心相關議題的人們,得以見聞國際人士分享的經驗及新知。其中不難發現,許多專家學者論述的經驗與觀念,如減少肉食、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加強社區連結等,慈濟人早就落實在生活中。

德不孤必有鄰,志同道合的外國友人,證明了證嚴上人帶領慈濟人走的大方向,是正確的、符合世界潮流的。回首九二一,莫忘那一年,慈濟人期待藉由布展與論壇,更進一步推廣、深入,接引更多人共知防災與永續的觀念,進而形成共識並付諸行動,如此往對的方向加速前進,方能遠離災難,獲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