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校舍危樓 減災希望工程安全達標

當各界為了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內涵集思廣益,
卻仍有多所學校憂慮危及師生安全的老舊校舍無法翻新;
慈濟二○一四年起,援建全臺二十六所學校危樓,
預計二○二○年苗栗兩校完工啟用後,
「減災希望工程」至此全數大功告成。

當各界為了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內涵集思廣益,卻仍有多所學校憂慮危及師生安全的老舊校舍無法翻新;慈濟二○一四年起,援建全臺二十六所學校危樓,預計二○二○年苗栗兩校完工啟用後,「減災希望工程」至此全數大功告成。

慈濟自二○一四年起展開「減災希望工程」,援助花蓮、臺東、高雄、屏東及苗栗二十六所中小學,進行老舊危樓校舍更新工程,並已陸續啟用。最後完工的五所受助學校,也在二○一九年九月開學後,邁開嶄新的步伐─

花蓮縣三民國中、苗栗縣後龍、造橋國中新校舍完工啟用;而苗栗縣公館國中、縣立苑裡高中部分新校舍已開始供師生上課,雖然二期工程仍施工中,但危險建築威脅師生安全的大患已告解除。慈濟改建老舊危樓校舍的減災希望工程至此「安全達標」。

公館國中新校舍走廊上設有圓柱,可大幅增強建築物的抗震力;建築師也在各樓層牆面設置桐花、柿子、紅棗圖案,彰顯苗栗在地客家特色。

花蓮三民國中
臺灣青少棒之光

創立於一九六八年的玉里鎮三民國中,是花蓮縣因應政府推動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而設的;摺版式屋頂、懸臂式走廊、大面積開窗的設計,是當時新設國中所用的「標準教室」範本,許多改制為國中的初中,在增建新教室時也沿用。但經過半世紀風吹雨打、颱風地震的侵襲,這些「阿公級」校舍已無法庇護學子,甚至可能危害校園安全。

總務主任何孟樺回想改建前:「不管是一樓還是二樓的走廊,都可以看到鋼筋裸露,漏水也很嚴重。水泥塊會掉落,是最危險的部分。」而九二一大地震,更證明了這種建築設計無法耐強震。因此校長鄭健民到任後,就極力爭取改建,終於在二○一六年由慈濟展開減災希望工程。

「但因為我們學校土地是山坡地保育區,必須要做水土保持計畫,所以重建進度較慢。」為了確保安全並符合法規,三民國中的工程直到二○一八年六月才動土,舊校舍拆除之後,師生們轉移到國立玉里高中上課。

儘管援建過程好事多磨,卻無礙學子們力爭上游締造佳績。繼二○一七年贏得全國青少棒錦標賽金牌,出征U15亞洲盃青少棒錦標賽奪得銀牌後,三民國中青少棒隊又在二○一八年八月,獲得全國青少棒季軍。

「這對花蓮來講是創造了歷史。」校長鄭健民對同學們讚許有加,也對慈濟援建的新校園表達肯定:「我一直想不到一個詞來形容,這個校舍非常的雄偉,可是又很細膩很柔軟。兩者能夠兼具,是非常不簡單的。」

堅實結構、柔和線條,素雅的灰白基調搭配紅、綠、黃的樓梯間窗框,構成穩重卻不呆板的外觀。寬大走廊與大跨距、大面積開窗的教室,兼顧採光與通風,營造出舒適的學習環境。這座啟用還不到半年的新校舍,已嘉惠三民國中一百一十三位學子,也為慈濟在東臺灣的減災希望工程,畫下圓滿句點。

造橋國中採取先建後拆的做法,堅實優美的新校舍完工後,師生們趕在老教室拆除前合影留念(右圖/造橋國中提供),見證校史的新里程碑。

後龍國中、造橋國中
危機解除歡喜入厝

在接受減災希望工程援助的縣市中,苗栗是唯一位於中北部的縣市,縣內共四所受助的國高中,其中苗栗北邊的後龍國中與造橋國中的師生,已在今年開學後「入新厝」。

「舊校舍安全堪虞,國家地震工程中心判定不合標準,好幾棟掛了禁入的黃條。前棟是行政樓,後面是教學樓,這兩棟斑駁、鋼筋外露,都有危險……」走過重建路,後龍國中熊儒卿校長說,校內除了比較新的至善樓活動中心外,其餘建築如同浴火重生,大破大立。

因為採取先建後拆的做法,後龍國中師生今年九月開學就直接搬入嶄新的教室。不同於以往的梁柱配置,後龍新教室的梁,是雙橫梁、雙縱梁「井」字交錯的配置,能抵抗四面八方的地震力,也為燈具配置提供了良好定點。

「我們的燈不是用吊桿的燈,而是直接裝在梁上。這樣風大的時候不會搖晃,對學生的視力是好的。」總務主任鄧竹君分享建築設計的巧思,並拿起手機展示校園的美照:「學生們說,我們學校是網美的拍照熱點呢!」

談起援建過程,後龍師長非常感謝慈濟志工的陪伴,帶動孝親宣導,以及環保淨灘等活動。而另一所援建的造橋國中,慈濟志工前往該校宣導反毒及環保,不僅增強了同學們保護自身、愛護大地的意識,也巧妙呼應了新校舍「綠建築」的巧思。

「新大樓是筏式基礎,地下室是儲水庫,我們會收集雨水,在真正缺水的時候,不怕沒有水。」造橋國中校長林育伸,帶著來訪的慈濟人參觀學校。第一眼看到的,是兩棟灰色的新大樓,立面的油桐花鏤空圖案頗具客家在地特色。

「我們一開始就跟建築師說,我們學校是造橋鄉防震避難中心,所以他在設計的時候,有增加鋼筋量,更耐震。」總務主任李啟銓解說道。新校舍坐落在舊校舍前方的土地上,蓋好後再把走廊傾斜、結構龜裂的舊教學大樓拆掉,成了新校舍與後方小山間的緩衝空間,造橋國中就此解除危機,成了令人安心的安全校園。

公館國中新校舍二期工程仍在建設中,教室不足,慈濟志工在操場上建組合教室,以確保施工期間師生仍能正常上課。

縣立苑中、公館國中
展望二○二○

位於苗栗南邊海線的縣立苑裡高中、山線的公館國中,目前仍在大興土木,所有工程預計在二○二○年九月開學前完工。

「我們學校以前總共有十七棟建築物,都是兩層樓的,只有行政大樓在成立高中部時,增建兩層變成四樓,就是『老揹少』。」

縣立苑裡高中校長張逢洲表示,校方希望盡量把校地空出來,不要像以前那麼擁擠。「所以改建時就規畫成四棟。三棟是教室,一棟是活動中心。這樣校園就會變得很寬敞,整個學習環境就不一樣。」

如同其他援建學校,位於田野中的縣立苑中老教室天花板鋼筋裸露,因經費不足,幾年來只能先拿鋼板遮起來以防水泥塊掉落傷人,在耐震詳評時被判定不合格。所幸在補強、改建兩難之際,慈濟的援助進來了。

「我們在招生的時候,就把這事講給家長知道,學校有新教室,家長都很歡喜。」慈濟援建讓張逢洲等師長相當振奮。但工程卻不簡單,由於全校的國高中生總計超過一千人,加上整個校園重新規畫,新舊校舍基地多處重疊,無法像後龍及造橋兩校一樣先建後拆,於是營建團隊分成兩期施工,慈濟人也提供組合教室讓師生延續教學。

有七十三年歷史的公館國中,今年完工的新大樓也令人耳目一新。校門入口處高大的穿堂,一眼望去是校園的中軸線,三棵老校樹從校門口到內校園連成一氣,保留歷屆校友的記憶。

「我很替學弟學妹高興,他們的教室是安全的。校園沒什麼變動,可以記憶的東西都還在,只是教室變得更新,空間採光各方面都更好。」

拜九年國教之賜,四十多年前湛麗純成為母校改制為國中後,第一屆免試入學的國中生;年過六旬的她以在地慈濟人身分,三年前陪同建築師進校勘查,驚覺學校真是「老了」,到處都是破損的痕跡,水泥剝落嚴重,學生一不小心就可能把整片窗框撞下來!家長會長劉彥誠也感嘆:「那時候一進來,覺得這個學校像『危樓』。」

公館國中危險老校舍問題早在十年前就被注意到了。現任校長方麗萍感恩前任胡瑞蓉校長的堅持與爭取,讓館中在前年縣政府評估慈濟減災希望工程學校時能名列其中。

公館國中有二十八班、七百多位學生,援建工程分兩期進行;現在仍在施工中,有許多學生用組合教室上課,但鄉親父老已充滿期待。校長方麗萍說:「有兩棟校舍明年才會完成,但是好多親朋好友一直跟我講,校長,我好想來看看,慈濟幫我們蓋的新校舍,長什麼樣子?」

為了確保新校舍可抗七級強震,設計公館國中、後龍國中及花蓮三民國中新校舍的黃建興建築師,在教室前面的走廊,後面的陽臺加設柱子,讓建築變成更穩固的「四柱三跨」的結構。

「你把拇指摳起來,伸出四隻手指看看!」黃建興以手指比喻柱子,當四隻手指朝下張開來,指與指之間共有三個空間,也就是「三跨」。相對的,九年國教當年大量建造的標準教室,就只有「食指」加「無名指」的「單跨」構造,抗震能力高下立判。

確定安全無虞,方有餘裕求善求美,九月二十四日,慈濟第一百間、苗栗縣內第一間「靜思閱讀書軒」,於公館國中啟用。校長方麗萍像為朋友介紹新家一般,帶著賓客參訪已啟用的新校區;完工的一期教室大樓,以及興建中的二期教室大樓,都是南北座向,能避免惱人的西曬問題。

一樓的桐花、二樓的柿子、三樓的紅棗圖飾,都是公館客家庄的特色產物,方麗萍希望這些隨處可見的鄉土意象,能夠提醒孩子們:「時時刻刻都要記得我們是在公館生長的,有一天要回饋鄉里。這是我們最希望表達的精神。」

苗栗縣立苑裡高中援建工程分兩期進行,慈濟基金會營建處主任林敏朝(中)及建築委員,多次造訪視察,嚴謹要求合作廠商確保施工品質。

高標準施工
師生安全不能冒險

回顧減災希望工程的歷程,最先完工的是屏東的五所學校,在二○一六年三月正式啟用,同一時間,花蓮的三民國中及苗栗四所受助學校,才剛搭上援建列車,雖然在時程上慢了一些,但總算「來得及」。

而從鑑往知來的角度來看,減災希望工程在苗栗圓滿,特別具有歷史意義,因為臺灣在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一日,發生震度達七點一級的「新竹臺中大地震」,其震央就在今天苗栗縣境內的關刀山,當時奪走了三千多人的生命,死傷更甚於九二一大地震。如今慈濟在苗栗設立防備災教育中心,推動減災希望工程改建老舊危樓校舍,可謂兼具防災、紀念與教育的多重意義。

「減災希望工程就是要預先減少災害,發現問題馬上解決問題,不能等災害發生了再來救,那就很危險了。」慈濟建築委員王明德說,營建團隊都是以超越常規的標準去施工:「若是二、三層樓,就用蓋七樓的結構標準去蓋。四、五樓就用蓋十二樓的結構,安全係數非常好。」

慈濟基金會營建處主任林敏朝表示,減災希望工程採高規格的鋼筋混凝土工法,一般建築都用三千磅級混凝土,減災希望工程卻用到三千五百磅,甚至四千磅。除了用料講究之外,施工品質也嚴格把關,「人永遠是一個變數,所以建築委員、顧問來視察就是要補這個部分。而且是不同的專業人員一起來做檢查,有建築、結構的還有看裝修的。」

一如當年進行九二一希望工程時,減災希望工程團隊把安全擺第一;就建築設計而言,減災希望工程學校儘管還是沿用灰白基調,但造型設計與色彩配置更活潑,也讓改建的校園,在守護生命安全的同時,能更親近使用者與在地社區,進一步發揮人文的良能。

🔎點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