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濟醫院 為震痛療傷

彷彿內建標準作業程序,醫護人員震後迅速就位,
讓傷患有依靠,讓前線有後援。

彷彿內建標準作業程序,醫護人員震後迅速就位,讓傷患有依靠,讓前線有後援。

躺在花蓮慈濟醫院病床上,右腳高高懸掛著的林先生,回想地震時抱起三歲女兒,從三樓寢室往下跑;劇烈震動下,他一階階滾下樓,但從未鬆手,反而更將女兒緊緊擁在懷裏保護。平安後送醫救治,他膝蓋粉碎性裂開、右小腿骨折、韌帶斷了,需要長時間休養。

四月九日,慈濟志工關懷仍在花蓮慈院治療的十六位傷患,並致贈慰問金;林先生看著女兒在病床旁天真玩耍,笑笑地對志工說:「就當作賺休息了。」

「『世界末日』應該就是這樣吧。」黃先生氣若游絲地對院訪志工說,這次終於知道什麼是「度日如年」,死神就在身邊徘徊,每一秒鐘都膽戰心驚。

在貨運公司服務的黃先生,與同事駕駛大貨車從北部回花蓮,行經小清水隧道遇到大地震,「才感覺搖晃,石頭就落下來了,根本沒有給你反應的時間。」落石擊破車頂,同事當場罹難;忍著肋骨斷裂劇痛的黃先生,下車躲進大貨車車底,然而山壁上的落石和漫天塵土,像流水般綿延不絕,他不斷為自己打氣:「我等一下出去,第一件事就是要趕緊打電話,跟家人報平安,我要堅持下來……」

當日下午,救援人員用直升機垂吊方式,將他救置到安全地區。雖然居住的房子已被貼上「紅單」,有家歸不得,但他笑著跟妻子說:「能再看到你,已經是最大的福報了。」

花蓮慈院啟動大量傷患機制,醫護同仁將患者扶上推床。(攝影/劉明繐)

花蓮特搜隊即刻到位

地震兩分鐘後,花蓮慈濟醫院啟動初級紅色九號大量傷患,二十分鐘後升級為中級大量傷患。醫務祕書李毅回憶,當時他陪同林欣榮院長巡查手術室、ICU病房,到達急診時,發現整個大廳已經集合許多同仁,且分別穿上了紅色重症、黃色中症、綠色輕症等背心,最感動的是廣播都還沒有發布,護理師已經排好隊伍報到;還有不少剛下大夜班的護理師,從返家路上直接回頭到醫院支援。

副院長羅慶徽也提到,醫療團隊在一小時內同步協調空床,與醫事室協力將二十四位急診病患辦理入院,以利急診承接大量傷患;不須提醒,團隊已迅速做好準備,很為他們感到驕傲。

「這是第一次,因為地震我躲到桌子底下,眼睜睜看著櫃子全倒。」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師鄒明耘,同時也是花蓮縣消防局自強分隊救護義消、花蓮縣災難醫療救護隊(DMAT)成員;從倒下的櫃子中一爬出來,立即趕往消防分局,隨後也收到花蓮DMAT召集,到達倒塌的天王星大樓,與急診室賴佩芳醫師等人和現場消防救護指揮官了解傷情,成立聯合救護站,治療傷患及安撫民眾。

身兼特搜隊醫療組成員的護理部副護理長凃炳旭說明,花蓮慈院與花蓮縣消防局合作,協助花蓮縣消防局特搜隊於今年元月通過國家搜救隊伍認證;這次地震對於花蓮特搜隊來說是第一次實戰經驗,經過有系統、有組織的訓練後去救援,比起以往發揮更大的效果。

同為特搜醫療組成員的急診護理師廖昱淇提到,震後第三天,在副院長何宗融、急診部緊急暨災難醫學科主任徐子恒等帶領下,前往太魯閣工務段新搭建的行動基地營,建立臨時中醫醫療站,透過針灸、耳豆等中醫治療,減緩特搜人員救災的疲憊和因高壓緊繃的身軀;能幫上忙,讓她覺得花蓮慈院團隊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