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港國中─學習成果帶得走

拳擊、柔道、足球、棒球、管樂……
師長與教練用心成就,
不只讓偏鄉學子跟上多元發展的趨勢,
更培養他們帶得走的自信心與團隊感。

拳擊、柔道、足球、棒球、管樂……師長與教練用心成就,不只讓偏鄉學子跟上多元發展的趨勢,更培養他們帶得走的自信心與團隊感。

里港國中是屏東北部升學率最高的國中,學生也是地理知識競賽、英文朗讀比賽的常勝軍。世居里港鄉、擔任過過江村村長的陳榮挺,對這所學校有深深期許;曾有段時期,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去屏東市或九如鄉讀書,出走約三分之一,「看著廂型車一車車載走,我心裏也很難過。」

後來,校長林景祥嚴格要求學生品行,孩子們的談吐、氣質各方面都有變化;現任校長劉瑞富到任後,更積極推動校務革新。陳榮挺的表情有幾分喜色:「里中可說已脫胎換骨,還吸引很多外鄉孩子過來就讀。」他說,經過慈濟援建三棟大樓,軟硬體一併提升,這所學校會更有競爭力。

拳擊訓練耐力和抗壓性,教練帶領孩子練出佳績;即將啟用的技擊館(圖2),是慈濟援建時專為孩子練習拳擊和柔道所設置的安全空間。

運動抗壓,學習榮譽

里中學子體育本就發展不錯,拳擊更是出色;慈濟人員來評估援建項目時,看到拳擊和柔道教室已成危樓,所以不僅援建教學和專科大樓,也增建技擊館,讓孩子們有安全無虞的練習空間。

本身是拳擊國手、又是校友的體育組長羅尚策說:「我當初會練拳擊,是因為不愛念書,但練到後來成就感出來了,也曉得讀書很重要,才一路念到大學,又回來從事教職。」羅尚策以自身為例表示,經過磨練的孩子,無論朝升學或競技方向發展,都會比較有抗壓性。

專科大樓前,國一小女生林玉芬正在與教練簡基煌對打,半小時過去,臉不紅、氣不喘,彼此勢均力敵。家住三?村的她,父母從事養殖業,每天全家人都要早起養蝦;簡教練說她雖然瘦小,但潛質不錯,可好好培養打輕量級;林玉芬則說在出拳時,把對手當成生氣的發洩對象,「打起來就很有力!」

羅尚策指稱,以前帶過一名學生,來自於破碎家庭,行為令人頭痛;但經拳擊場訓練,又肯接受教練教導,參加全國性比賽,竟然拿到第二名好成績,性格也有所轉變,很有禮貌。

女孩畢業工作後,最近一次回校,帶來多套嶄新運動服和營養補給品,送給與自己同樣出身弱勢家庭的學弟妹,回饋之心令人感動。羅尚策說:「這種孩子最講義氣,能成功導引往正向發展,路就不會走偏。」

里中管樂隊成軍不到四年,當初是校長從倉庫內找出廢置的樂器,再延聘師資教導,才有如今的成果。

球場揚威,人生起步

「一個里港,有兩個世界。」劉瑞富校長表示,靠近市區和學校周邊,因為有市集和養殖業,家長們生活條件較好;而三?、土庫村及信國社區等,經濟比較落後,教育落差也大。

從里港市區往北走,經過一座橋梁迎面是好幾座砂石場,附近的信國社區就位於高屏交接帶,一半屬屏東縣、一半在高雄市,學區也一分為二。

這是早期政府安置泰緬游擊隊撤退來臺的孤軍及後裔,除了大陸各省軍民,還有傣族、阿佧族、佤族、哈尼族等少數族群,分住在信國、定遠、成功及精忠等四個村;石頭地開墾出來的社區,至今土地貧瘠,作物難長、謀生困難。站在自家門前,里港國中足球隊員王俐婷的父親嘆言:「社區的男人大多在砂石場做苦工,要不就是打零工,賺的都是勞力錢。」

劉瑞富校長在校內成立足球社,請教練教導孩子們踢足球,是為增強他們的自信及有個娛樂。以土庫國小和信國分校為班底組成的里港國中足球隊,目前全是女生;擔任教練的蓋玉珩,心疼這一群孤軍後裔,在國小帶領練球多年如今亦進入里港國中。

可別小看這群國一小女生,多名成員二○一五年代表土庫國小參加比賽,奪得全縣冠軍;再前一年他們學長姊更厲害,踢進全國前四強。

在里港國中操場上踢球時,女孩們視蓋教練如慈父,腳下你來我往,雖互不相讓,卻有暖暖溫情。

「教練待我們很好,他教球不兇。」陽光下,留著短髮、有雙烏黑大眼的王俐婷,踢得很起勁,她有一半傣族血統;而外表酷酷的何雪萍,不愛發言,完全沈浸在足球的世界中。

這或許正如劉瑞富校長所言:「讓孩子們快樂踢球最重要,至於踢不踢得出成果,就不是重點了!」

里中足球隊以女生為班底,從小學就一起踢球,已有相當默契,腳下相互較勁,最重要是快樂學習。

教育無他,愛與榜樣

此外,劉瑞富也大力開展藝術社團和棒球隊,社區人士均表肯定。

「校長是覺得校園內,除了有剛性活動,也應有柔性團體,才能剛柔並濟,豐富多元。」陳榮挺說,為了成立管樂隊,劉校長耗費心力,包括薩克斯風、黑管、長笛、法國號、長號、小號等六種以上樂器,就要外聘六位老師,對學校是一大負擔;好在校長憑藉過去結下的好緣,獲得中欣工程公司長期贊助。

而棒球隊延聘職棒退休球員鄧蒔陽擔任教練,帶隊嚴格,旨在培養團隊合作及讓孩子有不同運動選擇。喜愛看棒球賽,家就住學校隔壁的藍伯宇很贊同有這樣的社團:「我覺得國中生很需要有管道發洩多餘體力。」妻子蘇意惠則認為:「學音樂的孩子會比較有氣質。」

藍伯宇和蘇意惠夫婦是校友,也都知道校長很拚,想把里中帶得更好更棒。身為家長會榮譽會長的藍伯宇說:「我們家長會一定全力支持。」蘇意惠是慈濟委員,她和其他志工在援建期間,每天親煮茶水供工地工人飲用,除了照顧他們健康,也希望維護好施工品質。

對於各方的善意幫忙,劉瑞富校長感到無比溫馨,他強調:「教育無他,愛與榜樣。教育目的就是要成就學生。」開設這些社團勞心勞力,但他歡喜承受,「讓孩子們練運動或音樂,最重要的是陶冶性格,並養成重團隊和紀律的習慣。比賽時若能得獎,當然是好;若沒有,就當成多學一種才藝,這是可帶得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