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切的任務 花東十五校動工

減災希望工程不是因為災難而重建,
而是為了防災重建;
老舊校舍的翻新必要且迫切,
花東十五校同時動工,共造百年大計。

減災希望工程不是因為災難而重建,而是為了防災重建;老舊校舍的翻新必要且迫切,花東十五校同時動工,共造百年大計。

當屏東減災希望工程進入尾聲,學生們陸續進入美輪美奐的新教室學習,慈濟在東臺灣的減災希望工程也接力展開,總計援建十五所學校,除了建築符合耐震規範,更採用筏式基礎構造,降低地基被扯裂的可能性,期待讓師生擁有安全的教育環境。

二○一六年二月十九日及二十二日,花蓮與臺東的減災希望工程聯合動土奠基典禮,分別於明義國小與復興國小舉行,教育單位與地方人士一同見證;「第一鏟,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第二鏟,人心淨化,社會祥和;第三鏟,希望工程,幸福校園。」

慈濟科技大學前校長張芙美,帶來證嚴上人的祝福信,「災難發生時,醫院和學校這兩項建物絕對不能倒,才能及時發揮救災與避難功能。感恩政府、志工及學校,讓慈濟有機會以綠色建築推廣愛護大地,又能幫助學子求學,慈濟人將全力以赴,也祝福工程順利圓滿。」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表示,「減災希望工程」的用意,是為了要減少災害,而不是等到災難倒塌而重建。慈濟緣起於花蓮,很感恩有這樣的機會回饋鄉親,建造一個遇到地震時,孩子們能安全避難的建築;也期盼各校在這段期間,一起維護校園安全,「希望明年的此刻,能看到小朋友們開心地穿梭其中。」

危樓教室,潛在危機

慈濟援建的十五所學校,分別是花蓮縣的明義國小、中原國小、佳民國小、玉里國中、國風國中、化仁國中,以及臺東縣的桃源國中、知本國中、關山國中、康樂國小、復興國小、鹿野國小、馬蘭國小、光明國小、建和國小;預計花費十四億,重建教室、體育館、圖書館等硬體設施。

這些學校有些位於市區、有些地處偏鄉,都是幾年前就已經被認定為需要改建的危險教室;但如果依照縣市政府的預算編列,得排隊十年以上才有機會進行改建。

臺東縣的關山國中是這次援建項目中量體最大的學校,幾乎是將整所學校重建。吳宏龍校長說,雖然教育部已經認定校舍抗震係數不足,且無法進行補強,但年年申請經費,都無法取得補助款,師生們只能硬著頭皮上課。吳校長很感謝慈濟的援助,雖然這段期間一年級生得借用關山工商的教室,其他師生則在專科教室及隔間的體育館內上課,但大家共體時艱,期待完工的那天。

位於花蓮市的國風國中建校四十七年,由於當初興建於回填的沼澤地,校舍又都是「老背少」的建築,耐震性跟一體性都比較不理想;九二一大地震後,地層下陷情況嚴重,遇到大雨甚至淹水及膝,許多梁柱及牆壁也都產生裂痕,不但漏水,結構也不安全。終於盼到改建的契機,吳碧珠校長感激地說:「真的是圓了十五年來的願望!」

臺東希望工程動土典禮當天,師生臉上燦爛的笑容,映現出對新教室的期待,這也是全球慈濟人最期待看到的畫面—讓孩子安心學習。

一時不便,守護未來

為了不干擾學生學習,維護師生安全,舊校舍的拆除工作,已於去年七、八月暑假進行,除了部分學校因為廢棄物搬運執照審核而延誤,其餘皆如期拆除。臺東縣建和國小因為有鋪設連鎖磚,本著惜福愛物的心,拆除前也先將連鎖磚以人力回收,待完工後再鋪回。十五所校園內的樹木也都力求完整保存,非必要時不會進行移植。

但拆除及重建的過程,難免會造成周圍居民及學生的不便,甚至家長抱怨明明學校看起來還可使用,為何要浪費錢拆掉。為此,慈濟志工也舉辦多場說明會,邀請教育處官員到鄰里說明重建的必要性,逐一化解疑問。

師生在等待動工前也沒閒著,國風國中師生邀約慈濟志工,一起在拆除校舍後的空地撒下三萬顆油菜花籽,如同所孕育出的校友,在此生根茁壯;油菜花收成後,還邀約慈濟志工一起享用。

臺東縣的九所校園,則在志工的帶動下,師生們一起彩繪圍籬,並寫上靜思語,讓原本單調的鐵片圍牆更添人文氣息。

明義國小五年級的沈郁婕與吳家瑜,是國樂團成員,以前在高齡四十五年的「民國樓」練習,對於即將新建的藝術教育大樓很期待,因為其中設有專門的才能班教室,以及正式的演出場地。動工典禮當天,明義國小國樂團與管弦樂團精湛的演出,讓與會來賓印象深刻;同學們開心地說,自己將是第一批在這舉辦畢業音樂會的學生,期待屆時大家都能來聆聽。

花東減災希望工程預計於年底至明年初竣工,如安全堡壘守護未來的希望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