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12《農八月‧初九至初十》
【靜思小語】生命倒數計時中,但每一天能發揮作用,每一天就很有價值。
慈濟華語教學的特色
九月十一日,慈濟大學師生分享後,上人期盼海外學子在慈濟接受教育,也能學會標準的華語,「要學習總是要用語言傳授,耳朵聽進去,用心想清楚,還要再傳給其他人,所以語言很重要。老師負起責任,用心傳授,學生也要很真誠地接受,用心學會,並且順暢表達,印證他們確實把老師教的聽進去。」
「我很肯定慈濟教育富有人文,品德教育做得很好,只是在語言上要更嚴格要求,讓他們回去可以用口宣傳,不是傳教,要傳承教育,培育、增長他們的慧命,讓他們的智慧提升,可以學什麼就像什麼,學華語就能說標準的華語。這是教的責任,所以我們要負起責任,把他們的語言調整好。」
上人指出,愛的教育並非放任教育,雖然現在的年輕人不愛受人管束、不愛被人嚴格要求,但是在學時期,老師必須負起責任把學生教好,建立好品格,將來成為社會的好人才。
「愛的教育,要教學生懂得尊師重道;學生能夠敬重老師,才會認真學習老師所教導的道理和知識,將來才能有很出色的表現。教育若馬馬虎虎,沒有好好培養品格,孩子的學習也馬馬虎虎,不認真學、學得不扎實。所以我們要把握他們在這裏學習的這段時間,用心把他們教好,將來他們回國的表現,會讓人肯定臺灣慈濟的教育品質,慈濟教育的慧命也能永續傳承。」
上人鼓勵孩子們在放假的時候,回到精舍與常住師父們互動,藉以練習口語;且師父們帶著孩子出坡,讓他們感受到常住的勤快,這也是品德之一,並能學習到愛惜大地、尊重生命的道理。「即使在大寮挑菜,老菩薩看到一條小小的菜蟲,也會輕輕把牠挑起來,不傷到牠,好好把牠放在草地上,不被人踩到,讓牠繼續安全地生活,這都表達出愛護生命的態度與行動。」
上人說,不要輕視昆蟲微小,就不在乎牠們的生命,其實相對於宇宙之大,人類也是微渺的生命,但是小小的生命能發出極微亮、極微光;老師用心教,孩子也用心學,才不負父母養育、栽培,讓自己來到臺灣接受慈濟教育的恩德。或許大家想要深入學習的科系,在其他國家與學校都學得到,但是慈濟的精神理念,唯獨在精舍可以深入接觸、了解與學習。慈濟大學團隊與精舍常住共同將海外學子們教育好,對他們的家庭有交代,也對他們的國家、社會有交代,不枉他們遠來臺灣受教育。
堅定圓滿最後那一刻
九月十二日校院聯席會中,聆聽花蓮慈濟醫院和慈濟大學共同報告大體老師醫學教育數位人文資料庫計畫,上人不禁懷念起一群弟子,他們一生為慈濟付出,直到往生還是抱著大捨的精神,讓軀體發揮大用。
「還活著的時候,他們一直都在捨,尤其是師父要蓋醫院,他們盡心力護持,不少人努力做工,捐出工資,這樣的故事很多。所以我們要很珍惜醫療志業,搶救生命、愛惜生命,回報許多人大愛無私的付出。」
上人不捨提及資深委員林昭昭師姊,昨天由家屬與法親將其大體送回慈濟大學。「當她承受病苦掙扎時,還是很堅持不開刀、不插管,要保持著完整的身體成為大體老師。她與勝勝(林勝勝師姊)是姊妹,從許久之前就一路陪伴著師父,直到人生最後。」
桃園李鶴振師兄是在生前就與慈大醫學系同學們當面互動的「有語良師」,他在得知病重且時日不多,就先入住花蓮慈院心蓮病房,等著最後那一刻。他微笑著與同學們述說他要捐贈大體的想法,期許同學們在學時期用心探討人體奧祕,可以在他身上練習,劃下百刀、千刀,將來成為醫師,為病人開刀時,不劃錯任何一刀。
「他在心蓮病房時,我若到慈院就去與他聊天,直到某一天,他拿了一個信封對我說,『師父,我可能差不多了』,仍然是笑顏以對。他說要圓滿最後的心願,就是捐款成為慈濟榮董。當天是他與我最後的對話,不久他就在睡眠中輕安地走了。」
「還有一位林蕙敏,也是師父的弟子,最早響應大體捐贈,但是當時慈大安放大體老師的空間還沒有建好,她就往生了,但她的心願很堅定,大體寄存在臺大,等到慈濟醫學院的解剖學課程要啟用大體老師,她是第一批。真的是一心一志,從開始發願,就一路堅定走過來。」
「聽到你們分享大體老師,我就想到了很多人,感恩的事情很多。醫療、教育志業都要感恩這麼多人的護持,這三十多年來,教育志業培養了多少人才?」王本榮執行長回答,臺灣的慈濟學校已經有超過四萬七千多位畢業生,培育醫療人員二萬四千多人。
上人也提到臺灣教聯會老師分布在各級學校,自發心開始,始終如一,直到現在還在為了教育而發揮良能,並且將優良的教育方法傳承下去。不久之前,許多資深的教聯會老師們回到精舍,回想教聯會剛成立的時候,大家正值盛年,頭髮烏黑,現在看到他們都是白髮蒼蒼。
「時日已過,生命都在減少中。但是我總是告訴大家,即使生命只剩下一天,也不能放棄,還要用來為人間付出,發揮生命的價值;這一群成為無語良師的好弟子,每一位都發揮了生命的價值。每一天自我盤點,也覺得我的每一天很有價值,每一天都在發揮作用。希望人人都要把握好因緣,把握還能呼吸的每一天用心付出。」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是「上人之日記」。
靜思精舍常住每日敬侍師側、記錄言行,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本專欄即精簡摘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完整版本請關注每季最新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