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14《農八月‧十一至十二》
【靜思小語】人無法勝天,心念要戒慎虔誠,願力要彼此會合。
發揚宜蘭古城優美文化
九月十三日,聆聽宜蘭慈濟人報告宜蘭園區策展規畫構想,包括宜蘭舊城故事展,上人表示,歷史要保存,文化要沿襲,而且要發揚光大。「要留下真實的故事,留下見證歷史的文物,以及地方上很有價值的文化,除了文字、圖像等資料的呈現,還要有人導覽,如此等於慈濟為臺灣留下一段真實立體的人文紀錄,很值得做。當臺灣其他地區慈濟人來參訪,或海外慈濟人回來,可以安排行程到宜蘭園區,看看宜蘭古城的優美文化。」
「你們在宜蘭做得好,能啟發其他地區的慈濟人,去探尋追溯各地的人文歷史,在各地慈濟道場展示出來。宜蘭慈濟人也可以到各地慈濟道場參訪,了解慈濟人如何布置展覽館,大家相互啟發、相互勉勵,將歷史立體化。」
上人教師兄師姊為歷史留文物,用文物講故事,也要展示慈濟的起源,包括宜蘭地區在何時有第一顆慈濟種子,當地志業如何發展,都是很重要的;有人做事,才有歷史,才能顯現人文。
上人指出,宜蘭有好因緣在此建設慈濟道場,要讓這個大空間充分被運用,而且人人很喜歡使用,就要看師兄師姊們如何經營,招呼人、帶動人。目前承擔當地志業的慈濟人,大多上了年紀,接引、培養新進者,是當務之急,要培養出不只能承擔,還能傳承的人才。
「人間菩薩大招生,不只是接引人人同行菩薩道,也為了傳承法脈宗門,讓志業永續。我們招呼人來聽分享、來參與活動,人來了,就要用心照顧,讓他們覺得很親切,把慈濟道場當成家,而這裏真正是慈濟人的家,是宜蘭的慈濟大家庭。」
「善用慈濟道場舉辦活動,也盡一分展示宜蘭歷史文化、人文特色的責任,讓寶貴史實長久流傳。我也很期待各地慈濟道場留下當地歷史,為子孫後代留史實,若能這樣,也是功德一樁。」上人期許從宜蘭做出典範,要很細心、很用心,會合各方人力來共同成就慈濟的一大事。
上人說,大家在各地用心收集史料,同時尊重法源。「沒有師父,就沒有慈濟;沒有慈濟,就沒有這麼多慈濟人。而慈濟人做慈濟事,現在師父還在,就不能離開法的源頭,並且要固守法源,向後代傳法、傳歷史,才能傳得完整,大家這麼用心努力做這些事也才有價值。請大家合心建設宜蘭慈濟菩薩的道場,創造世世代代慈濟人傳慈濟法的好道場;基金會營建處也要關心,把過去建設各地慈濟道場的經驗提出來,讓這個道場很精、很純、很美。」
記取凱米颱風賑災經驗
高雄慈濟人九月十四日返回精舍,與上人分享七月底凱米颱風環流帶來大量雨水,以及漲潮的影響,宣洩不及造成高雄淹水災情,慈濟動員援助與後續關懷。
上人期勉師兄師姊記取這次賑災的經驗,水退之後,許多家庭面對滿目瘡痍的家園,泡水浸毀的大型家具,還有山腳的受災戶,無力清理遍地淤泥,更加無助。慈濟人幫助受災法親與獨居長者、弱勢家庭,不只當地動員,也可以回傳需求,向其他地區的法親發出訊息,請大家來南部合力投入。
「最重要的是大家要結合一念心,這念心要虔誠,再來要合力,人與人的力量一定要合起來;慈濟人有共同的願力,要幫助苦難人,所以你們如果發出訊息,中部、北部慈濟人都可以合力來投入。要不然鄉親受災,淹水時惶恐,水退後一片狼藉,除了財物受損,要清理更辛苦;當區慈濟人急著去關懷,想要及時給予幫助,不過受災範圍廣大,可以想像你們那段時間一定很辛苦。」
「天地的威力很強,人力無法勝天,所以我們要時刻用虔誠的心面對天地,感恩過去的平安,謹慎面對現在與未來;我們若有感恩、敬慎的心,自然就會守戒,戒慎虔誠。這次水災是給我們一個真實的教育,要記得受災的感受,不要總是說『我們自己來就好了』,壓力會很大、很辛苦。」
災後山區道路因落石坍方而中斷,政府出動直升機載山區病患下山洗腎。上人遂言,慈善救助、賑災是政府與民間要通力合作,平時慈濟人在社區裏就要常與鄰里長互動,若有家庭需要幫助,請鄰里長通報慈濟;大範圍的災難發生後,也要聯絡政府單位,告知若有需要,慈濟志工會動員投入。
「慈濟人總是發心立願,大家有志一同、有願一致,發揮民間團體的力量,自動自發去幫助需要的人。這次有不少法親也受災,總算是平安度過;現在開始,大家要虔誠戒慎,不分宗教也不分區域,引導人人共同一念心,力量要會合。師父很感恩你們,也虔誠為大家祝福。」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是「上人之日記」。
靜思精舍常住每日敬侍師側、記錄言行,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本專欄即精簡摘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完整版本請關注每季最新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