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病的,不只有藥物

記憶保養班亦可成為一種社會處方,多元化課程讓社區長者與人互動,接觸新事物,預防及延緩失智症。(攝影/王翠雲)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與貧窮、飢餓、不平等相關;
要跳脫只有醫療的迷思,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促進健康,
讓社區民眾的能力增加,把自我照顧落實得更好。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與貧窮、飢餓、不平等相關;要跳脫只有醫療的迷思,從更宏觀的角度來促進健康,讓社區民眾的能力增加,把自我照顧落實得更好。

過去東部偏鄉的醫療可近性不高,所以我們把醫療送到部落、送到社區。但現在民眾生活水準提高了,全民健保普及,交通進步了,醫療可近性也增加了。這時候就要改為針對高風險,且沒辦法走出來的對象提供服務。

除了醫療,也要有人去評估,社區可能更需要的、要花比較長時間做的一些項目。現代公共衛生的概念是希望當地的資源先行整合運用,不夠的再由外界補給,而不是單方面的給予。

世界衛生組織於是推動「社會處方」的概念,花蓮慈濟醫院也正在推動,這在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芬蘭、日本等先進國家已經部分實施。它的概念是,個人的疾病不是只靠醫療藥物就可以全部處置,尚有很多非醫療的社會決定因子。

例如肥胖,醫療的做法是教他怎麼減重;但那人為什麼變胖?可能是收入比較少,所以只能買比較便宜但高熱量、不健康的食物。如果請他運動、改變飲食,實際上只能解決問題的一部分。因為他受到很多社會因素、經濟因素影響,這個時候就要整體系統性考量。

社會處方實際上包括非醫療的處方,如人際互動、社會參與、運動飲食、藝術治療、園藝治療等,透過健康連結者,如受過訓練的志工、公衛護理師、照服員等,把病人連結到各種的資源,同時也能追蹤轉介的成果。

第二個就是「慈悲關懷社區」。這是近年健康社區發展的新觀念。

臺灣人口老化,重症、弱勢的族群,更需要彼此關懷跟尊重。過去幾年,政府希望把高齡友善、失智友善跟慈悲關懷社區的概念結合在一起,使社區除了結構外,加上更多有溫度的互動。

根據統計,末期病人在人生最後一年,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時間由非醫療專業的家人、朋友、鄰居、社區照顧,只有百分之五的時間是由醫療體系提供服務。如果我們只注重醫療,這個病人是沒辦法好好生活的。

例如老先生罹患重病,老太太在照顧先生的時候,她也需要做些生活上的其他事情。社區鄰居就可以協助老太太,比如買菜或是倒垃圾,或是陪她去辦一些事情。

每個人都有能力助人。慈濟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的「五全」照顧要從整體來看,促進民眾、社區更有能力自我照顧、相互照顧,不足時再由外面的資源協助,這樣才能達到更有效的改善。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不是獨立的,它跟貧窮、飢餓、教育、工作、不平等,實際上都有關。跳脫只有醫療的迷思,方能從更宏觀的角度來促進民眾的健康。

比如美國,雖然有高科技醫療,可是很多人沒錢付醫藥費,所以需要慈濟幫助;而菲律賓的慈濟義診,就做很多白內障、小腫瘤或是唇顎裂的手術,當地很多人付不起手術費用,有了義診手術就可以恢復生活品質。

臺灣以前沒有足夠資源的時候,慈濟要義不容辭負責醫療資源的協助,到如今要系統性思考。在社區促進身心健康,環境的健康方面,協助弱勢、全人照顧的精神不變,可是在方式上要因應社會環境的變化而作調整,才能引導社區民眾把自我照顧、健康促進落實得更好。

|延伸閱讀|大愛新聞─慈濟關懷據點成果展 長者”銀”得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