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25《農八月‧二十二至二十三》
【靜思小語】受了苦就趕快放下,而不是緊抓著煩惱不鬆手。
去除無明,耐心再耐心
九月二十四日,與馬來西亞彭亨及青草巷聯絡處慈濟人座談,上人勉勵師兄師姊們,菩薩大道很長遠,大家時時刻刻都不能離開這條大道,每天都要抬起腳來往前走,方向要抓得正確,步伐要走得穩,不能有一點偏差。
上人說,聽師兄師姊們分享人生過程與心路歷程,能夠善解都是有福的人,假如心念有所執著而偏差,就會為自己惹來煩惱。「無明煩惱都是莫須有的,是自己的心態惹來的,只要稍微轉一下,就是輕安無煩惱的福中人了。人生如夢,有時候這場夢很掙扎,醒來了就鬆一口氣,要再回想夢境已經求不可得。」
「有人做了一場好夢,如同看見天堂,生活在富麗王宮,很享受,當夢醒了,原來自己還睡在草堆上,想要再睡一覺,回到夢中的的富有人生,同樣求不得了,反而讓自己的心陷入更苦的地獄。一切唯心造,無論是美夢、惡夢,還是要回歸現實,回歸永遠與自己同在的這真實相。」
「人人本具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只是我們一念心動,偏差一點,錯了一步就步步錯,才會違背良知、遠離佛心,落入了凡夫境地,迷茫無明,受盡苦難,總是埋怨、悲嘆。有人說:『我們的現實真的很苦喔!』但是這分『苦』總是放不下。本來是什麼都沒有,但是受了苦、有煩惱,卻雙手把它抓得很緊,用很大的力量抓著不肯放,還要再向外求,就算所求的事物已經來到你面前,但你的手還抓著『苦』不肯放鬆,所求還是『空』,得不到,因為你沒有及時把握。」
「即使知道應該走正道,《靜思語》也讀過,師父說的話也聽了,卻總是時常被這種抓緊的煩惱拉住,所以沒有空隙讓正法入心來,永遠讓正法若即若離;明明記得師父怎麼說,卻不運用,在快要接近的時候又被煩惱拉開了,這就是凡夫。」上人說,正法永遠存在,只是凡夫心寧願被煩惱糾纏,無法拉近正法來運用;正氣已經來到面前,可惜心裏已經被偏邪的濁氣充滿,心不能與法相應。若能夠反思自省,察覺自己有不好的習氣,就要放開無明煩惱,不斷接近正法,當正法進入心中,就不再偏離正道。
上人譬喻,凡夫心就像一個水缸,因為長年累月接收污濁的水,水缸本身也累積了很多污垢;現在有好因緣,能夠倒掉污水、接收清水,雖然清水注入不久還是會被積垢污染,就再倒掉污水換清水,如此不斷反覆,即使無法在短時間就能完全清淨,但是污垢會漸漸洗清,水缸裏的水也會愈來愈清澈,最終能夠讓水缸裏都是滋潤慧命的清淨法水,回歸清淨無染的本性。
「要有耐心,也不要懊惱說:『就明明聽到師父的話,決定要改了,為什麼還是改不過來?』不要緊,因為你還有那一念『要改』的心,所以清淨的水還會再來,師父的話同樣還會聽進去,聽了就趕快改,今天聽、今天做,做好該做的事,久而久之就養成習慣。」
「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你在一秒鐘維持正念,堅持一分鐘就有六十秒的正念,再堅持一個小時,就有三千六百秒都在正念中;讓正與誠的法,不斷淘汰你的無明污水,但是要耐心再耐心,不要忘記師父說的話,多多少少還有這分『覺有情』的情分在,即使習氣深重,只要想到師父就趕快糾正過來,已經得到正法,就不要讓它漏失。」
培養人才,讓後繼有人
三十多年來,慈濟教育志業為花東地區補充高等教育資源,所招聘的教育人才、高知識分子,也對花東各方面的發展成為一股正向的推進力。九月二十五日,上人對教育志業體主管談話,表示自己人微力弱,卻創立慈濟,決定要做這麼多事,確實很大膽;其實回過頭來想,自己這麼大膽,並非異想天開,而是有大因緣,自己的一念心是因,還有這麼多好緣會合,有這麼多人護持、照顧並出力做事,所以有如今的志業成果。
「我很感恩大家,只要求大家合心,要和氣,不要『吃氣』,為了這一口氣與人針鋒相對,讓這口氣敗了我們的責任,也降低了我們的品格。」
「人到無求品自高,我不曾求過什麼,只求人才,人才願意來,我就很感恩,其他我都不求。我從來不要求你們要用哪一位,我是用很正直的心,心寬量大來待人處事,希望大家要學師父這一點;待人寬一寸,不要太計較,共同為培育人才、培養人間希望而努力。」
上人說,和所有的慈濟志業一樣,教育志業是慈濟人點點滴滴募心募愛所成就,一磚一瓦都是用愛拼起來的;慈濟人盡其一生為人間而奉獻,甚至到了人生最後,連軀體都捐出來,貢獻於醫療教育。期待教育志業的主管、教授、老師們,感受這分愛,也要發揮愛,愛要從表情、言行表達出來。
若說被人利用,在人間做事,本就需要相互利用,因為「你對我很重要,我也不能沒有他」,每一位對自己來說都很重要。大家選擇來到慈濟,不論在什麼單位,都要自我肯定,除了發揮專長,也要培養人才,讓這分專長後繼有人,要選擇的是好人才,而非只關注會爭取的人。上人期許:「合和互協才能為天下育英才,更是為四大志業不斷培養人才,所以很需要大家一心一志,把握因緣,在東部做好教育。」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是「上人之日記」。
靜思精舍常住每日敬侍師側、記錄言行,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本專欄即精簡摘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完整版本請關注每季最新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