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普遍化 縮短與病人的距離

新加坡慈濟人醫會醫師跨國到斯里蘭卡可倫坡,為貧苦民眾看診。(攝影/蕭耀華)

幾分鐘的白內障手術,解除多年失明;
量身訂製的義肢,讓身障者重獲自由;
一小時內驗光配鏡,弱勢兒童看見黑板上的字……
「確保健康的生活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
是聯合國SDG3的目標,
也是慈濟慈善結合醫療半世紀以來,
走遍天下的使命與成果。

幾分鐘的白內障手術,解除多年失明;量身訂製的義肢,讓身障者重獲自由;一小時內驗光配鏡,弱勢兒童看見黑板上的字……「確保健康的生活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是聯合國SDG3的目標,也是慈濟慈善結合醫療半世紀以來,走遍天下的使命與成果。

【慈濟行動X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系列報導

位於曾文水庫集水區的嘉義縣大埔鄉,因地處偏遠山區,加上水庫蓄水後淹沒大片農田,導致年輕人大量外流謀生,人口數難以支持醫療院所在地營運,多年以來連一間診所都沒有。

為了守護這個「無醫鄉」,慈濟人醫會團隊在當地義診長達十年,期間志工及醫護每月前往開診,但無法長期留守;及至二○○二年,甫啟業兩年的大林慈濟醫院承接政府兩項醫療計畫,開始派遣醫師長駐,鄉親終於獲得最基本的醫療保障。

「我們跟居服員等相關人員建立很好的服務網絡,把大埔鄉裏沒辦法出來的病人找出來,對他們做居家照護。」每週三上山看診的大林慈院中醫部針傷科主任葉明憲表示,這些需要居家照護的長者多半獨居,出外的子女也沒辦法每週帶他們到醫療站來看診,因此有賴醫護及照服員親自上門,提供醫療、復健、送餐等服務。二十二年來,葉明憲每次下診後,都會親自訪視生活無法自理、「走不出家門」的病人。

家醫科林英龍醫師則是大埔鄉現任的長駐醫師兼急診室負責人,八年來每個月平均只放假兩天,處理過數百起蜂螫、蛇咬的中毒意外,也搶救過車禍、工傷、心臟病發等緊急傷病;大林慈院各科別如風溼免疫、心臟血管、皮膚科、牙科等專科醫師,也分批上山來支援。

在慈濟醫療團隊支持下,一些老人家的健康明顯改善了,中風臥床的人可以起身站立,失智長輩恢復言語、動作,甚至可以「講古」。而除了在大埔鄉安排醫師「二十四小時守護」,大林慈院也在嘉義縣的梅山鄉、竹崎鄉,以及雲林縣古坑鄉進行巡迴醫療。

北區慈濟人醫會定期到新北三芝、雙溪、瑞芳、平溪等地關心偏鄉長者健康,互動如老友般熟稔。(攝影/李政明)

服務移工,休診日開診

有病苦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要走進去,早在一九六六年,證嚴上人就察覺「因病而貧」的現象,並倡導「防貧止病」的根本之道。一九七二年,「慈濟貧民施醫義診所」成立,除了在花蓮市仁愛街定點義診,也到花東偏鄉往診,及至一九八六年,才由新成立的花蓮佛教慈濟綜合醫院接棒。

發展至今,慈濟在臺灣已有兩座醫學中心,兩座區域醫院,五座中小型醫院及診所;慈濟人醫會醫師、護理師、藥劑師、志工超過兩千七百多人,偏鄉長者就醫不易,人醫會醫護志工往診訪視。「行動醫療」不僅在空間上觸及了偏遠不便的鄉村山區,在時間上也照顧到身處繁華都市的弱勢朋友。

「你照顧的阿公幾歲?」「八十歲。」「常睡不好,你會頭暈嗎?晚上可以睡幾個小時?」「四個小時……」週日的臺北車站大廳人聲鼎沸,卻無礙臨床心理師與印尼移工姊妹的諮商對話。北區慈濟人醫會與北市府合辦的「臺北市外籍移工健康關懷活動」已二十年,志願服務的醫護人員在臺北車站開設身心科、內科、牙科、眼科、骨科、婦科及中醫等科別,免費檢查及諮詢。儘管不在現場執行抽血、打針等侵入性醫療行為,取藥則是到特約的診所刷健保卡,但對備極辛勞的移工朋友來說,仍是很大的幫助。

「他們大多是來自印尼的家庭看護工,照顧的對象多半是生活無法自理的長輩。」擔任活動聯絡人的慈濟志工顏渼姈表示,移工朋友體力負荷大,睡眠經常被打斷,週日即使可休假,卻往往是醫院診所休診日,導致求醫困難。也因此慈濟人醫會特別選擇星期天提供服務,便利移工來看診。

除了服務山區離島的偏鄉,照顧身在都市的移工、街友,慈濟醫療院所與人醫會成員並進入機構服務植物人、癱瘓病人等弱勢族群,減輕病苦,也讓家屬安心。

歷經二十年發展,在臺北車站舉行的外籍移工健康關懷活動,已宛如行動醫院。(攝影/江寶清)

白內障手術,影響深遠

「確保健康的生活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是聯合國第三項永續發展目標,希望於二○三○年前降低孕產婦、嬰兒、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實現全民「健康覆蓋」,包括財務風險保護、獲得基本衛生保健服務,讓所有人獲得安全、有效、優質和負擔得起的基本藥物和疫苗,這幾項在臺灣幾乎全面達成。

但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世界銀行統計,全球仍有超過三點八億人因為自費支付醫療費用而陷入極端貧困;能獲得「教學醫院」級以上醫療服務者,不到百分之十。在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等開發中國家,貧苦民眾連上診所都難,遑論住院接受更進一步診治。

走出醫療資源相對豐富的臺灣,慈濟醫療志業與人醫會志工面對的,是更殷切的醫療需求。有時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小手術,就可能改變一家人的命運。

菲律賓馬尼拉的慈濟眼科中心,清早總是有來自各地的貧苦眼疾患者扶著家人的肩膀走入,接受檢查、診療。凱文‧安得拉德(Kevin Andrade)手術後在恢復區忐忑不安等候著,他因白內障失去視力三年多,卻無力求治,一度輕生,幸好孩子及時發現而救下了他。

「你看到這個了嗎?」在慈濟眼科中心完成手術後,醫師凱瑟琳娜(Dr. Catherina)伸出手指詢問,凱文還是無奈地說:「看不見!」但經過三小時休息後,他竟自行起身如廁,行動和明眼人無異。儘管只救回右眼視力,凱文卻迫不及待要恢復工作養家了!

免費的眼科手術,僅是菲律賓慈濟人在醫療上耕耘近三十年的成果之一。菲律賓有七千多個大、小島嶼,貧富差距大,加上交通不便,許多生活在偏遠離島的貧病患者,甚至一輩子都沒到過醫院;一九九五年,菲律賓慈濟人即組成義診團,下鄉服務。

回想二十九年前邁開第一步的時候,菲國慈濟人醫會資深志工柯賢智醫師不禁感嘆:「那時候什麼都沒有。」

第一臺麻醉機,是美軍淘汰的二手貨。沒有手術用的「無影燈」,就拿幾個普通電燈湊起來照明。下鄉動手術,還得向華校借圖書館或辦公室,拿辦公桌當手術檯。儘管設備克難,但無礙醫療人員與志工的熱忱,大家把救人的能量開到最大。

「護理師、志工投入的人數,隨著每次義診不斷增加。他們沒有任何經濟報酬或名聲承諾,依舊不懈堅持。」柯賢智讚歎道:「儘管幾十年間發生了許多變化,但不變的是愛。」

菲國慈濟人醫會持續進行每年三到四次的大型義診,近三十年來已舉辦二百六十多場,嘉惠超過三十萬人次。在首都馬尼拉的慈濟眼科中心,二○二三年門診逾二萬人次,南部的三寶顏市則有義肢中心,免費為身障者量身製作義肢。

無償付出的義診,不僅嘉惠了病患也鼓舞了醫療人員的熱忱。印尼人醫會成員魯斯比醫師(Dr.Ruzbih Bahtiar)今年參加義診,就做了兩例臉部脂肪瘤切除手術。術後兩位病人都對他表達感恩,但他卻覺得收穫最多的其實是自己,「因為滿足別人的需求,是一種很棒的感覺。」

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地人醫義診行之有年,有時還要跨國支援。今年八月,新加坡結合斯里蘭卡醫護人員及志工共三百五十二人,於卡魯塔拉區(Kalutara District)舉辦大型義診;在斯里蘭卡看醫師是免費的,但藥品必須自費,近年來藥品價格上漲一倍,對收入不高的居民來說是沉重的負擔。

當地公立醫院只有四位醫師,沒有眼科與牙科專科;到私人醫院做牙科根管治療要花費四萬盧比(約新臺幣四千三百元),一般人很難負擔得起。也因此義診雖然上午八點半開始,凌晨三點就有居民來等候,兩天半就服務了四千六百人次。

慈濟菲律賓眼科中心免費治療貧苦患者。醫護志工家訪,眼科中心主任鼓勵患者凱文(圖1);二○二三年,眼科中心手術近三千例(圖2)。(攝影/Jamaica Mae Digo)

富裕國度,仍有邊緣人

東南亞、拉丁美洲及非洲的開發中國家,需要慈善醫療的關懷。為什麼醫療水準領先全球,國民所得位居世界前段的美國,還有許多人需要義診?

「問題出在保險和身分。」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國際慈濟人醫會召集人林俊龍,曾任美國洛杉磯北嶺醫學中心院長,說明在美國一般公民通常會投保基本的醫療險,但無證移民沒有醫療保險,面對突發急重症往往束手無策,而失業落入貧窮的人也無力繳醫療險保費。林俊龍感嘆:「沒有保險的人,連住院割個盲腸都會破產!」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美國慈濟的第一所義診中心,在南加州的阿罕布拉市成立,從內科、牙科、中醫科開始,逐漸增加科別,還設置浴室,讓前來接受義診的街友可以好好洗個澡,恢復乾淨有尊嚴的面貌。及至二○○五年,義診中心轉型為社區門診中心,接受一般民眾付費就醫,擴大了服務範圍,但是為弱勢者提供免費服務,醫療結合慈善的關懷一樣不變。

為了因應幅員廣大的地理特性,美國慈濟人也在「行動醫療」方面投入許多,打造了十二輛的「大愛醫療巡迴車」,這些由巴士改裝的行動醫療車,搭載醫療儀器,可以直接開到有需要的地點,讓醫護志工在車上執行眼科、牙科等醫療任務。

「我們能在一個小時之內測視力並配眼鏡,這在紐約是破天荒的。對低收入戶的學生影響非常大。」美國慈濟人醫會資深志工廖敬興牙醫師表示,很多窮人家子弟不知道自己的視力有問題,他們看不清寫在黑板上的字,間接導致學業成績低落。當人醫志工到校義診,幫他們驗光、配眼鏡後,就能夠清楚看到老師所教的內容。「學業成績就從C衝到A了。」廖敬興笑道。

全美慈濟九大分會,共在二十四個地點設有慈濟人醫會,不只關懷境內,也到墨西哥、海地、多明尼加、厄瓜多、玻利維亞等中南美國家義診。

國際慈濟人醫會成員目前分布於二十八個國家地區,一萬五千多位醫師及護理、醫技、藥劑人員加上行政志工,共同為貧困患者提供全科性義診服務。國際間發生重大災難,他們也積極參與賑災,統計至二○二三年底,已在五十八個國家地區為四百多萬人次提供專業診療。

約旦慈濟人長期關懷貧民及境內敘利亞難民,臺灣義診發放團多次前往支援。二○一九年在果爾莎菲貧困農工鄉村舉行牙科義診,男女老幼耐住高溫,排隊等待看診。(攝影/蕭耀華)

今年美國奧克蘭社區義診中,低收入戶及無醫療保險的民眾在牙科醫療車上接受診治。(攝影/呂宛潔)

善用科技,愛無遠弗屆

隨著海內外醫療大環境的改變,施醫助人的做法也跟著調整。二十一世紀的醫療人員,將會親眼見證劃時代、革命性的進步。

曾任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現任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的王本榮醫師,就以目前各方都很重視的AI人工智能運用為例說明:「AI影像輔助的診斷,一定會比人類醫師更精準。它可以解決醫療資源不均、供需失衡的情況。運用在遠距醫學就無遠弗屆,照顧到很多偏鄉地區弱勢的人。無論我們要進行精準化或者所謂個人化的醫療、數位療法,AI會給我們相當大的助力。」

然而在追求高科技、先進醫療的同時,仍須守持「以人為本」醫病又醫心的關懷,方能達成增進人類健康福祉的理想,真正予樂拔苦。

妙語如珠的王本榮,以3C闡述醫者的能力與使命:「一個是CURE,有專業的能力診療、守護生命;接著是CARE,能照顧病人;更重要是COMFORT,膚慰病人的苦。這3C是對醫療非常重要的核心價值,也是上人一直告訴我們的,醫療就是人本醫療,要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資料來源/慈濟醫院、2024年國際慈濟人醫年會、《慈濟美國醫療志業30年特刊》)

|延伸閱讀|大愛新聞─潭美重創呂宋島 眼科義診風雨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