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日 成就最初的心願

11.30《農十月‧三十》

【靜思小語】為利益人間而發願付出,天下平安和樂,受益的就是自己。

把握此時此刻相互成就

透過網路視訊,上人聆聽美國慈濟董事會上,美國總會及各州慈濟人的報告與分享,之後對眾開示,慈濟志業在美國已經推展三十五年了,以人生的過程來比喻,三十五歲是人生見識很飽滿、且累積了一定的經驗,功能、良能應該是最有力的時刻;大家要把握此時此刻,共同成就投入慈濟時的發心立願。

上人指出,「慈濟」是人間的菩薩道,菩薩覺有情,要覺悟人生無常,把握當下積極精進。「大家有共同的心與願,不是為自己,是為了利益人間;但是話說回來,利益人間,人間已受益,自己當然就平安。能夠心平氣和,日子過得很安樂,就是平安;如果人人有此共識,就能達成天下和平的理想。」

「美國慈濟三十五年,你們從開始投入,就持續精進不退轉,這就表示大家的方向很穩固。不過,期待還要接引更多人間菩薩,凝聚更多力量,讓慈濟在美國的分量更重一點、更穩固一點。因為美國的國土範圍廣大,慈濟人相對稀少,很需要分布各州的慈濟人用心、盡心多接引。度人不需要很刻意,只要你們有心、只要你們關心,只要你們願意,在與人互動交談時,提起當前所做的慈濟事,讓人多一分了解、多一分關心,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最擔心的是,已經進來慈濟,卻認為『慈濟與我無關』。我相信各位對慈濟都已經很清楚了解,我們付出無所求,只期待人人合和互協,共同走這一條修行的道路;學習佛法,就是要修菩薩行,不是只顧自己要成佛、成道。若不負起人間的責任,哪有成佛的方向呢?要成佛,一定要對準人間的正方向。」

凡夫習氣走一步退兩步

慈濟在國際間成立的第一個海外據點就在美國,上人感恩最初的幾位師兄師姊在當地開拓志業,並接引人間菩薩,讓慈濟種子漸漸擴及多州,大家都在居住地用心耕耘,讓菩提苗扶疏增長,菩提林庇蔭眾生。

「一句話說『發心如初,成佛有餘』,只要恆持最初的那一念發心,成佛不困難。然而凡夫習氣總是走一步、退二步,人與人之間難免因為習氣不同而起摩擦,有的時候就因此退轉了。師父年紀大了,此時最希望看到慈濟人都能合和互協,力行人間菩薩道。」上人對大家說,要與人合,就要放下「我」。人人本具有佛性,本性都是清淨無染,彼此的心應該通達無礙,只因為各自有執著而成煩惱,這分煩惱讓人的心無法擴展開來,使得彼此有隔閡。

「既然學佛,就要排除對人的成見。師父常說,我這一輩子總是與人無爭、與世無爭、與事無爭;凡事既成,且是利益人間的事,我都發自內心真誠感恩。美國各州的菩薩們都是發心立願,用心耕耘慈濟志業,期待你們經常在社區道場舉辦活動,對當地居民分享,讓他們受感動,願意加入慈濟會員。」

上人指出,招募會員除了啟發人人的愛心,邀請大家共同造福,主要還是牽起慈濟與當地的因緣,讓居民經常聽到慈濟人的分享,掌握正確的人生方向。「人間菩薩度眾生,是將人心從過去的煩惱無明,因為慈濟人的引導,轉為智慧明朗,擴展心胸,發揮愛的能量,覺有情、擴大愛。」

看見美國總會的宇宙大覺者佛像,上人說,雖然佛法本無相,但是「真空妙有」,借相傳達無形的精神與道理。宇宙大覺者的造像慈悲莊嚴,淨澈如琉璃,身在虛空膚慰地球,因為地球是眾生生活的世界,需要所有的人共同愛護,使地球生機蓬勃,才能讓人間平安富足。

「我們尊重、祝福所有的宗教,但是更要珍惜我們的信仰。佛陀是人間的大覺者,佛教徒要傳承佛陀的精神,成就清淨美好的人間。」上人肯定美國總會的道場布置莊嚴祥和,相信大家在此精進共修亦是道氣莊嚴。「既有莊嚴的道場,更需要有虔誠的心念,禮佛雖然是儀式,卻是表達虔誠,有其重要意義。加州是美國志業的起點,大家要共同愛護這個道場,相互支持與勉勵。」

「難得來人間一趟,更難得走入慈濟大家庭,帶動人群走入佛法,很不簡單,但是你們做得很好。」上人肯定大家因應當地社會人群所需,而發揮慈善、醫療、教育等方面的良能,更傳達慈濟人文精神,帶動善的循環,請大家再接再厲,精神再凝聚,不分地點,合和互協,利益人間。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是「上人之日記」。

靜思精舍常住每日敬侍師側、記錄言行,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本專欄即精簡摘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完整版本請關注每季最新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