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釋德倩)
坐落於花蓮縣壽豐鄉鯉魚山腳下的志學大愛農場,是靜思精舍的「糧倉」,也是全球慈濟人的「糧倉」。十二公頃田地,是精舍向台糖承租,從二○一六年開始規畫、耕耘,以友善方式耕作,獲有機認證。
精舍是全球慈濟人的心靈故鄉。包括精舍二百多位常住眾、清修士,與在精舍上班的同仁,加上自海內外歸來的慈濟人,一年用餐約需收成五十噸稻穀。二師兄德昭師父回憶,近十年前未有大愛農場時,他每十天仍需向碾米廠買米,每袋三十公斤的糙米、白米,三十至五十袋不等,應平常日、年節或營隊的需求而調整。
安住精舍修行四十年,主責志學農場的德恆師父表示,耕耘這大片土地,一方面是為了精舍平常需求,一方面作為濟貧之用;上人擔憂未來的糧食危機,多次叮嚀要儲備存糧,以備不時之需。
關懷志學農場團隊之一的德愉師父,謹記上人教誡,「晴天要積雨來糧」,走過早期艱苦歲月,大師兄德慈師父等四位師兄弟,辛勤耕耘九分地的水田,「現在耕耘這片農場,是使命也是傳承。」
(相片提供/甘清文)
荒地成良田
八年多來,屏東、臺中、桃園、苗栗等地慈濟志工,輪流回來插秧、除草等。「當時的水道像一座叢林,上游堵塞,水都流失了。」臺中志工甘清文回想二○一九年,農場有溝無水,草比稻子高,二十八位臺中志工清理長達四百二十公尺的圳溝(上圖2),終於找到源頭,從木瓜溪引來溪水灌溉,志工敬稱這條形狀如一尊觀世音菩薩像的水道為「水觀音」(上圖3);水脈一通,水田水源充足(上圖1)。
更早從整地、撿石頭開始,眾人一步步將荒蕪的溪灘地化為良田。農耕經驗豐富的屏東志工曾天寶、賴松勇師兄最先投入,承擔規畫、種植、機具操作;花蓮康天德居士是志學農場的顧問,何時該插秧、挲草,傾囊相授;桃園團隊負責撿石頭、挲草、拉防護網防雁鴨;臺中團隊承擔開通、維護灌溉水道、施有機肥等粗重工作;每月的田埂除草,由苗栗團隊承擔;臺北團隊搭建農舍;嘉義志工葉麗卿為了農場的行政事務去考證照,花蓮志工陳慕湘也一起承擔行政作業流程……
志工團隊合和互協的接力付出,讓農場的運作更加順暢,並由常住農場五年的賴松勇師兄及同修邱桂珠師姊,與同仁吳紹民日日看顧巡田水。恆師父讚歎大家默默耕耘,守護福田;愉師父也有說不盡的感恩:「志工唯一的心念:這是精舍要用的,一定要顧好。如果沒有那分心力,是辦不到的。」
(攝影/釋德倩)
挲草了!
志學農場距離精舍約半小時車程,前幾年由慈師父與主責農場的恆師父、愉師父、禪師父、寧師父、守師父、勘師父、霈師父、恬師父,帶領常住師父們準備餐點與結緣品,到農場感恩志工。
為讓後輩的常住眾更了解農場的運作與收成、體驗務農辛勞,這兩年八位主責師父也帶領大家加入「挲草」(閩南語:跪行田間除草)的行列。二○二四年八月中旬,常住眾前往農場「挲草」,大家一字排開,踏入田裏的剎那,好像陷入泥沼中,要提起腳來,真的「難以自拔」。
插秧後一星期左右,就要開始「挲草」。「一般農田大多使用慣行農法,透過農藥除病蟲害、遏阻雜草生長。」恆師父說明,使用農藥不必「挲草」,但會破壞生態;有機農法不施農藥、化肥,尊重生命,完好保持生態,所以容易滋生「稗子」,形似水稻的雜草,必須及時拔除。
二○一四年七月二十八日,上人講述《法華經‧譬喻品》,提到「稗子」看起來和秧苗幾乎一樣,如何分別?用手摸,稗子的葉子光滑,稻葉則有一點點粗糙感;「要有經驗,要會選擇;若稗子不拔卻將稻子拔掉,就麻煩了。」
稗子的種子細小緊密,發育得比稻子更快,落入土裏就快速成長。上人再強調,拔掉稗子,田裏的養分會讓稻子成長得更漂亮,「好的朋友是善知識,就像稻子,共同分享這片天地,相互增長;惡知識就像稗子,無益這塊土地,還會占領善種成長的空間。」
「耕耘土地的農夫,要好好珍惜善種子,收獲有益的資糧。」上人愷示,大家要懂得「捨惡知識慎勿近」,「一發現對心田、善種有損的雜草,就要趕快除掉,好好護住善念,不讓惡念生起。」
(攝影/釋德倩)
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三十多位桃園志工回來挲草,一連七天;接著苗栗團隊每月來除草、撿田螺,稻子逐漸成長,不再下田擾動,十六位師兄揹著十幾公斤的割草機,一步步割除田埂的雜草。
為了不用彎腰挲草,志工發明了長長的「漏勺」,將稗子壓入泥中,一方面除草,同時也幫秧苗扎根、增加含氧量,讓它能承受風雨,穩健成長。
呂春桃六年來邀約志工從桃園到花蓮務農,路途遙遠,必須善用分秒,天剛亮大家就下田,黃昏才收工,水壺就背在身上;挲草期間,每天近二萬步,夏天汗流浹背到眼睛睜不開,還因為穿著雨鞋過久,腳趾頭發紫;不停「挲草」,端碗時手顫抖不停,每晚幾乎要擦痠痛藥品才能入睡。
種種辛苦,只希望減輕一點常住師父的負擔;談到二○二四年十月底,康芮颱風壓倒稻穗,呂春桃不捨哽咽……即使如此,沒有打退志工們守護糧倉的決心,「能夠與全球慈濟法親家人結好緣,再累也甘願。」
(圖1/蕭耀華攝影 圖2/甘清文提供)
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有機農法的水田生態豐富,也是雁鴨戲水及麻雀覓食的最佳地點。
為了避免尚未扎根的秧苗遭破壞傾倒,插秧之後就要在稻田周圍牽起「愛的防護網」。志工呂春桃分享:「如果沒有牽細線,傍晚到天亮,志工需要徹夜排班輪值趕雁鴨。」
農場一年兩期稻作,上半年在立春、下半年在大暑節氣前後插秧,會牽起防護網防雁鴨;一週後要「挲草」,就將細線收起;二個多月後,稻穀開始黃熟,就再度拉起鋼索、展開間隔三十公分的一條條細線(上圖1),以防麻雀吃了稻穀。支撐鋼索的幾百根鋼管,是二○一九年由臺中、桃園志工人工槌打、牢牢鎖住固定的。
雖然有防護網,恆師父說,小鳥很聰明,牠們會彼此護航,站在細線上,以成群的力量將線壓低,以便上百成千的家族成員闖關成功,大快朵頤。但恆師父也慈悲地說:「就讓牠們吃了,不要全部吃光就好。」這也是上人曾對常住的教誨,「小鳥吃剩的,就是我們的。」
(圖1/蕭耀華攝影 圖2/釋德澡攝影)
資糧飽滿米飯香
二○二四年十一月中旬,連日陰雨,收割延至下旬展開。桃園團隊及屏東、高雄志工前來收整防護網,待到雨停,當收割機開入金黃色稻田中,眾人心中滿是感動,歷經風災考驗,留下的稻穗粒粒結實;將收割機遺落田中的稻穗仔細拾起,手中這把稻穗,得來多麼不易!
在齋堂常聽到訪客對精舍米飯讚歎有加,德倩師父也分享,一位印尼慈濟人在飯桌上詢問,「這米在哪裏買的?煮出來的飯真是好吃!」
這不是形容詞,是真實、真誠用心實踐出來的資糧。大寮中米飯起鍋,飯香四溢,恆師父感恩志工辛勤耕種。「不只是有機,我們自己碾米,現碾現煮,就不易氧化,營養不流失,吃起來又甜又香。」
體驗汗流浹背的「幸福」,每一粒米是長期付出的成果。當我們口中咀嚼米飯香,就要知福、惜福,再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