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 百善孝為先

11.18《農十月‧十八》

【靜思小語】無論家庭教育、社區教育、社會教育,教善、教孝還要教禮。

靜思是法脈,慈濟是宗門

上人對王端正、姚仁祿師兄說起「粽串」的組織架構理念:「靜思與慈濟,靜思是法脈,慈濟是宗門;靜思是修慧,宗門是修福,但都要有一個匯整的中樞;我們向內自修身心,對外做人間事。既然向內要修行,就要有出家眾以佛教修行者的形象,展現宗教的精神,宗教的門要立。」

「我們沒有排斥其他宗教,但是我們立起宗教這個門檻,『為佛教,為眾生』,我們有責任傳佛法,慈濟的宗教形象以出家修行者為主,但我們需要走入人群做人間事,所以有清修士,以居士的形象與社會人士互動,就像靜憪,可以將法脈與宗門要做的事情,直接與公部門接洽。志業要延續,清修士的人才也需要延續,以傳法脈、弘宗門,福慧並進。」

「粽串」的中心鞏固,接下來是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已經發展得很完整。上人期勉精神理念貫通各志業,同時培養出具有精神理念的人才,都不能只在口頭空泛地述說,要有實質與形象,所以架構要做好,職稱分明、職掌分明。

上人指出,靜思、慈濟的團隊,本質是慈善,人人發心良善;雖然各有不同的生活背景,養成不同的習氣,要與這麼多人共事,就要運用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四神湯」,這也是自己一輩子走來的方法。「大家有志一同,會合共事,應該法喜充滿;我們要把世間當成學佛的舞臺,實行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人間若沒有這麼濃厚的濁氣,佛陀也不需要來度化人間。師父這幾十年來所做的一切,不離淨化人心、祥和社會,以求天下無災難。說來簡單,但是需要人人從自身做起;我們共同把『粽串』綁好,雖然負擔很沉重,為天下,為了要成就四大,過程中,也需要堪忍、包容,讓事情圓滿。」

知慈濟緣起,知精神起源

聆聽教育志業主管報告後,上人開示,教育是希望,慈濟辦學不為營利,而是至誠地要成就人間的希望,所以常說教育是希望工程;至於要在科技發達的時代,如何辦學、辦出什麼樣的學校,都要靠主管同仁們發揮至誠之愛,用心為孩子的未來而設想。

時代變化很快,年輕人對於自己為何求學,是否有明確的人生方向,無論思想是成熟或茫然,都需要師長的引導。上人指出,慈濟教育要有清楚的軸心,讓孩子看得清楚,了解未來的方向,所以請主管同仁們掌握好方向,讓軸心更穩固,每一位都要很清楚慈濟的精神理念。

「精舍在花蓮,慈濟大學、中小學也在花蓮,環境很單純,我也很期待慈濟學校與精舍建立精神脈絡,貫通法脈宗門;教育是宗門,靜思是法脈,靜思創辦的志業,不能脫離法脈精神。所以校長要讓老師們知道,我不分別宗教,沒有要求他們一定要信仰佛教,但很期待他們要了解法脈宗門,也要讓學生知道精神理念。」

「慈濟大愛已經普及世界上這麼廣闊的範圍,我們也有教育志業,若校長能更重視慈濟,將慈濟學系落實,也會讓國際間的慈濟人很重視,讓子弟回來受教育,所以要有慈濟的學門,讓有心學習的人進來學習靜思法脈,這樣的慈濟宗門才有精神主軸,法脈才能建立穩固。四大一體,絕對不能分開,不能認為慈濟學校只要專注於辦學,與靜思無關,必須緊密相關。我們對學子要負責任,教導他們利益人間;要利益人間,就要發揮覺有情的菩薩精神。」

「我不曾排斥其他宗教,只覺得要自我尊重,佛教、佛法值得研究,它充滿了智慧,也包含哲學、心理學、科學等世間的學問,值得我們探討,也要教學子們來探討,才能覺悟,否則人們總是迷迷糊糊,危機甚大。」上人敦勉,從「學」到「覺」,至少要在「學」的起點有起步,才能有「覺」的希望。期盼校長、老師們要讓學生知慈濟之緣起、知精神的起源,這麼漫長的學習道路,慈濟學校與精舍的連結要更緊密,軌道相接,正向不偏。

心口要合一,互動要和氣

上人於教育董事會開示:「四十年前,能讓孩子上中學已經不簡單;能讀大學,這個家庭就會被左鄰右舍羨慕。但是現在臺灣的教育已經很普遍了,大學學歷很平常,碩士、博士也不稀罕了。孩子的知識很高,更需要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慈濟從慈善志業開始,每人每天存五毛錢做起。「為何我不斷提起五毛錢?因為每天存五毛錢救人的那一念,假如能恆持,經過這幾十年,沒有偏差,就最有價值。這不是只靠一個人可以做到,慈濟四大志業是眾人共同成就。」上人說,慈善志業起步不久,就建立醫療志業守護生命,但在慈濟醫院啟業之後,深感醫療人才得之不易,且若徒具醫療功能而缺乏愛心,醫療就只是工具,所以教育志業從護理學校做起;但若教育缺乏人文,就沒有內容,只是一個空殼。

「教育的內容就是情,要有情,而且是覺有情。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們要教善、教孝,百善孝為先,孝還要有禮;這部分在家庭教育、社區教育、社會教育,都很重要。慈濟從慈善起步,就是用日存五毛錢的方法,從社區裏、菜市場開始引導民眾,點滴匯集愛心力量,濟貧、救病。」

上人會教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出門買菜以前投五毛錢進竹筒,是因為師公上人(印順導師)當時應文化大學聘請,要北上任教,故修書要上人帶著弟子前往嘉義妙雲蘭若。聽上人講經的花蓮信眾不捨,請代書寫妥三十人聯名陳情書,希望師公上人「緩調三年」。上人遂對這群居士大德們說,假如大家都能幫助其做慈善救濟工作,師父就永遠不會離開花蓮,「竹筒歲月」就此開始。

「我以花蓮為重,所以去向師父道歉,說花蓮這裏需要我。後來導師真的來花蓮看,那時候還沒有建靜思精舍,就請導師去住花蓮的『第一旅館』。我們曾經這麼刻苦,不過現在回憶起來,真的感覺人生如夢也如戲,這些都過去了,我很珍惜現在;就是因為有過去如夢如幻的經歷,所以此時既然有因緣成就志業,就要把握。」

「教育是希望,我們要抓住希望,扎扎實實地培養人才;我們也要好好盤點,自從慈濟教育志業成立以來,已經培育了多少人才?對人間有沒有什麼幫助?希望教育志業的校友會,無論是小學、中學或大學,可以跨校連結起來。」

上人表示,每個行業都是促進社會順利運作的一部分,沒有高低之分,都要用心努力過生活;而慈濟教育從醫療做起,也很用心培育師資,是因為醫療工作者是生命的守護者,教育工作者促進慧命的增長。「教育要守護慧命,要守護良知與良善,所以要『養之以德』,注重品德教育,才能達到這個目標,這就是慈濟的價值。」

「期待大家要合心,凡夫難免有我知、我見,不要爭『我』,不能自大、自傲,要學師父,用感恩心面對一切,即使受到無明風吹襲,對我來說一點都沒有影響。我能做到,你們也能,彼此要合,同口一聲,不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心口都要合一,互動要和和氣氣,沒有什麼人贏、沒有什麼人輸,總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大家為了人間的希望而做教育,為了後代子孫,以及我們的生生世世,讓慈濟教育永遠在人間,所以大家要打開私我的局限,具有大我的開闊心胸,無私付出。」

「我們要培養學子的覺悟,教育赤子來學菩薩道,看見真諦,也就是做人的道理與價值,要輔導孩子的生命價值觀,發揮愛的能量,凝聚善良的『人氣』,調和失衡的天氣與地氣。只要各位菩薩合和互協,就有無限力量,也是功德無量。」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是「上人之日記」。

靜思精舍常住每日敬侍師側、記錄言行,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本專欄即精簡摘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完整版本請關注每季最新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