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花蓮 慈大附中

(相片提供/慈大附中)

在少子化浪潮下,
花蓮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招生穩定,
甚至迎來歷年高峰;
校長李玲惠帶領全校盡力實現最理想的教學方式,
無論作為老師或學生,「都要活出豪氣!」

在少子化浪潮下,花蓮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招生穩定,甚至迎來歷年高峰;校長李玲惠帶領全校盡力實現最理想的教學方式,無論作為老師或學生,「都要活出豪氣!」

二○二四年十一月,花蓮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園裏,面向中央山脈的天文樓,校方為高三學生舉辦學測倒數八十天的備考講座。老師們提供學測相關資訊,叮嚀備考注意事項;校長李玲惠壓軸登場,分享讀書方法、心態,以及最重要的—師長對學生全面支持的承諾。

「你們要記得,全校的老師都會支持你們,如果你們有什麼需求,可以跟老師、輔導室說。」李玲惠個子不高,說話中氣十足,洪亮且自信:「如果要校長陪你熬夜讀書也是可以。」講座結束後,幾位女同學上前與校長擁抱,有兩位男同學悄悄折返,靦腆地也要校長抱一下,蹭些勇氣。

「學生在接近考試期間容易緊張、放棄。」李玲惠聲音沙啞,這才顯露出疲憊。日前,她到尼泊爾藍毘尼參與慈濟援建學校事宜,接受採訪的這天早上,剛返回花蓮,儘管尚有不適,但為了準備給高三學生的演講,一直忙碌到現在,「學測階段的高三學生,最需要師長關注。」

李玲惠為我們導覽校園的同時,路過的學生紛紛上前與她打招呼、開玩笑,甚至擁抱。一幕幕,顛覆我對校長威嚴而有距離感的刻板印象。「老師一定要與學生親近,太過潔癖或完美主義,難當好老師。」她突然話鋒一轉,「不過,老師如果不能善待學生,我可不能接受喔!」

二○二四年十一月,大學學測倒數八十天備考講座結束後,學生上前向李玲惠「討抱抱」。(攝影/蕭耀華)

二○一八年李玲惠(左前)與老師們為馬來西亞慈濟國際學校教育團隊導覽,在比鄰中央山脈的校園裏合影。(攝影/詹進德)

傳教士與求道者

二○一七年八月一日,慈大附中王佩茹祕書開車到火車站,迎接新一任校長。在這之前她並不認識新校長,只知道校長被原單位的長官慰留不成。見到隻身前來的校長彷彿就準備開始工作,她忽然想到前一位祕書叮嚀,校長是一個忙起來連飯都會忘記吃的人。

和其他學校一樣,慈大附中也面臨少子化衝擊,當時中學部沒有減班,但人數沒有達標;李玲惠憂心道:「最嚴重的少子化還沒到呢!」

同時為了趕上教育部新頒布的一○八新課綱,李玲惠要求老師們設計出符合「素養導向」的選修課程,即使在慈濟教育志業歷史悠久的茶道、花道課程也不例外,務求讓學生擁有世界觀、跨領域、跨語言的學習。

一連串的改革,讓老師們精神緊繃,有人提議不如暫緩一年再推出新課程,但是李玲惠不為所動,「那活該這些孩子,如果他們晚出生一年,就可以享受到新課程了!」她近乎苛刻地要求主任級同仁帶領各自的團隊前進,甚至不惜花心力,親自帶領課程設計的工作坊,更期許同仁成為能擔任校長的人。

辛苦堅持沒有白費。高中、國中和小學,都被教育部評選為品德教育特色學校,以三滿貫之姿兩度獲此殊榮。還通過教育部核定,為第一批成立雙語實驗班的學校,也是一○八新課綱上路六年來,花東地區的前導學校,有分享課程設計與示範的責任。儘管少子化的大環境浪潮難擋,但慈大附中幼稚園、小學部及中學部的招生人數維持穩定,二○二四年的一一三學年度更達到近二千人,創下歷年高峰。

源於上人宗教情懷的啟發,李玲惠自我定位,教育工作者要像傳教士一樣,必須是奉獻自我、教化他人的求道者。

「第一,要無私。」李玲惠來到慈大附中原先計畫不領薪,但為了符合勞健保制度,月領數千元臺幣。這筆錢對於像她這樣年資超過二十年的校長而言,大概是一場講座的講師費;但她樂在其中,每天一早在門口迎接學生,常為工作忙活到深夜。

「第二,是要讓老師看見價值與成果。」無論是課程獲得教育部肯定,或是招生人數增加,對老師而言都是最直接的回饋;李玲惠笑說:「當然平時還是要找機會請大家吃美食。」

慈大附中學生在寒暑假自主報名修學旅行,二○二四年七月,師生前往英國交流,與志工於倫敦街頭為街友發熱食。(相片提供/慈大附中)

二○一七年七月,師生來到韓國臨皋書院學習傳統樂器。(攝影/許俊吉)

讓孩子感覺被愛

李玲惠擔任校長的經歷,從一九九九年任職平溪國中開始。這所位於北部山區偏鄉的學校,校內設有「慈輝班」,學生占全校三分之一,是從外地安置的住宿生。無論是本地生或慈輝生,「要讓鄉下孩子可以活出豪氣!」這是李玲惠渴望達成的。

她將慈輝專案變成一所能提供「暫代性親情」的學校,也就是下課後,學校改以家的方式經營,讓住宿生感受家庭溫暖;她與留校的孩子一起生活,會到寢室陪伴,唱催眠曲;孩子也會撒嬌,向「阿母」討拍拍。不擔心遭人誤解,她一心想與慈輝生建立親子般的關係,只因她深知這些孩子不曾被家人這樣對待過。

李玲惠也了解,如果一所學校的教師流動率高,師生感情就無法建立。她和老師懇談,留下志同道合的夥伴,請走不看重學生未來的老師,「當老師一定要有宗教情懷、愛的能量,還有正義感,你要看清楚誰是弱勢!」

第二年,李玲惠帶著新加入的老師一起做家庭拜訪,逐一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她和老師們思考,透過帶孩子掃街,或設計融合當地煤礦文化的相關課程與英語話劇,或協辦天燈節等方式,幫助外來的慈輝生融入社區。

當然也有被學生辜負的時候。有學生偷竊,李玲惠了解後得知,原來是因為羨慕同學有零用錢可以買零食,而選擇了錯誤的方式;她決定提供這些孩子零用錢,但約法三章,孩子必須告知將如何使用這筆錢。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學會負責,以及知道自己有人疼。

慈大附中首重多元發展與品德教育,二○一八年高中部學生獲「IICC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冠軍(圖1);二○二四年小學至高中部獲頒教育部品德教育特色學校(圖2)。(相片提供/慈大附中)

當學生再想起你

「教育不是要教出聖人,如果你讓一名未來的犯罪者在犯罪的當下,因為想到老師而下手輕了,這樣教育就算成功。」李玲惠回想起一九八七年任職臺北縣瑞芳欽賢國中,楊仁華校長所說的話。

當時三十多歲,方才新婚的李玲惠,擔任欽賢國中鼻頭分校主任;隨著校本部楊仁華校長家訪,學生林同學雖然考取高職建教班,但因為父親意外受傷失業,必須輟學分擔家務。

楊仁華為了說服家長,向林家祖宗牌位跪下行禮;林同學的父親痛哭,請楊仁華和李玲惠起身,表示自己也是迫於無奈,實在沒有能力讓孩子升學。最後,林同學還是沒去學校了。這讓李玲惠體悟到,原來不是每一個家庭都以孩子的教育為先;原來一位師長是可以為了學生前途做到膝蓋著地。

在欽賢國中任教的那幾年,李玲惠勤於家訪,還特別徵求家長同意讓孩子留校免費補課;平日教學嚴格,假日和學生出遊,對學生的用心陪伴,贏得了家長們的尊敬。當年的學生中,有人成為老師、有人當上警察局副局長,老師認真教學的樣子,讓他們記憶猶新。

後來李玲惠得知,當年中途輟學的林同學,出社會後又回到學校完成課業,還考取了好幾個證照,她感到特別欣慰。

學生向巡堂路過的李玲惠比出「愛心」招呼。(攝影/蕭耀華)

士不可以不弘毅

在旁人眼裏,李玲惠總是在衝刺,她認為:「做老師就是要有豪氣!」做事不可以不弘毅,她跟緊政府教育政策的腳步,帶領老師們勇敢嘗試、實現心中最理想的教學方式。

「如果明天就是人生的最後一天,我要怎麼過?」大學時期的李玲惠,曾經這樣問過自己。那時她讀存在主義也讀佛學,認真思考想要過一個什麼樣的人生。

剛過六十七歲的她,回顧過往,認為自己遇到很多貴人。高中時,為她抄寫下四十本書單的帥氣國文老師,只因她曾為了不知如何入門閱讀而請教;還有位歐巴桑國文老師,請班上同學朗誦她的小說體文章,只因老師欣賞自己的作文……這些真心對待學生的老師,塑造了李玲惠心中為人師表該有的態度。

還有一路陪伴、在關鍵時刻督促自己的丈夫,以及聽話上進的女兒,都是讓她全心投入慈濟教育志業的貴人。

追溯到李玲惠的原生家庭,她感恩她的警察父親,對她作為長女的期許,不是世俗成功的期待,而是為人正直的道德要求;也感念擔任信用合作社總經理的外公,讓她看見發揮影響力行善的可能性。

「憑什麼我有這麼好的爸爸,這麼好的家世?」這分感恩讓她有更強烈的使命感付出,也令她不敢懈怠,猶如精進的求道者,致力創造愛與尊重的教學環境,讓每個學生都能擁有最好的教育,更期許以自身為學生的榜樣,「在慈濟,我們強調的是:潛移默化。」

「用心的靈魂,值得被尊重。」李玲惠堅定地說,「這就是我想要學生明白的事,我希望學生可以用心地活一輩子。」(資料參考/慈濟人文志業戲劇內容創作中心)

(攝影/蕭耀華)

小檔案—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 2000年9月慈濟中小學正式開學;2002年8月附設幼稚園招生開學;2011年合校為慈大附中,學生包含幼稚園至高中,接續上慈濟大學高等教育,實現慈濟教育「完全化」的理念

  • 2020年及2024年,小學至高中部二度同時獲得教育部「品德教育特色學校」;2022年獲國家環境教育獎優等獎

  • 2024年的113學年度,全校共1988位學生,境外學生有7人;歷屆畢業生共8,618人

    (2024.09.30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