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走向人生 這堂課沒有標準答案

食農教育課程開始進行的前幾年,學生利用回收布袋種植萵苣菜苗。(攝影/徐振家)

從種不出玉米開始,師生發現自己不夠理解大自然,
願意「弄髒雙手」,去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自主學習,不只完成自己的作業,還與同組同學共好。
與時俱進的課程沒有標準答案,卻是一段驚豔彼此的學習歷程。

從種不出玉米開始,師生發現自己不夠理解大自然,願意「弄髒雙手」,去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自主學習,不只完成自己的作業,還與同組同學共好。

與時俱進的課程沒有標準答案,卻是一段驚豔彼此的學習歷程。

矗立在慈大附中旁的青山,雲層環繞,壯闊而神祕,這般景象令人自覺渺小。慈大附中天文館有張牌匾,寫著「巍峨超越中央山」,取自校歌,大意是期許學生有高遠志向。

慈大附中二○○○年創校招生,為慈濟教育完全化理想的完整實現;辦學初衷以品德為典範,培育品學兼優的學子。在一○八新課綱實施,也就是十二年國教的「素養導向」(competence)教學政策變革中,慈大附中這幾年又如何將品德與素養融入教育之中呢?

承認失敗,不算失敗

「慈濟附中擁有很好的生態,」輔導主任徐振家說:「慈中土地的活用度很高,地面多鋪設透水的連鎖磚,樹木也很多。」他開設了一門食農教育課,才剛起步,師生就面臨挑戰。「我們在校園種玉米,可是土地太硬,小石頭也特別多,勢必要先把土養起來!」短暫的失落中,師生都讓大自然上了一課:「原來我們都沒有認識這片土地與氣候。」

為了嘗試培育有機土,徐振家帶領學生養殖黑水虻,進而分解廚餘、製作堆肥,但黑水虻到了冬天就紛紛死去……他們又轉而設立堆肥區,運用校園裏本來就有的不同物種孕育堆肥,包括黑水虻、蚯蚓、落葉等,「這是一個很好的生態循壞。」

這堂課由跨領域科目的老師們蒐集資料,在慈濟大學「全球永續發展目標教研總中心」邱奕儒老師指導下進行。徐振家帶著學生在失敗中發現問題、找方法,過程看似「充滿失敗」,卻引發了學生對食農議題的興趣。

一○八新課綱將課程分為教育部規畫必修的「部訂課程」,以及依各校願景及特色開設的「校訂課程」;並將必修課程比例降低,提升選修課程的比重。徐振家在高中部開設的這堂「食農藝趣」課,屬於多元選修課程,讓學生依照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選讀;課程設計跨科別,有靜態學習,也會有實做、外出參訪,讓學生能從多個角度探索同個問題。

不過,選修課程無法用傳統方式進行評量。慈大附中總務主任蕭湘樺說:「帶領這類課程,就不會有標準答案,而是要看學生實際操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二四年七月,風災吹倒樹木,師生整地、以連鎖磚建立生態區。(攝影/徐振家)

不夠完美,才是現實

蕭湘樺是慈大附中首批設計選修課的團隊成員之一,他們當時還設計了「樂活花蓮」課程,其中一項作業是要學生撰寫一日旅遊計畫書。

「網路上有很多資料,但是每個地點代表不同的人文歷史,準備介紹哪個時期的花蓮?為什麼選這幾個地點就可以認識花蓮?在這幾個地點停留多久?這是學生要思考的重點。」

蕭湘樺說明,相較於傳統「量化」結果的紙筆測驗,「質化」的評比給予學生更多空間,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表達。「這不就像是在職場或是研究所寫企畫書的過程嗎?期待學生的作品一出來就會完美,是不實際的;可是學生們透過小組合作、戶外踏查,解決問題和產出作品,他們會有成就感,老師看了也會感動。」

傳統教學上,即使學生有這樣的能力,老師也未必能夠看得見,「過去我們只能看到考試的成績而已。」蕭湘樺說,這就像是將實際社會上的運作,轉化為教育現場的教學設計,看著學生操作、思考以及解決問題,是讓老師很驚豔的過程,師生也會更投入課程;在教與學之間,就會形成一個善循環。

學生不只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還因團隊合作而有所交流和相互學習。蕭湘樺十分認同課程改革帶來的影響:「李玲惠校長也帶給我們共好。她作為領導者,會隨時去更新,很願意與時並進,帶著我們前進。」

高三的李念蓁(左)和魏苡涵(右)運用自主學習時間討論校刊編務。(攝影/蕭耀華)

自主學習,學習自主

慈大附中為高一和高二的學生安排了四個學期共一百四十四小時的「自主學習」,是教育部規定高中三年至少十八小時的八倍。

自主學習在傳統教育觀念裏充滿顧慮,擔心學生沒有善用時間的能力,荒廢掉可以用作上課的時段。對此,圖書館吳思寰主任說明,自主學習不等同放任,反而需要更多的準備,老師尋找可以使用的學習資源,包括介紹不同的筆記方法,或是免費的線上學習網站,甚至協助學生商請校外師資支援;引導學生完成完整的學習計畫,未來成為申請大學時的必要審查資料之一。

高二的江祐賢利用陽明交通大學設立的線上開放教育平臺Ewant系統,學習菇類知識,還讀了其中的兩本相關書目,獨自完成了一段充實的生物學知識之旅。

李研頡在高二時運用自主學習時間製作宮廟模型,用A4紙、色筆和毛線,臨摹出一個手掌大小的宮廟旗幟,她逐一介紹:「這是三十六官將,這是枷大將,是負責抓鬼的,這是鎖大將……」豐富的知識、完整的說明,表現出對傳統宮廟文化濃厚的興趣。

高三的李念蓁與魏苡涵,則利用該時段經營校刊。魏苡涵利用線上軟體免費功能輔助,以電子畫板電繪校刊插圖和封面,完成美編;李念蓁則是主編,甚至早上五點就起床投入編務。他們合力編了一本又一本小而精美的刊物,記載著師生投稿的溫馨文字和影像畫面。

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習善用時間,利用資源,去探索自身感興趣的事物,這是老師們最樂見的樣子。「這也是他們的權益。」吳思寰說道。

學生們整理鄰近校園的社區環境,以回饋在地的方式慶祝校慶。(相片提供/慈大附中)

國際公民,社區幫手

每週至少一節的慈濟人文課程是創校以來的傳統,內容包含茶道、花道、書法、靜思語教學、志工服務等課程;也在一○八新課綱之下,設為彰顯學校特色的校訂必修課程,並且轉化。

在「全球公民」課程中,以高二的「國際關懷與行動」為例,分別讓五個班各自負責一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主題,例如難民議題、水資源及糧食問題等,進行一學期的討論。

學校也有回應全球飢餓問題的活動,例如一年一度、連續八年的「感飢12送愛國際」,參加的師生從早上六點到下午六點不進食固體食物,體驗十二小時的飢餓,以「我少吃一口,讓他們多吃一餐」的精神,省下當日餐費,捐作慈濟國際賑災。

慈大附中校慶也與眾不同,學生以感恩回饋的方式慶祝學校生日。教務主任洪振斌曾將校慶活動擴大規模,學生不只清掃校園及周邊社區,高年級生還到了花蓮車站、果菜市場、慈濟醫院及旅遊景點如七星潭等地撿垃圾;另一方面,師生也回到慈濟人的心靈故鄉靜思精舍,跟隨常住師父出坡,一同為「家務事」忙碌,體驗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

李玲惠及洪振斌回憶,改變校慶方式的第一年,當學生清掃到警局附近時,警察嚇了一跳,還拿出飲料慰勞學生,互動十分有趣。

二○二二年的「感飢12送愛國際」,串聯大愛感恩科技及部分九一八池上地震受災學校等共三千多人參與,募集款項捐予慈濟基金會援助烏克蘭難民。(攝影/廖文聰)

形象整齊,校風深化

慈大附中與多個海外姊妹校維持線上與實體交流,學生也能在寒暑假自主報名海外修學旅行。李玲惠印象深刻,有次學生們制服筆挺、整齊列隊,日本海關人員主動禮遇師生通關。

還有一次到馬來西亞養老院服務,她叮嚀準備上臺表演才藝的學生不要炫技演出,忘詞、搞笑都沒關係,最重要的是娛樂長者們。而慈大附中的學生也領會了校長的意思,學生洪為亨回憶當時:「要站在婆婆的角度,而不是我們自己的角度。」

學生的善舉與貼心,是李玲惠覺得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教育,在學校的校風、環境建築、情境的布置、老師的背影裏,那些可能你看不見實際用處的,都會讓一個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