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29《農十月‧二十七至二十九》
【靜思小語】茹素能保護動物、維護環境,對人間、社會、健康、教育都有正向影響。
盤點慈濟教育價值
十一月二十七日,慈濟大學主管報告校務,慈大附中第二十五屆校慶系列活動中,雙語班英語劇公演,六年級孩子以土耳其滿納海國際學校為主題演出《星月下的愛》,還有回饋佛陀故鄉,從悉達多太子演到王舍城小男孩山迪普的故事。
上人說,小學部的小小孩子演繹偉大的佛陀,很不簡單;雖然是戲劇,舉手投足無不都是在教育,他們用純真的赤子心演出,能感動、淨化人心。「我總是教大家盤點生命的價值,也應該盤點教育的價值―對臺灣或是對國際有沒有什麼影響?這樣的盤點並非炫耀,而是自我肯定,為自己留歷史;有缺點的部分,亦須及時改進。做得好的,我們要獎勵,而且要留存優良的教育方式,建立好校風,成就享譽國際的風範;我們把孩子教得好,也會很有成就感。」
上人提起二、三十年前,教聯會老師們在臺灣各級學校推行靜思語教學,老師們定期聚會精進,彼此交流、相互鼓勵,對臺灣的教育風氣有正向的影響。期盼教聯會能從慈濟學校為根據地,再度凝聚教育界人士,提振「教風」。
上人並叮嚀要繼續「推素」,從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分析人類飲食對地球環境的影響,以及素食減碳、降低污染的效率,用科學數據的分析比較取信於人。也可以從醫學、生理學觀點,用研究數據說明素食有益身體健康;願意為了保護動物、維護環境而茹素的人,善良、有愛心。素食的推動,對人間、對社會、對身體、對教育,都能有正向的影響與提升。
放眼國際,可以從新聞報導看見種種令人擔憂的現象,上人期盼慈濟學校帶動師生提升虔誠的心意,將人心導向愛與善。花蓮是「日頭浮海,先照到山」,陽光自海面升起,表示光明,而慈濟教育從花蓮起源,總是有這分責任與使命,帶動光明、善良的教育風氣。「只要有信心、願意做,這個時候起步還不遲,如果再拖延下去就『無法度』,拉不起下沉的教育風氣。要在此時做好教育傳承,這也是一股庇護人間的力量。」
苦難人依靠有情人
十一月二十八日,來臺與慈濟學校進行教育交流的莫三比克教育團隊,包括莫三比克教育部副次長,馬普托、索法拉教育廳官員,慈濟援建學校之校長、老師,慈濟英文、課輔、識字班老師及教育專員,本土慈濟職工等人,前來精舍與上人座談,分享自十月二十七日來臺後,參訪志業體、與慈濟學校師生及教聯會交流的心得與感動,發願將此行所學帶回莫國落實,並有幾位請求皈依。
上人說,很感恩蔡岱霖師姊與傅迪諾師兄,將慈濟志業落實在莫三比克;自從與莫國牽起慈濟因緣,多年來若聽到當地發生災難,總是很掛念,不過很快就看到當地志工坐獨木舟或徒步涉水去幫忙。也常看見志工在露天的環境中,在大樹下圍著圈圈席地而坐,彼此分享,岱霖師姊都在其中和大家一起互動。
「她是臺灣姑娘,而迪諾來臺灣讀書,因此結緣,岱霖婚後跟著迪諾回莫三比克,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好因緣,因為他們後來也把慈濟帶到莫三比克,帶動出很精進、很真誠的志工,關懷、幫助貧病人。」
「慈濟人是我心目中的菩薩,就如天主教、基督教的天使;菩薩是覺悟的有情人,所謂覺悟,就是體會到苦難人之苦,放下身段,走近他們身邊去幫助、膚慰。就如在座幾位是政府人士,以及校長、老師們,在社會上有身分地位,願意來到臺灣了解慈濟,把慈濟精神帶回去落實,我真的很感動與感恩。」
「有幾位要皈依,我也很歡喜,因為皈依以後,彼此的因緣會更深一層,以師志為己志,在當地做我想要做的事,幫助我想要幫助的苦難人。慈濟志工就如兄弟姊妹一樣,你們若發現有人需要幫助,或是發生了災難,可以馬上聯絡通知,把大家會合起來,力量會更大,而且互動起來會更親。」
上人解說皈依的意義,「皈」字是「反」黑歸「白」,反惡向善。也許過去有不好的習氣,或是不關心社會,現在皈依了,就要改變過來,守好規矩,真誠關懷社會,提升行善的力量。「看到苦難人,就要提報,與岱霖、迪諾會合,和臺灣本會聯合,快速去幫助。所以我很歡喜,多了慈濟人、多了人間菩薩,就能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上人說,在非洲有多個國家有慈濟志工,若非洲哪一個國家地區有災難,大家也可以跨國相互聯絡,臺灣本會也會與大家互動,若有因緣,就能會合力量去勘災、賑災。無論身在何處,慈濟人都是法親,要牽緊彼此的法親情。
皈依的「依」字,是人與衣組合而成。上人藉字形解說,動物不需要穿衣服,唯有人類要穿衣服,有禮義廉恥的道德觀念,走在人的軌道上,用善的心念來做人;依是依靠之意,苦難人要依靠有情人,也就是有善心、有愛心的人。慈濟人身穿「藍天白雲」志工服,能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慈濟人」,穿上這一套制服,行動都要規規矩矩,身與心都歸於善,用愛在人間行動。
「在座都是莫三比克教育界有心、有愛的人,慈濟精神要靠你們帶回去,當地有很多無法上學的孩子,讓我們合力幫助他們上學;我們讓所有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將來莫三比克的社會品質一定能提升。」
實體的感恩與肯定
十一月二十九日,慈善志業主管同仁盤點慈善志業今年度榮獲多項肯定,包括亞太永續行動獎之銀獎、臺灣永續行動獎之金獎、SGS臺灣年度「ESG Awards:永續治理獎」等。上人說:「感恩執行長、副執行長以及各部門的主管同仁們,大家合和互協;在國際間,則有賴各國慈濟人承擔重任,像非洲的幾個國家及中南美洲宏都拉斯等國慈濟人,雖然離我們很遠,可是這幾十年來在當地做得很多也很歡喜。」
「他們做得那麼好,我們要如何表達肯定,用什麼方式來鼓勵他們?不只是用口頭讚歎,也要用實體的表達。我們應該把這些人事物盤點好,做出實質、實體的鼓勵。」上人說,慈濟即將屆滿六十年,這一甲子的時間,在各地有這麼多利益人間的成就,大家要共同用心,以最佳的方式,對各地慈濟人表達誠摯的感恩與肯定。
上人也叮嚀常住師父,精舍作為全球慈濟人的心靈故鄉,也是靜思法脈的起源地,要讓海外慈濟人從各地回來,感覺到「回家」的安心與溫暖;而慈濟宗門的這一扇門,也要做到讓人人跨進這道門,盡此生皆無遺憾。「我常說慈濟要做得讓大家無憾,我們肯定他們,他們也會自我肯定。如今的一切成就,得到人人的讚歎,都是慈濟人合和互協所得來的。不過人家讚歎我們,我們更要自我提升,做得更完美、無缺點。」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是「上人之日記」。
靜思精舍常住每日敬侍師側、記錄言行,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本專欄即精簡摘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完整版本請關注每季最新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