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素養 讓我們大有可為

在慈大師資培育中心學生引導下,富源國中學生動手製作小型降落傘。

合校後,相近領域的師生能有更多激盪,
創新出更符合這個時代的課程;
尤其是慈濟大學特色之一的「服務學習」,
多元化的展現,第一個受益的就是花蓮;
從中累積的人文素養,將是進入社會最大的競爭力。

合校後,相近領域的師生能有更多激盪,創新出更符合這個時代的課程;尤其是慈濟大學特色之一的「服務學習」,多元化的展現,第一個受益的就是花蓮;從中累積的人文素養,將是進入社會最大的競爭力。

烈日下,幾位大學生仰望二樓、引導操作,樓上的國中生正在把自製的小型降落傘投下,試驗剛剛在課堂學的知識。大夥的加油喝采聲,讓暑假期間的校園熱鬧了起來。

這個學習營,是慈大師資培育中心學生到富源國中進行的教育服務學習課程之一。長達三週的暑期營隊,二十六名國中生幾乎每一天全到。活動早在半年前就開始籌畫:學生撰寫計畫、設計課程、招募同學參與隊輔工作。

花蓮光復鄉的富源國中全校共四十多名學生,師生比例是一比三點六,與大部分偏鄉學校一樣,是面臨少子化衝擊的第一線。

「慈大學生到我們這邊來教學,過程中會創造他們自己的價值;然後他們也要創造富源國中學生的價值,也就是要看見孩子的優勢。」富源國中校長陳渙鏘真切地說道。

與夥伴花了一個寒假和一個學期籌備營隊的慈大學生劉嘉茵,已經第二度參與,本次擔任活動總召。她認為這項教育服務計畫,幫助她找到教學的熱忱:「兩次前來服務,學生們的反應都給我很大的鼓勵,讓我獲得很大的能量繼續修習師培。」

「服務學習是慈大的特色。慈濟的教育期許我們不僅培養專業人才,而且是願意為社會和人群服務的人。」慈大校長劉怡均說明,上述課程就是學生參與的服務學習之一。慈大與慈科大合校前,服務學習已行之有年;以慈大為例,不同科系一學期就開設三十三門服務學習課程,涵蓋在地與海外。

到海外服務,與不同國家的人交流,是慈大的一大特色。例如在馬來西亞高中舉辦生物科學營,或是邀請海外高中生參訪慈大,擴展彼此的視野。而學院、學系之間,也在今年開展整合、交流的契機。

合校後,相近領域的科系納入同一學院,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舉例說明,師資培育中心、教育研究所、兒童與家庭教育學系、傳播學系、東方語文學系、外國語文學系、社工學系、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合組為人文傳播暨社會科學院。

「過去慈大的大學部就是七位到九位專任教師成立一個系所。這樣可能會因為老師人數少,以致沒有辦法再給學生更多不同學習的可能性。」慈濟大學副校長兼師培中心主任何縕琪說明,相近領域的老師可以有更多教學、研究合作和相互學習的機會;大家集中在一起,產生群聚效應,產生不同的、創新的元素。

新學院的規畫雖然帶來新的契機,但是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系所仍必須面對科技發展的趨勢。「未來,每個人要被培養的其實是素養(competency);素養指的是,我們可以把知識、技能還有態度應用在生活上。世界的實際狀況,並不是像大學專業一樣截然劃分的。」何縕琪說。

人文傳播暨社會科學院院長許峻嘉也說到:「無論是人文的哪一個專業,現代科技走得很快,不管是AI、VR等領域,業界碰到的問題不會是單一專業可以解決的。」

許峻嘉為國際數位媒體科技學士學位學程的專任教授,所教的學生即使沒有電腦程式背景,也可以學習這個嶄新的領域。系上購入體積掃描系統器材,三位同學與許峻嘉一起組裝、校正攝影鏡頭,師生合力,加快攝影同步速度,校正的時間甚至較原廠教學影片還快。

「以往先教理論再教實作,但是現在我們反過來,先讓學生實作之後再教理論。因為學生看到他完成的作品時,學習理論的動機會更強烈。」許峻嘉說道:「我們在院級的跨科系課程,邀請不同專業的老師加入,透過一系列實作,讓學生在三、四門課程之後,能夠自主進行創作。」

談及教育提升,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強調,師生過往教學及學習的慣性,要能夠因應時代的需求改變,「這是跨專業及AI的時代,老師要多陪伴學生;AI時代是個別化教學最好的時代,最能達到精準化的教育。」

慈大在馬來西亞八所中學舉辦生物科學營,老師和助教皆為慈大學生,透過讓學員操作實驗,點燃對生物科學的興趣。(相片提供/慈濟大學)

多元課程以應對時代趨勢

實作課程,在慈大USR(大學社會責任)教學研究中心,還有另一種的樣貌。

「知識不只在校園內。」USR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江允智說明,教育部推行USR,其實是希望學校可以把老師跟學生的教學跟研究拉到學校圍牆之外,去協助周邊社區或部落解決實際的問題。慈大建立原住民健康推動平臺已三十年,近二年並透過USR計畫進行社區健康領航員培力;另一部分則是對應聯合國SDG12責任生產與消費的方向發展。

「合校前,約九成慈大學生都是從外地來到花蓮,我們當時就思考怎麼樣讓學生願意留下來,為花蓮甚至整個東部付出。」江允智說:「我們第一個想法,就是讓學生參與改變消費行為的計畫,多認識這塊土地。」

USR中心設計的課程多元,邀請環境永續、傳播、生物科系等不同領域的教師參與,並跟農民合作;例如生物醫學暨工程學系教授會帶著學生去測量自然農法的田地,能否藉由定期灌水而非持續灌水的傳統方式,來減少稻田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另一項計畫是在花蓮縣秀林鄉佳民村進行。當地居民多為太魯閣族與阿美族,山間的主要產物山蘇,一般是用作鮮食;江允智補充說明:「山蘇是很棒的林下經濟作物,不需要砍樹,在潮溼的森林裏會自然生長。」

栽種山蘇的成本不高,也符合太魯閣族的文化特色,江允智與團隊於是協助部落將山蘇製造成加工產品。「山蘇經過乾燥研磨,口感跟抹茶很像,我們就協助製作如同抹茶粉的產品,然後開發成餅乾、冰淇淋,也讓它成為部落裏的環境教育產品。」

如今USR中心很多課程都跟部落合作,讓學生去認識和協助在地產業;課程結合消費與生產過程,也導入永續的理念。

「行銷、產品加工、包裝、導覽,課程非常多樣化,就像我們外文系的老師,把部落的菜單翻譯成英文,然後帶著外籍生去幫他們把導覽解說牌做出來。」江允智用實例說明,人文社會科系也能在當地產業找到可以付出的位置,「學生參與的方式可以很多元,我也希望它愈多元愈好,愈多系所的學生都可以了解在地創生的概念。」

正如何縕琪所說,素養是學生出社會後最大的競爭力;他們必須有能力將知識、技術和正確的態度,落實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上,背後涉及的是反思、創意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而透過實作課程的導入與服務學習,除了培養專業知識及應對時代趨勢的認知,還有機會去探索自己與社會責任的關係,土地與未來的永續,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