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人頭地」到「安身立命」

「安身立命」一定能「出人頭地」,但「出人頭地」未必能「安身立命」。教育不應該是教導跟人競爭,當真正能夠成長也不用競爭了,因為你已經有更大的能力去幫助別人了。

傳統的社會價值觀念強調「望子成龍」,希望孩子成為「人中龍鳳」。這是指地位很高、權力很大、賺錢很多嗎?其實不是。

孫中山先生講得很好,「以天下為己任」,「有一人之力者,服一人之務;有十人之力者,服十人之務;有百人之力者,服百人之務」。國家也是這樣,強盛起來了,不是要成為世界的霸權,而是要擔負起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濟弱扶傾」的責任。

「士以天下為己任」中的「士」,和許慎在《說文解字》說的「士」,是「推十合一為士」,指的是能有條不紊,歸納精確處理事務的人。其實,大約也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夠成為「士」,所以大家努力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

但重點在於「安身立命」。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安身立命一定能出人頭地,但出人頭地未必能安身立命。

吳承恩、羅貫中雖然沒考上科舉進士,但他們都足以安身立命,因為他們通過小說、通過寫作,真正地出人頭地了,大大超過了當時那些考上進士的所謂已經出人頭地的人。

所以,教孩子應該教他安身立命,「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應該教他幫助別人,而不只是教他跟別人競爭。當你真正能夠成長了,你也不用競爭了,你已經有更大的能力去幫助別人了。

安身立命,人就要努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才可以真正啟動生命的動能。

以車子為例,每輛車要能「安身立命」,在一定的速率上行駛推進,車速才會在穩定中加快。如果每輛車都想超前,要「出人頭地」,那麼車在城市裏是跑不動的,這就牽涉到整個資源的分配以及重新調整。所以,從人類文明更宏觀的角度去想,必須好好地正視國家民族原有的豐厚精神資源,這些資源可以慢慢解決人類共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