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 打造一所讓師生引以為榮的大學

劉怡均

  • 美國南加州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印地安那大學微生物學碩士、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學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
  • 1993年加入慈濟醫學院籌備團隊,2014年出任教務長,2017年擔任副校長,2019年接任校長,2024年成為慈大、慈科大合校後第一任校長

慈濟大學及慈濟科技大學合校,融合高教與技職的優勢,這是慈濟教育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並沿用「慈濟大學」名稱,成為慈濟唯一的高教學府。

早在一九九三年即加入慈濟醫學院籌備團隊,歷任教務長、副校長、校長,劉怡均教授成為合校後第一任校長;兩校整合最後階段,緊鑼密鼓與不同部門開會,帶領主管團隊討論合校後法規、制度、人事等事務細項,還要兼顧研究和招生。七月採訪當天,劉怡均正結束一場與慈誠懿德爸媽的座談。

「慈科大的慈懿爸媽知道我,但畢竟沒有相處過。今天坦誠地跟他們談合校面對的挑戰,他們也跟我提慈科大和慈大的不同,像是師生互動;兩校發展歷程不同,合校會有一個過渡期。」

以護理科系為主、技職體系的慈科大,與高教體系的慈大,透過溝通,讓整個團隊一起合作。合校後將有超過六千位學生、更多的科系,如何秉持初心,成為更有競爭力的慈濟大學?在她眼中看到的慈濟大學願景,將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

問: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合校歷程為何?如何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答:其實兩校整合,二○○○年就開始討論。一九八六年花蓮慈濟醫院啟業,草創之初,醫事人員招募困難;上人決心就地培育醫護人才,同時提供原住民就學、就業管道,為應對當時的狀況而設立護專,但是醫師人力依舊缺乏。技職、高教在早期是分軌,要培養醫師必須申請醫學院;但在上人的心中,慈濟的高等教育原本就是一所學校。

經過大環境的改變,護專改制為技術學院,又升格為科技大學,醫學院也是經歷幾階段的轉型。過程中雖然希望整合,然而早期受限於規章制度無法合併;近年法令逐漸調整,現在正是整合的契機。

社會變動快速,學校的發展要契合時代才能夠培育未來人才。慈濟志業跨國際,慈濟教育作為四大志業之一,我們也要為慈濟、為社會、為世界培養人才,就是用人工智能(AI)跟永續概念去串聯。

慈大發展的重點,是讓原本就有的優秀基礎醫學跟護理更扎實,培育出具備人文素養的專業人才。我們把兩校的護理學院整合在建國校區,把人文傳播暨社會科學院和智慧永續管理學院整合在介仁校區,把醫學院整合在中央校區;相近領域的系所合併在同一個學院,各個學院又用人工智能把課程串起來,不同領域間通識教育更形重要。

AI是工具,大家要知道怎麼去使用,所以我們決定把它變成全校的核心課程;重新調整課表,讓各個學院的學生都能學習人工智慧應用課程。學校有幾個系有能力去做AI,譬如生物醫學暨工程學系、醫學資訊學系,所學包含電子學、程式設計,老師教他們怎麼做AI;但是在技術之外,我們更重視倫理,將在課程中強化學生在AI世界的道德倫理以及法律素養。

總務長致力於合校後環境的建制,用接駁車和TCU Bike串聯三個校區,各院院長努力做課程的建制。大環境下,各方都面臨少子化問題,兩校整合提升五個學院老師的質與量,課程與時俱進,讓學校更有吸引力。

學習場域不限於校園,學生也在「人醫菲揚」等海外志工團隊學習付出。(攝影/呂佩玲)

問:合校後,慈科大的技職管道會保留嗎?

答:兩校整合以後,慈大有五專、二技、四技、大學部、碩士班和博士班,很完整的高等教育學制;技職體系還是會保留,這是宜花東的學子進入高等教育的管道之一。我們也會持續跟宜花東國中及高中職校長們宣導,慈濟的技職教育將來會有更好的發展。

德國技職教育為全世界所稱道,所以我們跟德國卡爾斯魯爾應用科技大學等校簽約,希望學生從工程、電動車、冷鏈技術等實作當中去學習,他有興趣後就會想進一步深入理論。

慈大是五個學院加一個書院的結合,另外還設有「天空學院」,為線上教育平臺,課程領域有醫學健康、社會心理、資訊科技等,無論在何地,都可以上網修習。這也對應SDG4優質教育的核心精神─「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問:慈大五個學院中,醫學院、護理學院在慈濟志業體有著先天優勢,提供學生實習的完整醫療體系,其他三個學院有哪些獨特優勢?

答:生物醫學科技學院有多項新技術和科學研究,譬如基因研究、醫學工程,如何讓醫學輔具更進步等研發;醫學生物科技的研發,可以支持醫護領域的發展。

智慧永續管理學院包含醫務與健康管理系、資訊科技與管理系等,當今大環境的管理趨勢也是運用AI,合校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讓我們去教新的事物。

人文傳播暨社會科學院,學生可以根據將來的職涯需求選課,有各種不同的組合,譬如修習心理學和管理學的課,會是各組織中所需要的人資人才;如果他修傳播學加文學課程,就是很好的企編人才或文字記者;社工系學生修了心理領域課程,未來在非營利組織服務也會有幫助;因此,我們把人文傳播暨社會科學和管理等相關學系聚集在介仁校區,以利同學跨領域修課。

慈大首創模擬醫學中心,醫學生在此學習基礎解剖及進階術式,並對醫界開放模擬手術課程,帶動起對大體老師的尊重感恩。

問:承擔合校後的首任校長,對於慈濟大學有什麼展望?

答:首先,我希望慈濟大學未來是一所國際型的志工大學─所培育的年輕學子都有志工服務的精神,畢業以後願意以志工精神為世界服務。

第二,希望我們是一所敞開大門歡迎全球志工回來學習的大學。

第三,希望海內外有心向學的年輕人都知道,只要想求學就到慈濟大學,不用擔心家境、擔心欠缺任何東西而無法進去。

一所大學,應該是如《法華經‧藥草喻品》所說,一雲所雨,從小藥草到大樹,隨著所需各有所受;也像大花園,讓花草樹木各自生長,當他們移植到外面、到了社會上,以卓越的能力對社會有所幫助和貢獻。

簡而言之,就是成為一所為全世界、為社會培育善良種子的大學。

問:您懷抱著什麼樣的理想治理一所大學?

答:很多科學家考量的先後順序是研究、教學、行政,有一些人很喜歡陪伴學生,他的優先順序則是教學、研究、行政。

作為一個教授,要讓學術界記得你,需要發表研究發現。把學生教得好,學生會說:我大學的時候修過哪位老師的課,他改變我一生。可是如果一個人是很好的教務長,卻不會有人記得他;也因此,學者一般比較不會想要投入行政工作。

我的博士班老師Richard Thompson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在史丹佛大學、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耶魯大學設立過很多項神經科學研究計畫。他深知行政工作要做好,必須投入大量心力。

老師知道我很喜歡做研究,所以在我畢業準備回臺灣時跟我說:「你是一個很好的科學家,要專心做研究,不要去做行政。」我在慈濟大學展開教授生涯,也看到它其實很有發展潛力;如果慈濟大學能成為一所更好的大學,我退休時也會引以為榮。

在老師臨終的時候,我去美國看他,我跟老師說:「我的學校比較年輕,不像您待過的學校,行政制度都已經很成熟,所以我必須接行政工作,我希望學校變得更好,因為它栽培我。我也希望,在退休那一天,這個學校能夠栽培更多優秀的年輕老師。」

老師說:「In that case, I agree.」(如果是這種情況,我同意。)聽到老師那麼說,我很感動。

從二○一九年接任慈大校長以來,在整體校務推動上,我認為整個行政的運作一定要超越性別,欣賞性別上各自的優勢,才能把大家整合在一起。

目前,慈大男性和女性主管比例是一比一,醫學系學生也是男女生各半;很多傳統醫學系收比較多男學生,男女比例甚至到五比一。我們需要更多的女性領導者,才能夠讓後輩的學者、年輕女性有典範可以學習。

我自己最好的典範就是證嚴上人,我覺得上人已經是超越性別的領導者,但還是以女性的溫柔特質領導著大家。

今年八月一日合校前夕,在以慈大校訓命名的慈悲喜捨大廳,劉怡均校長與主管團隊互勉。(相片提供/慈濟大學)

問:永續發展是慈大重視的面向,無論是合校規畫、各學院專業定位、教育願景、學校治理或是性別議題,慈濟大學如何與聯合國SDGs做結合?

答:SDGs的核心價值其實就是普世價值,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是聯合國為讓大家更了解這些核心價值而定的。

SDGs第一項目標是消除貧窮。早在五十多年前,上人看見因貧而病、因病而貧的惡性循環,為了要消除貧窮帶來的痛苦,開啟慈善、建設醫院;慈大提供優秀的教育,讓需要的人得以翻轉人生,這也是消除貧窮。慈大與業界、政府合作,同時也與全球慈濟人合作,這就是SDG17,建立多元夥伴關係。

慈濟的教育,不論是高等教育、中學教育、初等教育、幼兒園教育,都是上人基於佛教教義創辦的。素食護生、友善地球環境、與人和諧相處,這些慈濟致力的面向,在SDGs每個目標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內容。

慈濟的創校精神就是符合SDGs,而且時間上是先有慈濟學校才有SDGs。我們學校的理念本來就是SDGs的核心,未來仍將繼續深耕聯合國永續發展各項目標,一起為人類未來、地球永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