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24《農六月‧十七至十九》
【靜思小語】守住志向,不受樂誘引、不受苦障礙。
憶念德慈師父
七月二十二日,常住師父報告陶慈坊瓷作新品。想起德慈師父,上人不捨地哽咽叮嚀,要珍惜德慈師父遺作,並且將未完成的作品完成,留作紀念也代表傳承。
上人說:「我們現在不是為了生活而做,是為了傳承,讓後代了解常住早期曾經做過陶瓷藝品。想想慈師父的作品要如何保留,也可以做小型的、可愛的藝品與人結緣,讓人知道我們有做陶瓷手工藝及其原由。」
化無形為有形
七月二十三日,高銓德師兄分享至美國參訪多個慈濟會所之行,提及紐約人文中心一樓櫥窗可設計成螢火蟲或蠟燭圍繞地球之概念。
上人認為,櫥窗的範圍很有限,要凸顯重點,鼓勵人人合和互協。「五濁惡世,就好像暗夜無光;佛法有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剛開始很盛行之時,如日當空,現在是像法跟末法之間,已近黃昏,快要進入黑夜,所以需要螢火蟲來帶路。雖然每一隻螢火蟲只能發出微弱的光,但若能聚集很多隻螢火蟲成為一個群體,就能讓人看見。」
上人建議做一個窗框,結合地球等行星繞太陽的天文科學,展現螢火蟲努力發光,群策群力影響、帶動大眾的精神。「我們沒有太陽與月亮的大能量,只能自稱螢火蟲,如小行星繞著太陽轉。用這樣的概念,結合科技與自然景觀,用佛法解說道理。」
「宇宙大覺者在虛空法界中,膚慰地球、淨化人間;到目前為止,所觀測到的星球,只有地球有生命,人類也在地球上生活,有責任保護、呵護、照顧地球;如果只是貪求利益而爭奪,就會破壞地球,人類也難以生存。所以要倡導人心和合,付出無所求,不爭、不貪。我們用心造景,用景物來說法。」
上人說,可以先做出模型,若可行則運用在各地慈濟道場,尤其在海外,借景物對民眾說法。「所塑造出的景物要合於科學,還有很飽滿的法;並非無中生有,而是真實法。我們要化無形為有形,做出有形的作品顯示無形的精神理念,就如慈濟歌曲〈美〉的歌詞,我們的精神是三輪體空無所求,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展現這分精神,由內而外展現美好的慈濟世界。」
自問能否堅持
七月二十四日,上人與清修士座談,新發意清修士分享心得。上人說,原本在空調環境生活,來到精舍需要適應夏天炎熱的氣候,和常住一起過修行生活,不只在短時間要熬得過去,精舍的生活天天都忙碌、年年夏天都要適應這樣的氣候,要自問能否堅持。
「修行要堅定道心,假如只是一時衝動,對自己很有信心,覺得『這樣的苦我可以吃、我願意』,但還不夠,是再深入一點思考,第一年可以,第二年、第三年,這股勇氣會支持下去,或是愈磨練,力道愈強;假如只有剛開始的時候很有力量,愈來愈不耐煩,覺得這樣的生活太單調或太苦,可能就無法堅持。」
「之所以常教大家盤點生命,就是要人人每天反省。若天天過日子都隨心所欲,隨著欲念而追求,即使想要的已經得到了,還要再追求,永不滿足。苦與樂是二個極端,大部分的人都是追求玩樂,願意守苦、守志的人愈來愈少。或是原本可以守苦、守志,但時間一長,覺得厭倦,不想再吃苦,就隨著欲念而追求,這就是凡夫;若守得住,就是真正知天命、守志。」
「要修行就不能怕苦,只要你們不怕苦、願意做,篤定自己的生命方向,就可以在這個方向不斷精進、提升生命價值;因為這就是你的志向,所以再辛苦都願意。」
清修士有修行的心,沒有小家庭的牽掛,一心一志做慈濟事。上人說,來到靜思道場,要寡欲知足,這是最根本的修行功夫;還要多一分利他的心與勇氣,願意走入人群,同時守住道心,不受外境污染,這樣的入世修行,是自度度人。
「你們每一位都是貼心的弟子,做我想做的事情,發的願也是我所發的願,為佛教、為眾生。走入宗教,要當清修士,就有很清楚的宗旨,也有清楚的人生指向、志願方向,要自我肯定,耐得住辛苦,堪勞耐苦。」
上人提到自己年輕時,家庭環境很好,家裏也請幫傭。自從發現了佛法,篤定要走修行的路,天天一大早就出門往慈雲寺而去,跟著常住誦經;有一段時間因身體不好,在慈雲寺靜養,換下的衣服還是拿回家給雇傭的歐巴桑洗,自己卻在慈雲寺幫常住洗衣服。「他們一大早天未亮就出門,到田裏耕作,而他們前一天換下的衣服,就由我幫他們洗,洗好、晾好,之後收下來摺好,一套一套放在他們的床頭。我自己也覺得,我的衣服是拿回家洗的,卻在這裏幫他們洗衣服,就是這麼矛盾,但是那一段時間的心態是很甘願。」
叢林裏的修行是團體生活,整個道場等於一個大家庭。上人說,慈雲寺常住的田地在較遠的小村莊,騎腳踏車要半個多鐘頭才到;農忙時,自己留在寺裏洗衣服、煮點心,並且騎著腳踏車去送點心,回到寺中收衣服、摺衣服,每天很忙碌。
如今在靜思精舍,雖然也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但已經不像早期的刻苦生活。以前常住靠自己種稻、種菜、做手工來維持生活,撿布店的碎布做嬰兒鞋,去工地撿廢棄水泥袋回來拆開,中間乾淨的二層所裁製成的小袋子,可以賣給飼料行裝飼料,最裏面和最外面二層,則賣給五金行裝鐵釘。而德融師父來修行前,就在姊姊那裏織毛線衣,所以常住也得以織毛線衣。
「當時一共有四個出家人,還有二位老菩薩,農忙的空檔我們做嬰兒鞋、撿水泥袋、織毛線衣;有信徒來時,我也為他們說法,還要為這幾個弟子講『四書』與佛經。我時間抓得很緊,他們的修行生活很辛苦,真正是分秒不空過。雖然此時無法像過去那麼單純,不過現在人多力量大,讓我們可以將志業從臺灣做到國際。人多,總是要有志一同,這分志就是利益群生;我常說有願就有力,但關鍵是人心要合,很多事情才有辦法做到。」
上人指出,佛法無處不在,需要靜心、用心,聽了道理就要用心思考、觀察與體會。如果沒有耐心,靜不下心來思考,道理聽了就過了,如同把耳朵掩住、眼睛蓋住,心聾、心盲,就無法了解道理;其實不是聽不懂,而是不用心,總是仗著自己知道很多、很自大,讓煩惱無明塞滿了心腦,阻礙道心,障礙了前進的道路。
「若能用方法克服阻礙,就是善法;假如經不起這條路的坎坷,不想再往前走,就永遠停在障礙前面,分寸不動,唯有生命隨著時間流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分鐘六十秒,我常常跟大家算這些數字,就是要大家過秒關,每一秒都要用心;修行要有細膩的心,才能成大事,否則計算數字只是為了自己,不願意多花一秒鐘付出,擔心被人占便宜而斤斤計較,這樣會壞大事。」
「分毫計較的人,就是被無明遮蓋了智慧眼;我們讀經、學法,是要開智慧眼,否則總是迷迷濛濛看不清楚,找不到方向。假如被無明遮蓋,以致眼光短淺,只看眼前而不看遠景,這就是只追求短暫利益的凡夫,不願意付出身心力量做得更多、走得更遠。我們要用父母所生的身體利益人群,假如連這絲毫的力量都不願意出,只為了自己圖安逸、要享受,也是不孝;我們理應發揮最大的生命價值,以回報父母恩。」
上人期勉清修士,在團體生活中要心寬念純,時時感恩,並且學會善解,彼此合心,合於道心,行道不偏差;心直行大道,不要走田間小路,要走大直道,從凡夫地一路通往佛陀的覺悟境界。所以要禁得起人與人之間的考驗,也許有人說的話不順耳,覺得這個人很嘮叨,或是他說的有偏頗,會有分別心,自己要警惕,這念心不受影響,同時訓練自己心寬念純能善解,包容天地間的善惡、苦樂,不受樂誘引、不受苦障礙。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