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行動X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系列報導|創校初衷 永續守護花東

一九八八年七月,慈濟護專動工興建,證嚴上人、花蓮慈濟醫院杜詩綿院長、曾文賓副院長及護專代理校長楊思標為慈濟教育志業體第一所學校揮鏟動土(圖1提供/慈濟花蓮本會);也就是現在的慈濟大學建國校區(圖2)。

慈濟護專為養成東部護理人才而創立,
在改制和合校後,慈濟大學學生占比最多就在護理學院,
集中資源,培育「志為護理」的臨床尖兵。

慈濟護專為養成東部護理人才而創立,在改制和合校後,慈濟大學學生占比最多就在護理學院,集中資源,培育「志為護理」的臨床尖兵。

二○二四年八月一日,慈濟大學及慈濟科技大學正式合校,校園內的一樓一宇皆如往昔,但空間的挪移讓不少系所度過一個繁忙的暑假,整合後五個學院坐落於三個校區,卻也意外還原了慈濟護專創校之初的本來面貌─護理學院所在的建國校區,正是原本校址。

「合校後,護理學院也成為慈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學院,學制亦是多元。」護理學院院長彭台珠教授說明,包括五專護理科、二年制、四年制護理學系以及學士後護理學系、護理學研究所等,招生入學管道均維持不變,國中畢業生則可報考五專部護理科。

較為特別的是,今年新開辦「學士後護理學系」,招收對象為擁有學士以上學位的社會人士。「我們希望學生安心就學,在學期間可以申請慈濟公費獎助金,畢業後考取護理師執照為臨床增加護理人力,這也是一分穩定的工作。」彭台珠鼓勵道。

慈科大前身「慈濟護理專科學校」,是證嚴上人因應花蓮慈濟醫院及整個東部地區亟需的護理人力而創辦的,三十五年來培育一萬八千位學子,其中六成五皆為護理科系。再加上特設的原住民專班管道、公費申請等,幫助了許多家境清寒、有心向上的學子。

為人們提供公平、可負擔的技職、高等教育機會,確保弱勢族群可以平等地接受各層級教育與職業訓練,讓學子有就業所需的一技之長,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4優質教育」的細項目標,慈濟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在花東地區開始實踐。

畢業自慈濟技術學院原住民專班的察芳瑜,現於花蓮慈院肝膽腸胃科病房擔任護理長(圖1攝影/蕭耀華);慈濟院校培育許多花東學子成為醫護人才,安住東部服務鄉親(圖2提供/慈濟花蓮本會)。

原住民專班照顧地方子弟

慈濟護專並不是花蓮第一所護理學校,早在一九五九年,基督教門諾會就於花蓮建立護校,可惜因故於一九七六年停辦。而一九八六年花蓮慈濟醫院建立之初,就已預設五百床以上的規模,要在醫療資源缺乏的後山支持這樣的醫療量能,勢必得就地培育護理人才。

一九八九年慈濟護專創校,招收二年制護理科學生兩班共計一百零七人,首屆開學典禮當天,卻有多達兩萬多名慈濟會眾、慈濟醫院醫師及社會賢達到場祝福。現為慈濟醫療志業副執行長的郭漢崇醫師,在慈濟醫院二十周年慶時,寫下專文話當年:

「十幾位醫師到護專參加開學典禮,被風吹得東倒西歪,大家口中唱著不太熟悉的校歌。第一批來自臺北的醫師都成了護專第一任的老師、主任,甚至是圖書館館長。在醫院看病的同時也擔任護專的各科授課老師,雖然辛苦但從沒有人說不去,因為大家都知道唯有護專培育出慈濟的護理人才,才能夠支援醫院日益不足的護理人力。」

護專也被賦予協助東部原住民擺脫貧窮弱勢的任務,它讓家長看到,孩子們的未來是有希望的。擔任慈科大校長十三年的羅文瑞說明:「上人希望對原住民學生提供就學、就業的機會,讓他們有專長、有收入,解決家庭生計問題。」

創校第二年,五專學制獲准成立,但原住民國中畢業生通過五專聯考入學的人數仍太少;為讓經濟條件不佳的弱勢原鄉子弟獲得立足點平等,慈濟進一步向教育部爭取,於一九九六年增設「原住民專班」,以獨立招生再輔以公費的方式扶助,通過專班入學的原住民學生除了學雜費全免,也不需負擔住宿、伙食、書籍等費用,還能每月領取零用金,畢業後考取護理師執照,可進入慈濟醫療體系服務,改善家計。合校後,每年仍持續提供七十五位原住民學生免費就學。

從一九九六年至今,慈濟基金會已幫助二千一百多位專班學子,現年三十七歲的察芳瑜,便是其中之一。

加冠典禮中,由師長為即將前往醫院實習的護理科系學生戴上護師帽,傳承視病如親的護理精神。(相片提供/慈濟大學)

在東部求學、就業與成家

「這幾天會有颱風,萬一雨有漏進來,你再跟我們說。等一下做檢查對不對?不能吃東西、不能喝水喔!」七月下旬,凱米颱風來襲前,花蓮慈院腸胃科病房察芳瑜護理長向住院病人及家屬說明檢查注意事項。除了承擔行政工作,當人力不足時也要補位執行打點滴、傷口照護等第一線工作。護理工作的確不輕鬆,但對察芳瑜來說,卻是願望成真。

「二十多年前,國中將要畢業,老師提到慈濟有原住民專班,再加上堂姊是臺東馬偕出身的護理師,她在醫院工作雖然辛苦,可是感覺是有所成就的,所以我對護理工作有一個憧憬。」

談到當初升學的設想,擁有泰雅族、排灣族雙重血緣的察芳瑜想得很周詳:位於花蓮市的慈濟技術學院距離老家玉里鎮不算太遠,而且考進去後可享公費待遇,不會增加父母的負擔。於是下定決心參加甄試,於二○○二年順利入學。

原住民專班同學入學後,分散到護理科各班,與其他族群同學一起上課。在學期間,察芳瑜也藉由當志工從做中學,較為不同的是,漢人同學們多半是跟著慈濟志工或慈青社的學長姊做志願服務,而她和原住民同學則是透過教會系統,實踐《聖經》中為「最小兄弟」服務的訓示。

「我們是以基督教為主,所以跟教會合作,去部落看顧長者或去畢士大教養院關懷身心障礙者;學校的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也會提供這些服務訊息。」

二○○七年畢業,察芳瑜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至今已十七年了。「花蓮慈院離家近,兩個小時就可以回到玉里;而且有慈濟大學,要進修也很方便,就在花蓮買房子、定居下來。」

「十年前,學校舉辦二十五周年校慶時,我們第一屆的還有約六成留在護理線上。」來自北部、目前擔任花蓮慈院個案管理師的宋美惠,是慈濟護專第一屆畢業生。回想三十五年前入學時,自己剛從北部護校畢業,因認識慈濟認同證嚴上人,加上當時校方提供公費待遇,於是報考慈濟護專。

第一屆二專學生大部分是來自北部、西部的高職護理科畢業生,上人特地召集三十六位資深的慈濟委員,成立「懿德母姊會」,關懷這些出外求學的學子,本著「不寵不慣,多鼓勵、少嘮叨,多關心、少壓力」原則,陪伴學生並輔導他們養成良好品格。慈濟醫學院成立後也沿用,但因應男同學加入,增加慈誠爸爸,於是改名「慈誠懿德會」。

「從外地過來難免想家,每個月懿德媽媽會從臺北南下,真的像媽媽一樣噓寒問暖,當然也會準備好吃的點心跟我們分享。」年過半百的宋美惠回憶道:「跟著懿德媽媽去慈院服務的時候,你會學習到她們的精神,也會放慢腳步去聽病人的需要和心聲。」

當年擔任宋美惠的「懿德姊姊」,後來歷任慈濟護專、慈濟大學人文室主任的洪素貞指出,懿德母姊會的設置,也希望讓學生看到社會關懷的層面,而且有機會真正地走進去。

「護理的閩南語就是『給你』,護專的校訓是『慈悲喜捨』,我們希望學生看到做這些社會關懷的人,不是博碩士、不是企業家有錢人,就是你打開門能看見的隔壁阿姨、媽媽。」直到現在,每年有七百多位慈誠爸爸、懿德媽媽,依舊每個月到校與學生家聚互動。

圖1:採獨立招生的慈科大原住民專班,公費助學近三十年,在合校後繼續每年提供七十五位原住民學生免費就學。(相片提供/慈濟大學)

圖2:慈大、慈科大同學們在學期間慈濟志工如父母陪伴,護理科系加冠典禮前,懿德媽媽細心為她們打理儀容。(相片提供/慈濟大學)

奠定「守護生命的磐石」

今年五月慈濟科技大學五專護理科公費專班錄取分發,考試成績前八十名中,多達五十四人具備「原住民」和「設籍花東」雙重身分,可證長年深耕在地、培育花東子弟的辦學初衷!

一屆屆的畢業生,為守護後山的慈濟醫療體系注入新血;花蓮慈濟醫院一千一百多位護理師中,近七成是慈科大畢業生。南花蓮的玉里慈濟醫院,則有超過四成護理人員出身慈科大護理科系;不論族群背景、入學管道、分科專長,他們的職守與付出,都幫助慈濟的醫療志業,成為名符其實「守護生命的磐石」。

花蓮慈院年資超過十年的醫護人員,都經歷過強震、太魯閣列車重大事故、新冠肺炎疫情等;察芳瑜回想前年疫情升溫時,自己和夥伴也曾有害怕、膽怯的情緒,甚至想要逃離,但終究憑著專業與使命感克服了,相互鼓勵堅守崗位。

在花東的其他醫療院所,慈科大畢業生也成了不可或缺的中堅。對於從護專到科大,三十五年的辦學成果,慈科大最後一任校長羅文瑞說:「像門諾醫院、部立花蓮醫院,也有很多我們的護理科系學生。現在整個護理界都缺人,如果沒有慈科大或者是以前的慈濟護專,東部這邊的護理人力會更緊迫。」

羅文瑞於合校後獲頒慈科大名譽校長,他針對慈濟教育作出三點總結:「我們把教育當作慈善的長期援助計畫,給予專業知識、有收入改善家庭跟個人;對應SDG1消除貧窮,教育是翻轉弱勢最好的途徑。第二是人才培育,從早期培養醫院的護理人員,到現在為慈濟四大志業、為社會培養人才;第三個部分就是『菩薩招生』,希望藉由教育脫貧,幫弱勢學生翻轉人生之後,他會去感念慈濟栽培,進而成為志工,作年輕的菩薩。」

從一九八九年慈濟護專創校開學開始,與慈濟醫學院的發展歷程並行,最終在二○二四年合流。站在兩校合併後的新起點,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勉勵道:「同學們要在大學學做大人,因為大學是人格形塑最後的階段,要培養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夠通情達理,專業知識跟人文精神都要具備。也期待老師們能夠職志合一,體認上人對教育的期許,加強自己的能力,不只作一個業師,也要成為人師。」

隨著合校完成,慈濟護專、慈科大正式走入歷史,但是既有的護理技職教育體系依然存在而且更上一層樓。羅文瑞名譽校長表示,八月一日合校後,不但師生人數擴增,資源也加倍提升。「慈濟科技大學並不是消失,而是變成更有競爭力的慈濟大學!」(部分資料提供/葉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