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59全球浴佛大典—雨水、法水、清淨心

(攝影/蔡麗瑜)

全球四十六個國家地區舉辦浴佛大典,
其中於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廣場上,
近兩萬人同接法水,沐浴佛恩,
虔誠祈福,國泰民安。

全球四十六個國家地區舉辦浴佛大典,其中於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廣場上,近兩萬人同接法水,沐浴佛恩,虔誠祈福,國泰民安。

每年五月第二個週日,佛誕日、母親節、慈濟日三節合一,今年於全球四十六個國家地區舉辦浴佛典禮;五月十一日傍晚,於臺北中正紀念堂前與兩廳院民主廣場進行「佛誕浴佛孝親感恩祈福會」,受到西南氣流梅雨鋒面影響降下大雨,雨勢猶如大灑淨,各地道場五百多位諸山長老法師,與近二萬位慈濟志工及民眾在法雨中匯聚,虔誠祝禱天下平安,禮謝三寶恩、天地恩、父母恩、眾生恩。

新北市新莊區的元亨寺臺北講堂會常法師回憶,慈濟於二○○八年起擴大舉辦浴佛典禮,廣邀各佛教團體共襄盛舉,展現佛教團結與和合的精神。他特別感念慈濟志工的用心,從邀約到餐點與交通安排,皆展現出慈悲與細緻的行動力。

「浴佛不只是儀式,而是讓眾人內心向善、發願行菩薩道的因緣。」會常法師感佩上人以大眾可親近的方式推動佛法,讓人人得以參與,共同為天下祈福。

二○二四年起,浴佛大典加入《無量義經》梵唄,今年續以《無量義經‧德行品》揭開序幕,並以〈說法品〉中「法譬如水」意涵為主軸,貫穿整場活動,諸山長老、法師領眾唱誦,梵唄音聲莊嚴,讚歎佛德。

四月間,一百多位長老、法師兩度雲集慈濟臺北東區聯絡處,進行共修練唱、走位練習。由優人神鼓譜曲的《無量義經‧說法品》梵唄,法師們經反覆演練,才進入驗收錄音,成為浴佛大典中傳法的音聲。

妙覺精舍天齊法師表示:「今年的梵唄練唱與往年儀式很不一樣,氛圍磁場很攝心,群唱及女眾法師的柔音接著男眾法師雄厚低沉唱腔,顯現出唱誦特色。」華雨精舍長叡法師也表示:「一般在佛寺裏只練習旋律,這樣的唱誦很讓人歡喜。唱誦的優美度雖很重要,更核心的是要對佛經義理的精準掌握與自信表達。」

成就大典的幕後團隊

佛誕節,是紀念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多年前真實誕生於人間,人們禮拜佛足,以示謙卑願受聖教,同時禮拜的也是自己本具的清淨佛性,合掌問訊,德香、法香,留駐心底。

典禮中,大眾禮佛足,接法香,浴佛圓滿,樂音響,法師引領唱誦〈靈鷲山上〉,鷲型群山和佛陀宣講法華的說法臺投射在中正紀念堂十二層樓高的大理石白牆上,清淨法水如清泉湧現,大法螺聲、大法鼓聲震動人心。

「法譬如水,能洗垢穢,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悉皆能洗……」《無量義經‧說法品》梵唄中,法師雙手一波波傳遞,猶如接法水湧泉,傳向大眾。

今年堪稱為浴佛3.0,以科技立體動畫,引領大眾走入靈鷲山說法臺場景,現場並復刻佛教聖地—佛陀誕生地遺址摩耶夫人廟、紀念佛陀證道地的摩訶菩提寺,以及佛陀初轉法輪的鹿野苑,猶如回到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時代,讓參與浴佛者「觸目聞法」,追尋這一位大覺者走過的真實足跡。

慈濟志工周三裕表示,內湖布展團隊歡喜承擔製作鹿野苑達美克塔等裝置藝術的任務,成員多為上班族,幾乎夜以繼日地投入製作,把這件事情視為人生難得的因緣。

以一比十等比復刻的摩訶菩提寺高塔,矗立在兩廳院廣場布展區。瀅瀅的法水燈光,傳到以菩提樹為中心點的圓形浴佛區,從空中俯瞰,一圈接著一圈向外擴散,一千三百座琉璃佛像,呈現出法譬如水的莊嚴震撼,讓大典現場熠熠發光。

莊嚴道場,背後有無數志工付出。自五月三日進場起,超過六百人次機動組志工,隨叫隨到,從大型物資的搬運、搭設,到小如茶水桶、便當的遞送,直到五月十二日活動撤場為止。

去年浴佛後大雨,損壞已經使用十多年的浴佛臺,今年重新打造六十座,由木作組接手組裝,水電組布線,交給花藝組布置。四十位中正區慈濟志工和慈濟急難救助隊二十五位,組成「宇宙大覺者布幔組」,分工承擔旗手、鉤環手、高空貓道、安全維護,共同升起二百多公斤的布幔,事前排練兩天,務求完美。浴佛前一天大雨滂沱,在中正紀念堂階梯上,總務志工將一盆盆植栽就定位,將浴佛臺固定好防水塑膠布。人人雖然穿著雨衣,依舊溼透。

十多年來承擔浴佛大典總策畫的志工呂慈悅希望,無論經由觀賞大愛電視直播,或是親臨現場,透過最簡單的方式,讓大家了解二千五百多年來,佛陀為大眾宣說的法,「在慈濟即將跨越一甲子之際,我們共同回歸佛陀的精神與法的根源。」(感恩黃愛惠、高玉美、蔡慧珠提供資料)

連線花蓮 同心脈動

五月十一日首場浴佛大典,上午七點在花蓮靜思堂前道侶廣場展開(圖1),包括臺灣共有十三個國家地區、三十二個社區道場連線。慈濟馬來西亞雪隆分會配合今年浴佛主題「59勤修學與覺,無量義菩薩道」,近一千三百人組成「覺」字圖形(圖3)。在佛陀誕生地尼泊爾藍毘尼花園,第一場浴佛凌晨四點四十五分與花蓮同步,第二場六點開始,近百位學生演繹〈天衣散華〉手語(圖2)。(整理/編輯部)(圖1/王嘉彬攝影)(圖2/林家如攝影)(圖3/黎日泉攝影)

靈鷲山上 時空重現

去年慈濟周年慶,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及印度志工,在印度王舍城靈鷲山說法臺恭迎上人連線說法,遙想佛陀二千五百多年前在此宣講法華的靈山盛會。今年四月二十一日慈濟五十九周年慶,團隊克服山上沒水、沒電、沒網路的挑戰,再次與上人於靈山相會。

印度當地流傳的佛教經典多為古老梵文、巴利文或藏文,慈濟團隊籌畫奔走,終於以印地文翻譯完成《無量義經》,來自各寺院的七十位法師與本土志工於說法臺以印地語誦《無量義經‧說法品》,之後帶領村民浴佛。(撰文/林靜君、朱秀蓮 攝影/陳榮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