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至二十日 真情難忘

4.18~20《農三月‧二十一至二十三》

【靜思小語】誠意與真情,能提振挫折的人心、改變對人間的價值觀。

流傳彰化慈濟志業史

四月十八日,彰化慈濟人與上人座談,分享資深法親關懷、輔具送愛、深耕社區安美專案,包括為法親安裝扶手、入社區宣導防災等工作。師兄師姊發願會愛上人所愛,把「厝」顧好、把人箍緊,關心每一位法親,讓慈濟大家庭充滿愛和溫暖。上人回應:「慈濟志業就是靠慈濟人用愛向十方一直『箍』,箍得又圓又美又飽滿。你們要記得,菩薩道是生生世世,生生世世都要繼續我們此生走入慈濟以後,所發揮出來的慈悲喜捨精神。」

「我天天自我盤點,這輩子有價值,用父母所生的身體為人間付出,我可以很歡喜地說,我有盡到孝道。算一算,從開始發心做慈濟,直到現在將近六十年了,做慈善、義診、蓋醫院,每一段路都很辛苦,但是我也不說苦,感覺很有福。因為我起一個心、動一個念、邁出一步,大家就歡喜地跟著師父走,給師父很大的力量,推著我往前走。還有人替師父鋪路,一面走著,後面的人愈跟愈多,前面的路愈開愈大,讓我覺得這輩子的發心立願,也真的如願了。」

上人說,在座有資深慈濟人參與多次國際賑災,看到各種人間苦相,也為當地苦難人帶去希望,包括在多個國家援建住宅與學校。「我們為人間付出這麼多,我也很期待所有的資料整理好,彰化慈濟人也要整理好彰化的慈濟志業歷史,要組成筆耕隊,傾聽資深的老菩薩說過去如何做慈濟,趕緊記錄下來。」

「慈濟有一部很豐富的經典,是慈濟人做出來的,要靠各地慈濟人好好寫下來,彙整慈濟大藏經。如同佛典《阿含經》,有很多故事,而慈濟人的故事都很有價值,希望能整理成慈濟的《阿含經》。你們在哪一個鄉、鎮、村,怎麼走、怎麼做,有什麼成果和回饋,讓你們自己也很感動,趕緊說出來、寫下來,每個縣市鄉鎮都有慈濟人的足跡與故事,這部經會很豐富,這就是慈濟人間菩薩的價值,這些人間菩薩就是你們,所以你們自己要盤點出來,流傳慈濟現代史,也讓慧命延續。」

「有感」的幫助才值得

四月十九日,日本慈濟人與上人座談,分享林火重災區大船渡市發放,以及大阪、石卷等地會務推動情形。上人說:「日本慈濟人不多,當大災難發生,要去勘災、賑災,距離遙遠,只是聽到你們說的公里數,就覺得很困難;何況人手不多,要做事更困難,但是你們終究克服了種種不可能,身體力行做到了,很令人感動!」

上人讚歎委員師姊們,從臺灣到日本生活,要照顧家庭,還要做志業,真的不簡單。「你們很有福,嫁到好先生,公公婆婆也支持,有各種好因緣;或是難免也有需要克服的困難,你們也堅強面對而去做到。所以慈濟在日本,你們長期以來彼此之間聯絡感情,一旦有事,就能夠呼籲大家動員,一起去付出,我很佩服大家的那一分愛。」

「師父也經常對自己說感恩,因為守住那一念間,一路堅持,克服了多少困難,過程真的很辛苦。不過,師父一向都相信有辦法做到,只要心念正確,就會有福。所以從年輕時代,我都對自己說『有福啦』,當我遇到困難,還是感恩:若沒有這樣的困難,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因緣有多好。即使很困難,對的事情,還是要堅持去做。」

「剛剛看到錄影畫面,你們在發放時彎腰鞠躬,向接受的人行禮,表達出你們的誠意;你們親切招呼人,擁抱著對方,讓人很感動。那一念間的舉動,就是一輩子的價值,當你們回過頭來看那些照片,也會很肯定自己。」

上人說,走過這麼遠的路程,慈濟人所給的幫助,做到讓受助者「有感」,讓他們至少一、二個月不必擔憂緊張日常用度,用時間爭取生活的安定,是真正對他們有幫助。「你們這樣做,就像是給予師父幫助一樣,我會感覺到這些錢對我很有用,如同身受,很感恩!所以我常說,要做就要做得讓人有感覺且有助益,才不枉你們花這麼長的時間,還有交通、食宿的費用,這一回做得真的很值得。」

得知有幾位志工,經濟上無法負擔賑災的遠途交通往返,是法親發心贊助而成行,上人表示法親之間有緊密的情誼,成就彼此的賑災行,這些故事要記錄下來,不過大家也要知道,讓志工及時投入賑災而無後顧之憂,是臺灣本會的責任;若有困難,要向本會尋求支援。

「經濟無虞的人發自真誠而去,自掏腰包負擔交通食宿,令人讚歎;有人很有誠意且有時間,也願意去,但是經濟有困難,不過我們很需要人手去那裏,不只是做事,還要膚慰人,愈多人去,就愈多人傳達關心,給予溫馨的照顧,並表達我們的誠意。我們發放的見舞金與生活物資,再多都有限量;所傳達的誠意與真情,會讓人永遠忘不了。」

「對於受災的人來說,能接收這分很溫馨的情─素不相識的人,從這麼遙遠的地方來幫助,而且用真誠疼惜的態度來擁抱自己,也會覺得得到人間的真情,對人間的價值觀就不同了。否則有人受到很重大的挫折,又覺得人情很淡薄,會就此消沉下去。所以慈濟人的態度與行動,能鼓勵受災人的生氣再度活躍起來,提振對於生活的積極度。」

「無論到災區或平時在社區,你們有做有福,而且你們在做利益人間的事,讓人看到了,很自然會響應,或共同來付出,但是我們心裏不要有這樣的期待;我們是發自誠意去付出,而非做給別人看,只是做過之後,自然會有好的回應。」

一生無量種子在歐洲

英國、法國、荷蘭、德國、義大利、愛爾蘭、波蘭等歐洲七個國家的慈濟人四月二十日返回精舍,與上人座談。聆聽各國師兄師姊分享後,上人開示:「各位有緣認識慈濟,願意接受師父說的話,而且聽來都有薰法香,把法聽入心,讓我覺得法脈綿延不斷,真的很感恩!你們沒有離開過師父的精神慧命,這就是你們給予我最大的供養。」

「你們就地發揮慈濟精神,我很感恩也很安心。我盤點自己的人生,感恩當初發了那一念心,才有今天的慈濟;那一念心出自於導師叮嚀我的『為佛教,為眾生』,簡單的六個字,我終生奉行,這一輩子肯定做不完。不過,這一顆種子已經再產生無量種子,全球幾十個國家有慈濟人,隨處聞聲救苦,為苦難人付出。」

「你們平常救助苦難,而且持續聞法,讓我感受到很緊密的師徒之情。師父的責任就是要讓弟子都了解法,而你們聞法受用,智慧增長,我就覺得很歡喜。」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是「上人之日記」。

靜思精舍常住每日敬侍師側、記錄言行,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本專欄即精簡摘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完整版本請關注每季最新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