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至二十九日 有福的修行

4.28~29《農四月‧初一至初二》

【靜思小語】用惜福的心把福撿回來,還能減煩惱、增智慧,環保是有福的修行。

慈濟核心不能偏

四月二十八日,慈善志業何日生副執行長、文史處主管同仁報告慈濟論述行程、《慈濟通史:壹》英文版全球發行規畫。上人叮囑,要將慈濟文史用心編輯,排版印刷,且翻譯為多種語文。慈濟人遍布在許多國家,且有心想向當地民眾述說慈濟事,苦於語文不通,何況若要請人翻譯,也擔心不合原文意義,所以翻譯要審慎以對。「好事應該做、需要做,但是要做得準確無漏,否則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所以要用真誠的心投入。」

「中文若應用得好,翻譯成其他語文,就可以中文為基準以校正偏差。在國際間,中文很重要,尤其是繁體文值得珍惜,因為許多繁體文字的字形就能表達字義。我們很有福可以學習中華文化,可以體會到華人祖先的德,即使現代文學不斷往外擴展,亦莫忘核心,不能偏離。」

上人說,中華文化的核心不能偏,慈濟核心也不能偏,很不容易走過將近一甲子,海內外慈濟人能夠合和互協,為人間做出許多很有價值的好事,文史單位要好好承擔起責任,用真誠的心意彙整歷史,流傳慈濟核心精神。

「共善即善經濟,人間最富有的就是『善』,並非錢財多。」上人指出,這個時代重視學術,但若學術偏差為惡,就造成人間危機;學術維持正向,就能帶動善的循環。「時代變遷,人會老化,記憶會有所增減,天天都在無常中變化。我們現在在善的慈濟大環境中,人行善,空間氣氛是善,無論外在環境如何,我們要管好自己的善經濟,豐富人間的慧命。」

「要豐富慧命,就要守善,讓我們的心清淨無染,才能提升智慧,而且是『善智慧』,無貪無著,這樣的人生最大富。我常說我這輩子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因為無爭,所以沒有煩惱,但是有為世間的擔憂,故而認真努力淨化人心;唯有人心淨化,人間才能和平。期待大家共同一心,帶動現在的學術往善的方向走,發揮學術的力量淨化人心;學者的心若淨化,就能提升知識為智慧,否則所吸收的知識就是危害人間的毒氣,所以必須守善。」

環保站有智慧伴

位於新北市新莊區巷道內的慈濟中港環保站,三月二十八日下午突然發生大火,所幸經警消灌救並阻隔延燒,火勢快速被控制並完全撲滅,無人受傷受困。四月二十九日,中港環保站的志工們返回精舍與上人座談,不捨環保站付之一炬,上人則說,幸好大家都平安。

「幸好大家敏捷撤離,不過一定都受到驚嚇了。後續原址要修繕或重建,需要做好評估,要如法如規。我們做環保,不是為了回收去賣多少錢,大家也很了解師父要大家去環保站,是希望大家平時不要只待在家裏孤單無聊度日。環保站就在社區裏,可以就近共聚,動動腦與手腳,保持身體健康,而且有伴說說笑笑,日子很好過。」

「尤其這個時代,地球環境被破壞與污染的程度很嚴重,真的很需要大家保護、淨化地球環境。我們做環保讓環境乾淨,而且能讓老菩薩身體健康、歡喜快樂;再者,大家除了做分類,也『薰法香』,增長慧命。師父很感恩,聽到有人愛聽師父講話,讓我覺得自己還有價值,就會繼續努力,所以對師父的身心也有很大的幫助。」

上人期勉弟子們如師父一樣,心、腦都很清楚,並且保持身體健康。要健康就要活動,但是要衡量體能而做,一大早從家裏來到環保站,要注意交通安全;若路途比較遠,可以有志工開車載老人家一起來,或租小型巴士,約時間沿途載大家到環保站,時間到了再載大家回家,保障人人的平安健康,安心投入環保,疼惜地球、愛惜物命,提升回收再製的效益,減少環境開發。

「長久以來,大家在那裏耕耘福田,把別人丟棄的可回收物撿回來,在環保站拆解、分類,你們是用惜福的心,把福撿回來,很用心整理,讓物資重新再利用。很多回收物頗有重量,或在拆解時需要很用力,也請你們注意不要受傷,要保護自己和法親的平安。這是一項很有福的修行,環保站就是修行的道場,能惜福又減煩惱、修智慧,福慧雙修;只要大家健康,要再繼續做。」

「聽到你們分享,所講的話很有智慧,也讓師父增長慧命;我們的智慧生命彼此連結,你們說的話,就是師父平時說的道理,而你們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知福、惜福、再造福,讓師父覺得很貼心。只要你們用心聽法、用心做環保,師父就在你們的慧命中。」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是「上人之日記」。

靜思精舍常住每日敬侍師側、記錄言行,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本專欄即精簡摘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完整版本請關注每季最新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