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16《農三月‧十八至十九》

【靜思小語】在賑災中感受人間真實相,以慈悲的行動對人間說真實法。
深刻感受無常、苦、空
四月十五日,美國曹惟宗師兄、陳濟弘師兄、林慮瑢師姊分享投入美國洛杉磯林火賑災心得。上人說,從錄影畫面看來,本來很優美的住宅區,在很短的時間內被燒成灰燼,實在很可怕。可以理解居民突然間從天堂跌入地獄般,失去了一切的痛苦。
「有人說,住在那一區的都是富貴人家,怎麼會需要慈濟幫助?我認為就是過去生活無虞的人,突然之間遭遇重大災變,心靈創傷更嚴重、更難以恢復。所以慈濟人幫助他們,更重要的是『膚慰』,安慰他們的心,讓他們在惶恐中有依靠。」上人說起同樣受災的吳如真師姊能夠灑脫面對,並且守在聯絡處為受災家庭發放現值卡。能先放下自家災情,去膚慰同樣受災的人,顯示出慈濟人的勇敢與富有,所謂富有是富有愛心,大仁、大勇、大慈悲,堪得讚歎。
上人感恩美國慈濟人災後立即動員,不分遠近集中到洛杉磯,展現出慈濟人共同一心,合心協力的團隊默契。「這一回我看見美國慈濟的愛,要感恩資深慈濟人三十多年來的耕耘與帶動,將慈濟精神落實當地,做得很好。」
「佛教說無常、苦、空是人間的真實相,平時說得再多,可能感受不深;我們在災區看到了,親自去幫助,感受很深刻。還有如真的家整個燒毀了,她還可以若無其事投入賑災,是用她的行動對我們說法,說的也是真實法,這些都要多提出來分享。」
延續慈濟醫療的大愛長情
四月十六日,花蓮慈濟醫院鄭雅君督導報告護理榮耀,包括癌症個管師楊佩雯榮獲「最佳腫瘤護理人員」,也是東臺灣唯一獲獎者,另陳皆吟教學小組長榮獲臺灣腫瘤護理學會及臺灣醫療品質協會關於臨床照顧與學術研究多項獎狀。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三義慈濟中醫醫院葉家舟院長返回精舍,簡院長呈脆梅、筍子向上人祝壽。
上人說,感受到大家對師父的這分情,最重要、最珍貴的就是大家守護醫療系統,在臨床、教育與研究等方面都很用心、很努力,讓自己永遠感恩。不論在臺灣或在國際,護理團隊頻頻得獎,不是為獎而做,但是做到被肯定,就表示團隊的方向是對的,而且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努力已經被看見了。期待醫療團隊持續精進,同時不斷培養人才,世世代代延續慈濟醫療的大愛能量,以及真誠無私的長情。
慈濟大學陳宗鷹副校長報告,與慈懿會師兄師姊分享新慈大招生新知;高慧娟老師報告社區毒品預防衛教計畫。
聽聞毒品進入校園的可怕現象,上人說,在這個時代,教育要承擔的責任更加重大。「對於有形、無形的毒,我們都要提高警覺,要預防毒品進入校園,必須加強教育宣導,否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現代社會,人都很聰明,但是少了智慧,用各種方法瞞天過海,種種犯罪手法,善良的人聽了,知道要預防,別有用心的人就會學習,所以我們也不能講得太仔細,而是要用真誠的愛輔導學生,要很用心地教導年輕一代。」
上人也期許教育志業與教聯會緊密連結,延續慈濟教育人文精神。「教育要教人增長慧命,不能只讓生命隨著時間空過,對人間沒有用處,反而造成破壞;對人間有貢獻、能付出,這一趟人生才有價值。校長、老師們的責任很重大,雖然面對許多困難,但是只要有心,我們就能會合力量達成理想。」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是「上人之日記」。
靜思精舍常住每日敬侍師側、記錄言行,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本專欄即精簡摘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完整版本請關注每季最新出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