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飽,兩分助人好

編 語
編 語

七月中旬,慈濟完成了在日本能登半島地震災區的四梯次見舞金發放,超過一萬戶領到現金援助。發放後,日本慈濟志工收到一張輪島市受災戶寫來的明信片:「今天門前町下著雨,雨水從掉落瓦片的屋頂滴進屋內。在這些充滿陰鬱的日子裏,災害慰問金給了我很大的安慰。非常感謝,我會好好珍惜和使用這筆錢。」

每戶獲得二萬至三萬多新臺幣不等的「災害御見舞」慰問金,這筆錢來自全球愛心捐助,甚至是相比之下更為窮困貧瘠的地區,將平日積攢的零錢匯成災區復興的力量,在市町公務人員協助檢核身分資格後,由志工親手交付給受災戶。

能登半島近半鄉間居民,是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者,從前來現場領取見舞金者即可窺知一二,許多長者獨居或兩老彼此照顧。老人家人親土親,災後不願向外依親,依舊待在受損的老屋。八十九歲的老先生說,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不想去打擾,過一天算一天;八十八歲的老婆婆行動不方便,要去銀行領錢、辦理手續也不容易,能夠拿到現金,真的非常高興。

臺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與日本同屬地震、颱風頻仍之地,加上獨居戶數占比都很高,因此頗值得藉此震災因緣為鑑,進而檢視臺灣社區的防救災準備及災後復原韌性。

而本期持續推出慈濟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報導,主軸集中在SDG2(zero hunger)的飢餓與糧食議題;在慈濟多年的國際賑災經驗中,吃不飽的問題,更多發生在海外貧窮區域,慈濟或提供熱食、或發放米糧食物,盡可能維持受助者基本生存需要。為長遠而計,慈濟也會提供農作物種子給農民或社區志工,協助自給自足,甚而有餘力也能助人。

一如緬甸貧農聽聞「竹筒歲月」的慈濟緣起,起而效尤,每日存一把米到「米撲滿」助人;此舉也引發上人呼籲「八分飽,兩分助人好」,期望帶動互愛互助的人間善效應。

即使經濟困難,只要社會平安,人助自助,飢餓問題會獲得紓解;若是社會動盪,外援難以進入,辛苦度日的人更苦。近年來通貨膨脹,救濟物資價格提高,慈善援助困難度增加。此際更需帶動人人小錢行大善,點滴累積、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