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靜思精舍大殿後的主堂,二○一二年啟用,由靜思弟子自力更生,成就工程。
靜思精舍的主堂在二○一二年元月九日啟用,至今經歷十二個寒暑,在這裏,有早晚課充滿道氣的唱誦聲,有上人與常住師父主持的志工早會;感恩當時有機會參與主堂興建,這是我夢之所繫的心靈殿堂。
今年四月三日花蓮強震發生時,在臺南的我住處無恙,卻感受到一股來自地底的震撼;在我內心深處更有一個角落隨之震動─看見法親在震災後傳來靜思精舍的照片,曾與慈濟法親一同打造的主堂輕微受損,那片天花板正是我們當年攜手建造的。我的腦海,不禁重溫參與主堂興建的點點滴滴……
主堂工程期間,全臺慈濟志工一梯梯投入,以專業協助施工或承擔清運等周邊工作。
千金難買慈濟魂
靜思精舍是全球慈濟人依止的心靈故鄉,主堂是仿唐式重簷歇山形式建築,展現歷史的厚重與莊嚴,同時融合現代環保理念,是一座兼具節能減碳的綠色建築。
主堂工程從二○○九年九月開始,十月原址開挖整地。我們雲嘉南志工共十四人,二○一○年初開始進駐;來自全臺各地的慈濟志工,帶著開闢疆土的鬥志,每一梯次投入八天,協力參與。
清晨六點半,用過早齋,就聚集在工務所前小空地,整隊做完體操,進入工地前,一定要通過血壓檢測;我們大聲唱〈慈濟功德會會歌〉、〈慈誠隊歌〉,恭讀「慈濟十戒」─這是每天上工前的儀式。
主堂的興建是一項大工程,為了確保進度,我們每天都上緊發條。工程總召集人是來自臺北的梁昌枝師兄,每天說明當日進度,慈誠隊黎逢時大隊長總是殷殷叮囑:「工作要小心、身體要顧好,累了就休息!」像母親的叨唸,聽來卻很溫馨。白髮蒼蒼的他,一心關照別人,卻忘記自己也上了年紀,工程期間一度不慎跌倒而住院。儘管為他感到心疼不捨,可是都知道毫無怨言、無所求的付出,正是千金難買的慈濟魂。
建築志工的任務,是協助專業工程人員完成周邊的工作,例如清理工地、運送材料、綁鋼筋等,輔助專業人員縮短工期、完成任務;然而對於有年紀的志工來說,一整天下來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下工後,每晚七點至九點是共修時間,包括讀經典、念佛、誦經等。或許是有了法水的潤漬,我們就像參加短期精進,哪怕已感到疲憊,卻還是挺直身軀,個個法喜充滿。看著伙伴們的身影,我常感到動容。
二○一○年年初,主堂地下室,也就是現在的感恩堂,正進行灌漿的前置作業。那時氣溫驟降,屋外細雨綿綿、既寒又凍,大家抓緊時間,有的綁鋼筋,有的搬材料,灌漿前的清洗鉅細靡遺,甚至鋼筋上殘餘的水泥都用心敲下來。志工們組成「打擊樂隊」,拿起榔頭當打擊棒,叮叮噹噹雖然不悅耳,卻別有一番風味,我們開玩笑說:「等主堂蓋好後,我們也可以組成一支交響樂隊了!」
主堂工程並非全由男眾志工投入,女眾志工同樣穿梭在工地的各個角落,大家齊心協力,為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而努力。工程進行中,還有一段銘刻於心的插曲,在二○一○年元月,海地發生大地震,精舍動員將各項物資打包,準備以海陸空接力運送馳援災區,建築志工也緊急加入,大家顧不得就寢,連夜作業。
經歷整晚趕工,雖然無法親赴發放現場,但是我們的悲憫心也跟著包進物資,遠渡重洋了!感恩有機會為海地地震受災民眾略盡棉薄之力。
二○一○年五月七日,上人在上午八點四十五分主持主堂上梁典禮。看著起重機吊起大梁,隨著機器運轉,緩慢而平穩地移動至預定位置時,天空正好飛過一群白鷺鷥,排列整齊美麗的「人」字形。抬頭仰望,內心無限感動!
猶記得上梁當天下午志工座談,我向上人分享,慈濟人的家「主堂」是千年後的古蹟,上人說,應該是永恆的建築。是的,能在莊嚴的殿堂留下永恆的足跡,那是幾世修來的福報,感恩兩年的作業中踏遍了樓層的上上下下,留下法喜的腳印。
臺南志工口中的「籃爸爸」籃義雄,二○一○年七十歲,多次回精舍投入工程、帶動志工。
工務所前,建築志工精神抖擻集合,開始一天的任務,也成為銘刻心底的畫面。
震災後回來「顧家」
主堂的屋頂以銅瓦施工,使用了一千零六十一根螺絲固定銅瓦,每根螺絲上的螺帽,必須調整在焊接於屋頂樓板鋼筋上的鐵條根部六公分的位置。這樣的安排是為確保每片銅瓦都能全面地鉤住且坐穩,且每一片都要順應屋頂斜度些微調整角度。
置身在如此高度精準的工作中,感受到總工程師對於工作細節的嚴格與細膩要求,讓我更加佩服他的用心。
在一樓挑高九公尺的講經堂,即使在仲夏卻不會感到悶熱,抬頭看不到空調設備,究竟奧妙何在?原來在地板上每一個座位旁,堅固的木板中間都有排風設備,這些間隔的空隙將走廊兩旁的空氣引進,室內流通的空氣就像天然冷氣,讓人感覺舒適。對於這項順應自然的設計,我們歎為觀止,也增長了智慧。
而在精舍大殿前朝山步道的花崗石下,也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寶藏。平坦的路面看不出地底下有一個巨大的蓄水箱,它匯聚著主堂整棟大樓收集的雨水,加上從中央山脈引流進來的泉水,過濾之後存放在此,然後回到主堂用於冷卻空氣,也可以送到菜園灌溉用。這樣的設施,使得精舍成為名副其實的節能減碳綠建築。
記得在施工期間,上人二次親自來到工地關心,正當我們為蓄水箱的底部塗上防水漆,抬頭看見上人向我們揮手打招呼,內心無比興奮!感恩上人讓我們擁有勤耕福田的機會。
主堂在二○一二年元月正式啟用,至今經歷十二個寒暑。在這裏,有精舍常住每天早課、晚課充滿道氣的唱誦聲,還有上人與常住師父主持的志工早會,透過現代科技將佛法與菩薩行傳遍全球五大洲,而志工們也分享在世界各地的善行,給予人心慰藉。
雖然○四○三大地震為花蓮帶來嚴重災損,許多房屋受損或變成危樓,來自全臺的專業師傅組成修繕團隊進駐花蓮,有的投入修繕,有人與訪視志工關懷受災民眾,大家暫時放下工作和家庭,為重建工作盡一分心力。對於精舍的災損,雖然上人很少提到,但志工以同樣的心情迅速回來修繕,回來「顧家」。
如今我八十四歲了,回顧種種,感恩有機會參與道場興建。主堂是我夢之所繫的心靈殿堂,更感恩有此福報跟隨上人,同行在菩薩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