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行動X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系列報導─避免缺糧釀成災難

氣候變遷導致馬達加斯加災難性饑荒,幼兒嚴重營養不良。(相片提供/慈濟基金會)

被聯合國判定為全球第一個「氣候變遷導致的饑荒」,就發生在非洲東南部的印度洋島國馬達加斯加;連續四年乾旱,導致糧作歉收。二○二二年元月下旬起,卻又遭遇連續四個熱帶氣旋侵襲,強度和頻率超乎過往平均值,更加重了災害範圍。

饑荒,到底是什麼樣的情形?為了活下去,飢民捕捉蝗蟲、採摘野生仙人掌果腹,甚至把製鞋用的皮革煮來吃,但饑荒依舊持續惡化。哺乳的媽媽營養不足無法分泌奶水,襁褓中的寶寶不見嬰兒肥而是瘦到皮包骨。馬國數以萬計人口,瀕臨餓死邊緣。

在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消除飢餓」僅次於「消除貧窮」,位列第二。從當前全球糧食供給狀況來看,八十億人口當中有六成、約五十億人,是不虞匱乏的,但飢餓問題依舊非常嚴峻。

根據聯合國統計,二○二二年全球二十四億人處於中度或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態,長期食物不足人口約七點三五億;且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戰爭衝突增多,缺糧引發的人道危機將愈發嚴重。

一千七百萬人次受益臺灣米

慈濟基金會與馬達加斯加獅子會合作展開糧食援助,二○二二年四月在南部的馬南札里(Mananjary)地區四個村莊,向一千四百六十戶發放糧食生活包。這是慈濟首次踏上馬達加斯加,也是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消除飢餓」相應,又一次積極的作為。

二○二三年,一百二十噸臺灣白米海運送抵馬達加斯加,在島內歷經三天顛簸泥路、獨木舟運載,於東南部與南部展開十場發放,總計嘉惠四千九百七十三戶、兩萬五千人。

超過攝氏四十度的熾熱陽光下,憔悴的民眾露出笑容,婦女把包含二十公斤米糧及營養補充包、玉米、花生等物資頂在頭上,走數小時回家不以為苦,因為終於有糧食了!主責發放的獅子會副會長尤金妮(Eugenie),對民眾解說物資由來,並教大家雙手合十,向遠在萬里外另一個島上的伸援者致意:「謝謝你們,謝謝慈濟!」

馬達加斯加兩千八百多萬人口中,有七成落於貧窮線下,慈濟糧援行動持續,今年將致贈兩百四十噸臺灣白米。

「感恩農業部農糧署於過去二十一年間提供愛心米,讓慈濟能在貧苦國家,為其受災居民及貧民,帶來生機及希望。」主責國際援助事務的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熊士民,說明慈濟申請公糧援助國際的成果—

自農糧署開放無償申請庫存公糧援外後,慈濟從二○○三至二○二三年,已申請輸出十五萬四千多噸臺灣米,幫助二十個國家,其中十七國是聯合國認定的糧食危機中高風險國家,超過一千七百八十九萬人次受惠。

二○二四年慈濟申請的援外米糧,預計幫助非洲、中美洲的十個國家地區。在中美洲受援對象中,最險惡的當屬目前武裝組織暴力事件頻傳的海地,為確保發放順利,長期合作的海地臺商聯繫軍警及政府單位協助,盡力縮短通關到發放之間的庫存天數以降低風險,讓貧民能安全領到米糧。

「在非洲五十五個國家中,慈濟已援助三十六個國家,目前持續關懷十三國。」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海外慈善組楊琇光表示,海外援助因地制宜,考量海運碳足跡,近年賑災物資已提升就地採購比例。

以東非國家衣索比亞為例,慈濟援助因緣已超過三十年,該國一億二千萬人口中,有三百萬人因內戰、乾旱衝擊流離失所;二○二二年起,慈濟為難民發放糧食包,二○二三年五月與積米亞協會(KIDMIA MAHIBER)合作在南部乾旱災區紓困,援助的物資就是在非洲當地採購。 

經由慈濟,臺灣愛心米已援助馬達加斯加(圖1攝影/藍祥佑)、莫三比克(圖2攝影/蕭耀華)等二十國;印尼為二○○三年慈濟申請公糧援外的第一個國家,二○一一年於雅加達發放愛心米時,慈青協助長者搬運(圖3攝影/Chandra Wijaya)。

「一粒米中藏日月」深意

SDG2消除飢餓的細項目標,包含確保所有人全年都有安全、營養且足夠的糧食,以及消除營養不良、使農村生產力與小規模糧食生產者收入成長等農業永續項目。對於糧食匱乏、糧價高漲的國家,糧食發放是緩解飢餓困境的及時雨。然而,確保糧食自給率,維繫本土農業生產能量,可強化應對飢餓危機的韌性。

因此,慈濟在施糧應急的同時,也會視受助地區的條件與需求,提供種子、肥料、水利等支援,幫助復耕。熊士民副執行長簡要說明:「慈濟會深入了解其在地環境、生活文化,以及是否有良好的水土利於農耕?若是務農,自然從農耕方面設想幫助。」

早在一九九一年,慈濟賑濟中國大陸華東大水災時,證嚴上人就指示賑災團隊,不只要發放米糧,還要為農民提供稻種。志工不解請益,上人以「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鍋裏煮山河」回應,指出米糧可化解飢餓,但吃完就沒了,而稻種播下後,不僅可以生產稻米供糧,還可繼續播種。

緊接著一九九四年援助柬埔寨西部的旱澇災害,慈濟不僅提供米糧、穀種,還運來一百多部抽水機,送至各災區抽取河水或積水,灌溉缺水的稻田搶救秧苗。水利、穀種的援助,幫助柬國災區恢復農業生產,一九九五年四月,柬國內政部副部長何速將軍,帶著復耕後收成的稻米來到靜思精舍,代替受到幫助的農民表達感恩。

而在二十一世紀的國際賑災行動中,二○○八年緬甸納吉斯風災後,農業復振與農村帶動,堪稱消除飢餓與貧窮的典範。

回想納吉斯氣旋過後的勘災見聞,現任慈濟緬甸聯絡處負責人李金蘭依舊深感震撼,受災的農村滿目瘡痍,倖免於難的農民們失去家園、耕牛,就連耕地也遭海水暴潮入侵鹽化,如果沒有外援資助,勢必掀起一波賣地潮。所幸慈濟及時伸援,無償提供快熟稻種與肥料,讓農民避免了雪上加霜的債務,可以復耕重建家園。

而慈濟人在勘災、發放同時,也向村民介紹慈濟的「竹筒歲月」精神,日存五毛錢累積善款,行善造福。農民生活拮据,遑論投幣存錢,一位農民就提議,用日存一把米代替,具有緬甸地方特色的「米撲滿」就此誕生。

「聽到存一把米可以救人,很多村民都覺得這是很簡單的事,大家幾乎是整個村都在存;收到的米,可以拿去做村裏面的扶貧。」李金蘭表示,緬甸村民自己有飯吃,也存一把米讓更苦的人有飯吃。

幫助農村提高糧食生產力,是消除飢餓的方法之一。慈濟在多國發放種子、協助水利,幫助災後復耕收成(圖1攝影/蕭耀華);二○二三年十月,緬甸中部大水釀災,今年二月甌甘鎮受災農民領到慈濟發放的肥料(圖2攝影/Phyo Pyae Aung),及時趕上施肥。

兩千人組成農耕灌溉渠道

緬甸一把米帶起「八分飽,兩分助人好」觀念,讓助人善行不分貧富。而在種族、文化、飲食迥異的非洲,慈濟人則是開闢菜園與農場,把收成用來救濟更需要、更弱勢的人。

以東非莫三比克為例,二○一九年伊代風災過後,莫國慈濟志工把農耕濟貧模式,從首都移植到中部災區索法拉省雅瑪郡梅圖希拉鎮(Metuchira)。剛開始拓展出來的「大愛農場」土地只有兩公頃,卻號召了上千人自願投入慈善農耕行列。

莫三比克缺乏水利灌溉系統,不少老農因年事已高,無力提水灌溉,於是無償出借土地給慈濟耕種。「我們在雅瑪郡有兩千多位志工組成提水網絡,大家到水井或河邊提水灌溉,真的是結合很多人的力量!」慈濟莫三比克聯絡處負責人蔡岱霖讚歎道。

「大愛農場」蔬果繁茂,除了非洲人不可或缺的主食玉米,還有南瓜、番茄、地瓜葉等富含維生素的蔬菜,飽滿的花生則是蛋白質與油脂的重要來源。

眾人原本期待,農場收成可以救濟更需要的人,沒想到二○二○年四月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許多在城市工作的居民因封控管制無法工作,被迫返鄉;在梅圖希拉鎮,大愛農場蔬果適時緩解返鄉者的生活壓力。

「從今年開始,我們開了十六公頃的玉米田,這是第一次大面積種植糧食作物,農場志工都知道這不是要拿來賣的,而是用來做玉米粉,為小學生提供熱食。」蔡岱霖說明。

慈濟在雅瑪郡援建的喬輕馬拉小學(EPC Luís Joaquim Mara),貧困學生餓著肚子上課,學習狀況不佳,甚而缺課。「志工去年開始提供熱食,今年增為一週兩次。大愛農場種的糧食只夠學校五百多個學生半年用量,其他還是得仰賴臺灣的愛心米。但是我們會朝著自給自足來前進。」蔡岱霖承諾道。

馬拉威村民頭頂著農耕計畫自產的玉米粉,跟隨南非志工訪視受助戶(圖2)。當地多處部落用慈濟致贈的種子耕作(圖1),收成挹注慈善。(攝影/袁亞棋)

一顆玉米種子生成救濟糧

而在更南端的南非,德本的本土志工在各社區有二百多個供食站,為孤兒老弱提供熱食,志工也開墾大愛菜園。

「我們鼓勵本土志工,要帶動社區的人,不要等別人來幫助。其實只要努力,可以種菜幫助自己,還可以把菜分享給其他需要的人。」說起推廣菜園的現況,居住在德本的慈濟志工袁亞棋坦言,效果不盡如人意,南非經濟條件在周邊國家中算好的,低收入者有政府及慈善團體救濟,久而久之養成「福利依賴」;帶不動社區年輕人,本土志工媽媽、阿嬤們就帶著慈青一起種菜,用蔬菜與愛心米維持供食站。

「希望每個社區都願意自己種菜,這樣就不用仰賴慈善救濟。我們都跟本土志工說,上人就是這樣的精神,精舍師父們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們自己耕種,做嬰兒鞋,還能夠去做慈善,這是慈濟的源頭。我們希望傳遞這個概念。」袁亞棋語重心長說道。

這分精神遠傳到另一非洲國家馬拉威,慈濟帶動農耕計畫,在布蘭岱地區有七個部落五十位農夫加入,慈濟提供玉米、大豆種子,幫助他們自力更生。

六十歲的安妮於二○一九年加入慈濟,她有一點五公頃的耕地,今年因聖嬰現象缺雨,只收穫三百五十公斤玉米粒,卻捐出一百公斤。「收成已經很不好了,你們又把玉米捐出來,這樣能生活嗎?」志工關懷問。

「如果沒有慈濟援助種子,我們一無所有。現在已經很足夠了,所以抱著感恩心,回捐這分愛,希望能再幫助更多人!」安妮和另一位回捐玉米粒的本土志工史黛拉異口同聲地說。在普遍貧窮的當地,這分愛能讓更多人免於飢餓。

莫三比克慈濟志工與援建的喬輕馬拉小學合作,展開熱食計畫,用農場收成與臺灣愛心米為貧困學生供餐。(相片提供/莫三比克聯絡處)

糧食系統轉型養活全人類

在二○二三年COP28聯合國氣候峰會會議中,糧食議題首次成為焦點;COP29會前會今年六月在德國召開,糧食系統轉型亦將成為年底大會的重要議程。展望未來,為了消除飢餓並以永續的方式養活全球人口,生產者需要種植更多糧食,同時降低碳排放,避免讓地球升溫超過攝氏一點五度的限制。

避免飢餓成為災難,雖然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但重建自給自足能力、發展永續農業、減低食物浪費是重要的關鍵。而慈濟多年來為貧困缺糧或發生重大災變的國家提供糧食,先協助受災的人安全地生存下來,再長期陪伴、支援災後復耕,緩解飢餓的同時,也為糧食永續盡一分力。

就如上人所言:「種子收割後可以代代不斷地種植、不斷地收穫;這分愛是日日月月、歲歲年年,永無止息。」物資有時盡,但是助人的那分愛將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