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讓臺灣至少有飯吃

二○二三年,賴索托土地乾旱、農作歉收,民眾遠途前來領取慈濟志工所發的臺灣愛心米,緩解糧食匱乏的苦境。(相片提供/慈濟基金會)

農業生產不能只重經濟作物而忽略糧食,
維持甚至提升糧食自給率,
在面對災害、疫情等無常衝擊時,方能多一分韌性。

農業生產不能只重經濟作物而忽略糧食,維持甚至提升糧食自給率,在面對災害、疫情等無常衝擊時,方能多一分韌性。

一包包印有「Love From Taiwan」的臺灣白米,讓非洲、拉丁美洲受助民眾一展歡顏;但臺米援外的善行背後,還隱含著不容忽視的糧食安全議題。

根據農業部統計,臺灣的糧食自給率僅約百分之三十;為何每年還有足夠的米糧可供援外?

答案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裏。「一九八○年代,每人每年食用九十八公斤的白米;但是二○二二年已經掉到四十三公斤。」農業部農糧署稻作產業組楊敏宗副組長表示,由於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等因素影響,臺灣稻米的消費量較早年已大幅減少。二○○二年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日本、泰國、美國等「舶來米」也進入市場;但基於糧食安全考量,政府除了以「保證價格」收購稻穀,確保農民收益以維持稻米生產,也庫存一定量稻米以備不時之需。

楊敏宗副組長表示,目前全臺每月食米平均消費量約十萬噸(以糙米計算),政府依規定應儲存至少三個月的「安全存量」即為三十萬噸。我國目前稻米生產供過於求,公糧庫存高於安全存量標準,透過慈濟等慈善團體向政府申請公糧援外,並由申請者承擔進出口作業與運輸費用,海運至各國救助飢貧,不僅為臺灣結善緣,也讓庫存米糧發揮最大效益。

在糧食安全存量之外,確保糧食自給率,維繫本土農業生產能量,能讓國家社會在面對災害、疫情等無常衝擊時,多一分韌性。

「好比一些非洲國家,它本身是咖啡、可可產地,但也一直缺糧。」慈濟大學永續暨防災碩士學位學程主任邱奕儒指出,農業發展應以自給自足為首要目標,許多開發中國家之所以會出現糧食危機,正是因為農業生產不是為了自給自足,而是為了出口賺錢。

「它們的邏輯是,我出口可以賺現金的經濟作物,再拿賺到的錢到國際市場上買糧食。但國際的糧價是波動的,而且經濟作物價格也會波動。當經濟作物跌價時就賺不到錢,無力購買糧食。」

邱奕儒說明,自由貿易下,少數產糧大國的低價農產品銷售全球,排擠了各地小農的生存空間,導致許多國家農民離農,田地休耕,糧食自給率降低,增加爆發糧食危機的風險。而大片土地開墾種植單一作物,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導致土地逐漸劣化,農業生產就失去它的韌性。

面對當前全球「糧食商品化、生產集中化」衍生的危機,一般人可以用「吃」來維繫糧食自給率,也就是多吃本土生產的稻米、蔬果等農作物。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以友邦帛琉為例,說明糧食自給的重要性─

帛琉當地主食原是芋頭,但在日本、美國統治期間,稻米進來了,人們改吃米飯;但帛琉並不產米,都是由美國加州進口。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海運受影響,米進不來,險些斷糧,所幸危急之際,臺灣及時運米支援,這個小島的兩萬居民才免於糧荒。

「不曾經歷過,你不會想像沒有糧食的那種困難。」雷立芬教授提醒道:「維持我們的農業生產,就是在保護我們的生態。當風不調雨不順,全世界都缺糧的時候,臺灣去哪邊買糧食?所以維持糧食自給率是很重要的,我們要有自己的農業;只要願意吃米飯,至少在臺灣是有飯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