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貧農  吃得起自己種的米

收成的稻穀(圖左),碾米脫殼後成為食米(圖右),一粒粒都是農民終年辛勤生計所繫。(攝影/蕭耀華)

氣候變遷、局勢不安、農技不彰,
讓緬甸貧農愈種愈窮,甚至借錢買米;
當他們透過農業輔助提升產量,
日存一把米助人的善行也持續超過十年,
讓更貧困的家庭也有一口飯吃。

氣候變遷、局勢不安、農技不彰,讓緬甸貧農愈種愈窮,甚至借錢買米;當他們透過農業輔助提升產量,日存一把米助人的善行也持續超過十年,讓更貧困的家庭也有一口飯吃。

農民種的米,自己卻吃不到、須借錢買米,這是緬甸李金蘭十六年前與慈濟志工下鄉訪視時,深感不解的現象。

緬甸曾有世界糧倉美名,二○○八年遭受納吉斯風災,稻米主要產地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海水倒灌,收成全無、災情慘重。臺商夫人、出生在緬北的華人李金蘭,災後加入主要由馬來西亞慈濟志工組成的訪視團隊,到仰光市周邊災區去看視居民生活狀況。

「在緬北,農民無論住在高腳木屋或磚房屋,生活都還算不錯,而且家裏都有大米倉;他們收成的稻米,會放在倉庫慢慢吃、慢慢等價格好時再賣。來到仰光,我很詫異,農民的房子是那麼小,而且沒有米倉。」她不禁向她所訪視的農民問道:「你們平常沒有存米嗎?那你們一整年下來要吃什麼?」

水患在緬甸某些地區是家常便飯,導致收成不穩定;若是沒有收成,農民下一季度就得借貸購買稻種和肥料。一般先是向利息較低的政府管道借貸,若收成還是無法償還貸款,有些人就轉向利息較高的民間管道借貸。

利息滾利息,債務過重時,有些農民只好將收成上繳給債主,自己另外打工維持生計,有的甚至連土地都拿去抵債,徹底成為佃農。

李金蘭說:「我問當地農民,在風災之前,很多人就有負債,肥料也是賒帳來的,稻種在種下去之前就已賣給中間商了。等稻穀長出來時,預支的錢早已用光,收成直接還債。我看到許多家庭的米缸,是完全沒有米的。」

當土地不再屬於自己,辛苦耕種的稻米也不屬於自己;稻農若想吃飯,還得另外努力打工去買米。

每天從煮飯的米中存起一把,約二十天便可存滿容量二點六公斤的米撲滿。緬甸農村民眾歡喜領回空罐,慈濟志工定期去村莊收民眾捐贈的白米,用以幫助貧苦。(圖1攝影/蕭耀華 圖2攝影/Kyi Lee Lae Oo)

慈善救濟,給農民真正需要的

納吉斯風災後,緬甸又陸續發生幾次水患,慈濟在第一時間發放食物、生活物資或學用品後,將賑災重點放在農業輔助,上人請當年在緬甸投入賑災的馬來西亞慈濟人發放「福種」,期待來自全球慈濟人的祝福帶給農民世代耕種的力量;志工為農民提供不同的稻種、肥料,或是蔬菜種子進行輪作;這讓土壤養分在不同耕作期可以恢復。此舉不只是為了緩解災後缺糧危機,為農民增加收入,更不希望農民擱下農田,離鄉背井到外地打工。

丹茵鎮達那秉村的烏丁屯,長年就是需要用收成抵債、另外打工養家的稻農;他租用犁牛耕種四畝地,平均一畝地可收成十籮稻米,但租一頭牛就要還二十籮;雨季無法下田時,只好借錢買米吃。

二○一○年拿到慈濟發放的白米與稻種,他被慈濟志工分享的竹筒歲月精神所感動,決定仿效日存五毛錢的善舉,開始日存一把米。他沒有因為自身清貧而停止行善,即使在米缸快見底,仍堅持存米、捐米;他在受助的同時也在助人。烏丁屯的行徑,讓與他相似背景的同胞,看見另外一種活著的可能性,成為當地的榜樣。

二○一五年八月,緬甸連續豪雨再遇柯曼氣旋,造成四十年來最嚴重災情,超過二十萬公頃農田泡在水中;仰光省甌甘鎮(Okkan)瑞那滾村(Shwe Nar Gwin)的烏善丁,是慈濟發放稻種給兩萬一千戶的受惠者之一。他聽到一把米就可以助人,開始一戶戶推廣「米撲滿」,甚至自費買罐子給村民存米。

如今,在仰光省、勃固省,累積有兩百多個村莊響應米撲滿;煮飯前存下一把米,不影響全家溫飽,最高曾在二○二○年捐出十一萬七千多公斤。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加上緬甸局勢動盪,米撲滿村數一度減少,二○二四年逐漸回升,今年上半年已捐出近三萬公斤白米。李金蘭說:「帶動的村莊慢慢地又回來了,讓我們很感動!」

瑞那滾村曾經是甌甘鎮最窮困的村,而今有大幅度變化。在地景上,不僅修了水泥路和橋梁,還有太陽能板發電;人心也有轉變,村內已有兩百位志工。有了水泥路,農民可運輸農作物到城鎮販售,不需要再經過中盤商;全村近九成家庭還清債務,農民的收成終於回到自己的手裏。

內戰影響家庭生計,很多孩子上學沒能帶便當。六處米撲滿村為學校供餐,有了米與農民捐助的蔬菜,搭配雞蛋、水果補充營養,孩子歡喜飽足。(圖1、2攝影/Saw Tho Han Saw 圖3攝影/Yi Mon Than)

全球通膨,人助還要加上自助

緬甸境內衝突已持續四年,也受到國際經濟制裁;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早已減緩,但通貨膨脹衝擊民生,日常食材價格翻了三倍。慈濟發放物資,包括稻米等作物種子或是建材,都是在當地採購。去年十月雨季,勃固省再次發生嚴重水患,大水不退長達十四天;物價飛漲加重救濟的難度,志工勉力前行,緊急發放熱食,並為同樣受災的甌甘鎮啟動復耕計畫,提供米撲滿村落肥料。

由於社會動盪,多處城鎮遭到封鎖,包括慈濟長期關懷的村落,甚至完全失聯。當地農民的生活是否因此倒退回到過去?李金蘭感到悲觀,但她仍願意保持希望,「我們一直在等機會,看看什麼時候可以再進去。」

瑞那滾村也曾遭到封村數個月,解封後資源開始進去,村中情況漸漸好轉。即使天災人禍不斷,但居民持續日捐一把米,慈濟與農業部合作,由農業部教導耕種技術,慈濟提供犁地機、割稻機,讓村民半價租用,費用成為慈善輔助基金,累積起來能自力更生修路;農民隨分隨力捐稻種幫助鄰村,用不完的稻種就變現,做為村裏的建設基金。

早年,米撲滿的米集中起來,遠途運回仰光幫助照顧戶;而今則是回饋當地,優先供應孤老,其次是家中經濟支柱往生或生計困難的家庭,二○二四年統計至七月初已幫助二千二百多戶次。

不僅如此,志工用米撲滿的米與蔬菜煮粥,讓勃固醫院、基敏丹骨科醫院(Kyi Myint Daing Orthological Hospital)、北歐卡拉巴醫院的貧困病友有免費餐點補充營養。「緬甸民眾有捐款給醫院的善舉,慈濟志工選擇比較少人捐助的三所醫院,作為幫助對象。」李金蘭說明情況:「一般會到政府醫院看病都是經濟較不寬裕的人,長期住院時,慈濟供粥,可以減輕他們的負擔。」

「這幾年疫情跟政局導致失業人數增加,很多家庭收入不穩定,孩子也沒有辦法帶便當。」李金蘭不捨地說,學校課程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三、四點,這些學童就挨餓到下課回家。

志工在瑞那滾村、德巴村(Thae Pyar)、堝市(Waw)等地共六所學校為學生提供營養午餐。志工開菜單給學校老師,用米撲滿的米和農民自種瓜果蔬菜,再採購不足的食材,由以工代賑的村落志工媽媽烹煮。

「有些村莊因為安全問題,志工進不去,就請老師承擔;志工通電話了解老師今天煮了什麼菜?必須顧及營養。」從二○二三年六月至今年二月,已為學生提供三萬八千多份營養午餐。

在稻種和技術改良後,農耕收成有顯著改善;然而氣候異常及人為因素,始終加深糧食供應的危機。慈濟引入點滴積善的助人思維,埋進善土壤的善種子,在純樸的人們心裏萌芽,迸發出足以改變緬甸地貌與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