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 曬經書

農曆六月初六,靜思精舍一年一度曬經書。這天是佛教的「曬經節」,相傳玄奘法師西行取經,歸來途中,六月初六時經書不慎落入水中,急忙撈起後晾乾,帶回大唐,佛經才得以保存流通;之後,寺院僧眾多在這天曝曬藏經。民間則相傳,六月初六是曬冬衣、曬被褥的好日子,可以去除梅雨季的溼氣,還能防蟲蛀。

今年七月十一日一早,大殿內外忙碌了起來,豔陽高照,氣溫達攝氏三十四、五度,可說是曬經書也曬人,也因此可得知常住眾對三寶的信心。師父們都說:「不要擔心,曬經書是不會中暑的。」

當願眾生 智慧如海

平時收藏在大殿釋迦牟尼佛像兩旁書櫃中的經書,一疊疊被請出;書櫃和佛像等高,在將經書請出來的過程中,常住眾與志工都以恭敬心進行;幾年前曬經書時,請到《法華經》本,資深師父說起一則牛和《法華經》的故事─

古代有一座寺院,六月初六曬經書時,田野中一隻牛在附近吃草,見法師忙進忙出,走過去看到地上擺了好多書,牠好奇聞著,用鼻吸氣,經書一頁頁翻頁,但是不一會兒,牠就被牽走了。

只是這麼一個小動作,牛造了一個智慧因,因為牠看的正是《妙法蓮華經》。當牠往生後,轉世成人,非常有智慧,一見《妙法蓮華經》即能持誦;不過因為前世只看到上半部經文,下半部經文就不認識了。

三十多位常住及志工,將精舍大殿、二樓書房的經典、書籍,合力搬運到廣場上,擺滿了四十幾張長桌。早年曬經書,常住眾會先在廣場上擺椅子,椅子墊上數十塊板子;當時曬書的木板,還有一個小故事─

精舍所生產的薏仁粉,必須事前將薏仁清洗乾淨後再曬乾,而這板子正是曬豆子、曬薏仁所用;之後豆料都由廠商乾燥,閒置的板子於是挪來曬經書。

常住師父將經典書頁翻開曝曬。日曬有利於經卷保存,但不宜過久,二個小時內就得收起來散熱;否則字體可能會剝落,書頁也會脫散。

恭敬法寶 生護持心

近日時有午後雷陣雨,大家在豔陽下爭取時間,原本預計兩天才可以完成的工作,在常住眾努力下一輪一輪地曬,到敲板前已經曬了五輪,第五輪午齋後收起。曬好的經書收進大殿散熱,接著放回書櫃。

基於方便拿取的考量,經常讀誦的經本─如早晚課誦本、《阿彌陀經》、《普門品》、《地藏經》、《慈悲三昧水懺》及《妙法蓮華經》等經本,放在低一點的書架上;上層書架,需站上平臺方能拿取。如今存放在大殿的經書僅是一部分,在二○一二年主堂完成啟用後,大部分經書已移往有除溼設備的藏經閣收藏。

每一本經書都有護法神─韋馱菩薩的守護,擺放的時候要視經書的厚薄、大小,用心擺放。當經書一本本整整齊齊地排在書架上,精舍一年一度的曬經書就要進入尾聲。再三檢視,沒有漏失後,師父們帶領大眾向佛菩薩行三問訊禮,感恩佛菩薩的護念,讓工作圓滿。

經太陽洗禮後的經書,散發出陣陣書香,讓人聞之法喜充滿,雖未了解三藏十二部經的真義,抱著經書,已覺自己是個有福報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