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至七日 境、靜、淨

6.6~7《農五月‧初一至初二》

【靜思小語】看人不順眼、起無明,其實是自己的心容易受影響。

念念是好念,時時有禮節

六月六日,已至農曆五月初一,上人於早課後開示:「時間不斷過去,要盤點自己是不是每天都精進?每天的第一個精進課程,就是一大早上大殿禮佛。若每天清晨都上大殿做早課,就是精進。」

「每天都要精進,也要懺悔,懺悔自己的懈怠,懺悔心中的無明。對於每一個心念,都要提高警覺,加強善念、去除惡念。修善是本分事,如何為人間付出?在日常生活中、在道場裏,與人互動有禮節,彼此問候、祝福,說好話、多勉勵,這都在付出,也是修行。」

思想不能偏,行在軌道上

為推動法脈宗門制度化,奠定世代相傳基石,使法脈鞏固、宗門永續,精舍師父們已經過多年陸續籌畫並初步落實在僧團中;近年來再經為制度化事宜而為上人慈允成立之精舍章程小組,包括德悅師父、德懷師父、德𠆩師父、德倩師父與德勷師父等五位師父,聯合精舍人事團隊德俱師父、德寧師父、德宿師父、德淵師父以及王端正師兄、林靜憪師姊、姚仁祿師兄及黃麗馨師姊等人再三討論後,制度化之架構及文件已趨成熟及完備。

團隊為慎重其事,群聚於會客室,先由姚仁祿師兄主講架構表,德𠆩師父再逐條報告法脈宗規及辦事細則二份重要文件,說明法脈與宗門制度化草案,主軸是依上人指示之「簡單、易行、團隊」為原則作思考與規畫。上人聽畢報告後,提及制度化必須有明確的法規,讓人有清楚的修行方向與軌道可依循;「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就如同雙軌,靜思精舍的修行者與慈濟人都要在軌道上精進。

「靜思法脈要勤行,不能放縱,言語動作就要用心,這才叫做修行者;在法脈中若不修行,就沒有法,也沒有脈絡可以延伸。靜思就是禪,禪定乃靜思惟,要保持身心靜定,心靜、景靜、人靜,都在規矩、規範中。修行就是如規如矩,守規律,而慈濟宗門有出家人的規矩,也有在家人的規矩;有出家人的本分事,也有在家居士的本分事。要記得師公給我的二句話、六個字─為佛教,為眾生。靜思法脈不是獨善其身,需要兼利他人,所以才會有慈濟宗門。」

「為佛教而弘宗演教、弘法利生,是出家人的本分事;教就是教化,我們需要不斷去傳、去說。法脈是我們的精神脈絡,慈濟是我們的宗門,一靜、一動,靜就是脈絡,動就是演教。我們選擇靜思道場,是靜;我們對人間眾生,要弘法利生,所以不斷演教。」上人進一步說,要如何演教?就要「言行合一」,要教人守禮節,就先把自己的禮節做好,講話才會理所當然,問心無愧,說佛所說法。

上人強調靜思法脈的思想不能偏,慈濟宗門也要立正不偏。「要如何弘宗立門?靜思、慈濟是我們特有的名詞,所以我們要做得到。宗門是慈濟,慈悲喜捨、濟度眾生,就是付出無所求,用這樣的行動弘宗演教。靜思道場不接受信眾供養,要自食其力,所以為了穩定生活,常住天天勞動辛苦。即使有的人承擔文書工作,也要常常記得,每天端起碗來用餐,要心存感恩,感恩在大太陽下農耕的人,以及在大寮烹飪的人,忍受油煙、火氣,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餚。」

「所以大家在齋堂用餐,總是合掌感恩,感恩在大寮的常住做出熱騰騰的美味菜餚,而米糧、蔬菜、佐料等材料,都是從大地出產,農耕時播種、耕耘,收成以後也要有人摘菜、挑菜、洗菜。所以『量彼來處』,日常用物若能思考其來源,就會真誠感恩;何況靜思道場的修行者是和合眾,大家有志一同,來到這裏修行。」

心湖靜又清,美好的境界

上人教導,修行就是修習氣,自知有缺點,就要改過。否則只是看別人的缺點,指責別人的錯誤,卻沒有反思自己,沒有想到自己也偏向了,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傷害。「我們只是在旁邊看了,覺得別人的行為不對,當事者或許不知不覺,沒有放在心上,也就沒有煩惱;反而是我們一直有煩惱,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既是和合眾,就要相互結好緣,好言好語、好聲好禮地提醒,用智慧轉一個彎、從尖銳的形轉為圓形。」

上人用水面倒影譬喻,如果水面靜又清,就像一面鏡子,探頭看去,能清楚看見自己的形象;但只要有一粒沙子落入水中,倒影的形象就歪七扭八,看不清了。所以要調整好心念,不要讓煩惱擾亂自己的心,立宗守規,不使規則淪為空談。

「你們與師父有緣,對於師父所做的,你們同心同感也同願,所以向師父看齊。我對弟子別無他求,只希望你們學習師父的待人態度、言語動作,多修、多看,講話要讓人受用。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最美好的境界就是佛法的大圓鏡境,我們的心本來可以一念遍三千,心包太虛,無限開闊;偏偏要讓心地變得狹窄,一個動念就去卡到人,一個動作讓人起無明;我們看人不順眼、起無明,說到底是我們的心很容易被影響。」

上人說,娑婆眾生剛強難調,所以佛陀一再來到人間,要來淨化眾生的心靈無明,膚慰眾生的身心苦難。「就如孩子很調皮,大人要怎麼調伏他,需要有方法;眾生剛強難調,而調伏剛強眾生就是我們出家修行的目標。佛陀的十個稱號中,有『調御師』,要調伏習氣各不相同的眾生,實在不簡單,不能只講道理,要用相讓人學習。」

精舍舊大殿的三尊佛菩薩像,不是傳統的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而是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上人表示慈濟人要學習佛陀、觀世音菩薩與地藏王菩薩,為了度化人間而一再來人間;釋迦牟尼佛來人間教導眾生,觀世音菩薩大慈悲普聞示現,地藏王菩薩持大願力,走入頑固的眾生群中降伏眾生。

「我們要從『學』到『覺』,就要行菩薩道,在菩薩道上還是不斷學習,而且是用單純的赤子之心走入佛門,學習菩薩,走這一條路不要偏差,一面走、一面學,直到明心見性,已經見道,道入心了,就是覺悟。慈濟四大志業都在行菩薩道,尤其人文志業將慈濟所做的一切展示出來,就在教育人間,讓人知道我們如何行菩薩道,人人都可成菩薩,菩薩在人間。」

上人表示,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要推展到全球,讓善法在每一個社會、社區推展開來,讓人的心態「就有道而正焉」。「事業只在今生此世經營,志業則是永恆。人文志業播報全球的人間事,期待人人喜歡看、喜歡學,從菩薩十地的第一地─歡喜地將人接引進來,讓人接受而歡喜,漸漸將十地走透,登上法雲地,所以請大家要很用心。」

純粹做慈善,不參與政治

六月七日,馬來西亞雪隆分會及東馬慈濟人與上人座談,分享到「黑區」沙巴州斗湖甘榜狄丁岸關懷、幫助無國籍居民,苦於政府法規限制,難以幫助他們翻轉苦難人生。

「黑區」的居民,部分是從事農務的印尼勞工後裔,也有多年前菲律賓南部內戰時,逃亡到沙巴的難民後裔,或是長久以來生活在沿海的海上遊牧民族巴夭人(Bajau Laut)。他們不受馬來西亞政府承認,沒有合法的身分,即使已歷經三代,在馬來西亞土生土長,自認是當地人,但沒有證件,依然是「外來者」。

上人聽了師兄師姊談及在當地推展慈善與教育行動所遭遇的困難,亦感嘆慈濟作為國際非政府組織、民間慈善團體,救苦救難的慈善行動,在遇到政府法規、政治問題時,只能嘆無奈。

「人間有許多無奈,今天聽了更難過,因為知道他們很苦,但是我們一點都使不上力量。我們平常聽到哪裏有苦難,悲憫心起,可以實際去幫助;但若想盡力去幫助,卻使不上力,會更悲而難過,增加心理上的壓力。慈濟只能在他們需要糧食、物資的時候,提供米糧與禦寒衣物,盡量付出。但是也要看道路是否暢通,保障物資運輸安全。」

「雖然我們可以邀約當地人士投入,動員民間的力量,但都不能違背國家的法規;何況慈濟向來不參與政治,要得到當地主管單位認可,我們才去做。地方人士的力量做不到,慈濟是沒有辦法的。就算在臺灣,我們同樣要守法如規,不能逾越政府的規定。」上人說,做好事要守法規,慈濟一向都是守法如規在做事;雖然很悲憫「黑區」居民世代困苦,但是苦無力量、苦無辦法幫助他們翻轉。

「真的很不捨,也很佩服你們的愛,因為不忍心,所以一再走進黑區去幫忙;我也同樣很不忍心,感到悲苦且無奈。物資援助,慈濟可以去做;但是牽涉政治的問題,慈濟就沒有辦法。慈濟人不干涉政治,我們很純粹做慈善。」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