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八年寮國水壩潰堤洪患,慈濟人深入災區發放,受災家庭孩童歡喜坐在家人領到的福慧床上。(攝影/蕭耀華)
慈濟應救助需求研發賑災神器,從發願開始做到成果斐然,這一路走了超過二十年。這些用具既然源於救助氣候災難,就力求不傷害環境或消耗天然資源,因此使用回收塑膠再造而成,其中寶特瓶更是經過環保志工細心整理。
這是連結環保與人道援助的善循環經濟,更充分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氣候行動」、「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慈濟應救助需求研發賑災神器,從發願開始做到成果斐然,這一路走了超過二十年。這些用具既然源於救助氣候災難,就力求不傷害環境或消耗天然資源,因此使用回收塑膠再造而成,其中寶特瓶更是經過環保志工細心整理。
這是連結環保與人道援助的善循環經濟,更充分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氣候行動」、「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環保+慈善 慈濟賑災七寶
環保+慈善
慈濟賑災七寶
從二○一三年的海燕風災,到去年○四○三花蓮震災、凱米颱風及今年的緬甸強震,環保毛毯、淨斯多功能福慧床,這兩樣慈濟賑災的基本配備,可謂無役不與,更可貴的是,它們都是由回收資源研發製成。
以此為起點持續發展,環保毛毯加上淨斯福慧家具系列六個部件,可快速在避難中心布置尊重隱私的安置空間,滿足基本生活所需。
➊淨斯福慧蚊帳(單人)
➋環保賑災毛毯
➌&➍淨斯福慧桌、椅
➎淨斯福慧隔屏
➏淨斯多功能福慧床
➐淨斯福慧收納櫃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