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是苦,也警惕我們人間無常;放下是很困難的,不過這就是生命的教育;珍惜身邊的因緣,分秒精進付出,相互祝福、相互勉勵好好走在菩薩道上。
人生嘆無常,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這個道理人人清楚,但有一個忘不了的身影―相信不少人都認識昇航,他從青年時代就走入慈濟,帶動慈青,到了成家立業,承擔起慈濟的志業精神,在菲律賓挑大梁,與許多人結了好緣。
菲律賓和臺灣很近,慈濟情也很厚,每次發生災難,風災、火災、震災,救濟總是用很多力也用很多情,很感恩菲律賓慈濟人付出很多;二○○九年凱莎娜風災、二○一三年海燕風災,慈濟啟動以工代賑,在街頭巷尾帶動出幾十萬人恢復家園,很不簡單。那時昇航才三十幾歲,要點工、發工資,他身材瘦瘦的、站得高高的,拿起了麥克風和大家說話,他的形象都在我腦海中。
昇航有家庭的因緣,培養他走入慈濟的道場,還有菲律賓慈濟人的帶動與成就,這一顆種子很鞏固,一生沒有走偏路,為人間付出。只是他有過去的因與緣,還來不及等到了合抱之樹,總是很不捨、很心痛;在我的心目中,他永遠都是年輕人;他很投入、很會帶人,也是年輕人的典範,教我如何放得下他?相信大家都一樣,永遠記得他。
五十一歲的年紀,超過三十年做慈濟,說起來慧命是很長,他的生命足夠價值,他的風範值得我們看齊。他自己開道鋪路,自做自得,心很清淨;他的路,我們不用擔憂,不過這分情,我們就是要為他祝福。
相信昇航他有修,也明白道理,因緣來時就瀟灑過去。他已經解脫了,從衰弱的舊軀體脫殼而出,要讓他了無牽掛,快去了要快回來,做未來的鋪路人,接起我們的菩薩道。在他要去住院前,他坐在會客室那個角落、那個窗戶邊聽我講話,他很輕安;他這輩子把路鋪得很平,他的因緣也很好,我篤定也很有信心,他已經帶著福德回來在與他有緣的慈濟家庭,而且見人就笑,討人喜歡,這個幸福的家庭會好好栽培他。
放下是很困難的,不過這就是修行的道路;我們不要掛礙他,而是知道他給予我們一個生命教育,想到他,就要好好挺起胸來,多一秒鐘的時間,就多一分精進。
他罹患的疾病極罕見,我們的醫療體系很盡心力、不放棄,也向海外找尋有沒有這樣的病例、有沒有治療的藥物,也因此讓醫療人員感覺要再去研究病源,探討可以治療的方法。他這一生現一個病相,提醒醫師、科學家、生理學家提升這一念,幫助更多的病人;如果往這方面來想,他也是功德一樁。
佛陀來人間開啟佛法真諦,最真的法就是無常;人生不論是物質或者是生命,都是隨著因緣生滅。人生是苦,也給予我們警惕,警惕人間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千變萬化,也很難求得隨心滿意。任何人都不知道今天事、明天事;今天過去了,已做的事,無論大小動作,因已定,緣已成,就是在累積中而已。過去的已經過去,拉不回也留不住,但我們要啟發智慧。
時間無息無影,飛秒而去,我們要重視生命,把生命用得有價值又夠本。想到昇航,我會感覺到要趕快把握好生命,把握因緣;反觀自己也是自然法則,年紀也大了、體力也沒了,不過只要一口氣在,有辦法出聲說話,就要說一天的好話,盡每秒鐘的氣力來付出。
情難放,但時間總是會過去,會慢慢恢復;在常與無常之間,要看得開、想得透;道理其實很平常,但想不開就會有煩惱。人與人之間,不論什麼時候都要相互祝福,要珍惜身邊的因緣,相互勉勵,好好走在菩薩道上。只要把路鋪對,未來長短都沒有關係;這是生生世世要走的路,分秒之間不要斷了這一個心念,不要有空隙,密密地連結,大願力延續永永遠遠、長長久久。請大家多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