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至二十四日 人生只有使用權

3.23~24《農二月‧十四至十五》

【靜思小語】人生無常,能把握今天做對的事,心安理得,歡喜自在,就是最大的享受。

不容易,但不放棄

三月二十三日,聆聽宗教處同仁報告海外會務,上人說,海外國度土地廣大,能夠有因緣在當地拓展志業,就積極去做,這是對的,只是人心沒有凝聚好,就會後繼無力,畢竟本會鞭長莫及。當地要有慈濟人,就要有慈濟道場,設立分會、支會、聯絡處,就地帶動、培育人間菩薩,才有力量承擔當地志業。

臺灣是本會,各國慈濟分會統籌各支會、聯絡處的慈濟事務,例如美國的慈濟志業發展三十多年,許多州郡都有慈濟分會,故而設立美國總會統籌美國慈濟事務。上人說,總會是當地的志業核心,而臺灣本會則是全球志業核心,無論全球慈濟志業如何發展,擴展到多少個國家地區,都有同一個源頭。

「常常教大家要溯源,回歸源頭,師父也經常話說從頭,並且要你們分享各地慈濟志業緣起,否則後來的人愈來愈不知道慈濟起源,不知要為佛教、為眾生;慈濟人不知慈濟事,也無法對捐款者談慈濟的精神理念,所以一定要把歷史寫下來、留下來。」

「若要讓慈濟永久在人間,當然需要有資源,更需要的是人心,精神理念要很扎實,要永遠保持慈濟人的生命價值觀。若問慈濟人這輩子最不後悔的是什麼?就是做慈濟,為人間發揮無私大愛。在慈濟六十周年,我們要給每一位慈濟人一份值得世代流傳的傳家寶,讓他們的子子孫孫知道慈濟在人間,父母長輩為人間的貢獻,回溯生命價值的泉源。」

上人說,常常感慨眾生共業,天氣、地氣與人氣污濁,災難不斷發生,但是眾生業力難轉,無奈之餘,仍然想要努力改善,所以積極勸素。「因緣際會,這時候若沒有推素,再來就沒有機會了。我們不是只教大家吃素而已,是要淨化人間,帶動人人走往善的方向,愛動物、愛生命、愛地球環境,素食有很多的道理。」

享受如天堂的環境裏,沒有很多機會做慈善;要傳道理給人,享樂的人也不會在意。上人遂言「富貴學道難」,天堂沒有佛法,享樂的人沒有無常觀,沉迷不覺醒,所以慈濟人在這樣的環境推動志業,反而比貧苦的國度更困難、障礙更多、更辛苦。然而菩薩不捨眾生,就因為眾生懵懂,所以菩薩鍥而不捨地引導眾生,要讓眾生從「學」而「覺」,確實不容易,但是不能放棄。

覺有情,超脫自在

三月二十四日,與加拿大慈濟人座談,上人說,大家做慈濟都不是為了個人而做事,雖然各有不同的觀點與意見,但是都在同一個方向,要鍥而不捨地溝通,不只講人情,既然已經在菩薩道上學習,就要更加超脫,學習「覺有情」,放下我執、我見,把握因緣共同成就利益人間的好事。

近日常常提起「學」與「覺」,「學」字的下方是「子」,用清淨的赤子之心學習;「覺」字的下方是「見」,在學習的過程中看見真諦而覺悟。從「學」到「覺」的中間要行菩薩道,在人群中見到各種人間相,反思自己而不斷修除習氣。

「人會迷糊都是出在『貪』字,心貪不足,總是有一求十、有十求百,不斷追求多還要更多,直到人生最後還是在追求。但是求得再多,一口氣上不來的時候,所擁有的財產都沒有意義。我們學佛、求道,要學慈、悲、喜、捨,用開闊無私的愛對待眾生,對每一個人都很真誠、有熱情,而非冷冷淡淡,只為自己謀利。對人冷淡,無法與人結好緣,得不到讚歎,總是有諸多埋怨;假如學會慈悲喜捨,付出無所求,心境總是輕安自在。」

「若能學得『輕安』,就是解脫,沒有壓力。做對了事,沒有壓力,而且沒有牽掛;若總是在意自己付出多少心力,或是做好事怕別人不知道,就會有掛礙。我們為了利益人群而付出,是出自真誠,不會在意別人是否知道,心寬念純無掛礙,就達到佛法所說的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是真正的菩薩精神。」上人說,「無相布施,所得無量」,就如加拿大的大愛農園,那一大片土地,只要有人用心耕耘,土地的生機就會活絡起來,農作物生生不息。請大家永保初心,恆持善念,把握當下,延續慧命。

上人感恩與會的邵明路先生伉儷發心護持,大愛農園開闊的土地、綠化的環境,讓當地慈濟人有共修聚會的道場,菩薩雲集之處。慈濟人心所想的都是慈濟事,彼此分享做慈濟的經驗與心得,好人共聚說好事,沒有是非,所談的是人生的道路如何走,如何在人間行菩薩道。加拿大慈濟人有好道場,還有大愛農園可以闔家投入,耕耘大地同時耕耘心地,實在很有福!

上人說,土地的價值在於有用,而且是用於利益人群,就有功德;其實人間的所有物品都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因為人生短暫而無常,故把握今天做對的事,心安理得,歡喜自在,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上人鼓勵邵先生與太太多和慈濟人一起做慈濟事,菩薩道要靠自己邁步走出來,親自體會沿路風光。

在加拿大的大溫哥華列治文市大愛農園,志工於盛夏來臨前種下向日葵花苗。 (攝影/吳束卿)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