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威東馬紹納蘭省勾羅蒙利鄉間,露天取水處水質混濁,卻是居民賴以維生的日常。(攝影/Hlengisile Jiyane)
水,萬物生存與生長不可或缺。
國際間旱澇交加現象頻繁,
顯示氣候變遷中的水危機;
水源乾枯的區域,汲汲求一瓢飲而不可得。
地表上淡水不如想像得多,
在享受水自來的便利時更要珍惜。
水,萬物生存與生長不可或缺。
國際間旱澇交加現象頻繁,顯示氣候變遷中的水危機;水源乾枯的區域,汲汲求一瓢飲而不可得。
地表上淡水不如想像得多,在享受水自來的便利時更要珍惜。
【慈濟行動X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系列報導
(攝影/Hlengisile Jiyane)
「
請問哪裏有飲水機?」「往那邊走就看到了。」
走進車站、運動場館、商場、醫院等公共場所,免費提供乾淨飲水的設施,已經和洗手間一樣,成為現代建築的基本配備。只要帶上水瓶,幾乎可以走到哪裏喝到哪裏。
在進步富裕的國家,民眾不必顧慮有沒有水喝,而是問「喝什麼?」但同一個地球上,仍有數以億計的人,連一杯乾淨衛生的水都喝不到。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二○二三年發布永續發展目標現況,全球有二十二億人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水資源緊缺也愈加嚴重,聯合國發出警訊,指出世界上有一半人口,每年都要經歷至少一個月的嚴重缺水狀態。
莫三比克伊代風災後,本土志工關懷受災的雅瑪郡堤卡鎮,看見居民在簡陋水井取水。(攝影/蔡凱帆)
辛巴威鑿千井助百萬人
位於非洲東南部的辛巴威,因乾旱進入緊急狀態。在大太陽下,首都哈拉雷鄰近的當部莎娃(Domboshava)地區,水井旁排隊取水的人如長龍,背著孩子的母親或者小朋友們,提著沉重的水桶徒步回家,只有少數人擁有腳踏車可以載水。
看起來辛苦,卻比以前好太多了。過去要行走十多公里路取水,有了這口井,只要走上兩、三公里即可。
長住辛巴威近三十年的朱金財不捨地說,在沒有水井或是水井損壞的地方,人們往往要到河邊或荒郊野外的水窪取水,「在非常偏遠、非常不乾淨的低窪地尋找水源,很多不該發生的事都發生了。」
潛伏在河裏的鱷魚,半路遇到的非洲野狗、野水牛,或是隱身草叢的毒蛇,都是致命危險。冒險取回的水質也很不安全,因為露天水源地與野生動物共用,混濁的水裏甚至混雜排泄物,但缺水的人們別無選擇;因為水源匱乏加上供水系統失能,腹瀉、霍亂疫情頻頻發生。
「所以我常跟本土志工說,我們雖然做的是修井的工作,其實是在搶救生命。如果沒有做,很多生命就會因為不可預知的細菌感染往生了。」朱金財說起二○○八年時,自己親眼所見的病例:一位病人確診霍亂,從病發送醫到宣告不治,只有七小時!
二○○八年,辛巴威有七萬九千多人感染霍亂,高達三千七百多人死亡。十五年過後,霍亂疫情於二○二三年十月捲土重來;但這時朱金財已經有了與死神搶命的籌碼,他從二○一三年起就成立專業的水井團隊,能夠開鑿深井,引出乾淨的地下水給民眾飲用;因此當霍亂疫情復燃後,就有五位省長向他求助。
「辛巴威沒有工業污染,所以地下水基本上都是很乾淨的。」朱金財說明,打一口新井或修復舊井,必須事先確定選址處的地下有含水層、土地為公有地且距離聚落不能太遠,如此方能確保居民能很方便地取得乾淨水。
「以前我們只有一個水井團隊,但是去年霍亂疫情爆發後增加到五個,今年到八月底,我們就修復了一千零八十口井,累積總數則有二千零三十口。以前鑿一口井要十九個小時,現在大概五小時就可完成。」
由於慈濟團隊打的井夠深,比起容易混入地表污染物的淺井水或水坑水更純淨安全,而且水量也更穩定,每當一口井打通或修復,鄰近居民就歡聲雷動!
儘管打了深井後,水的供應遠比過去充裕,居民們用水仍然相當節儉,若以一家五口估計,一戶人家每天大約需要五到七桶,每人每天僅用不到二十公升水,而且這些水不只給人用。
「他們洗滌鍋碗的污水就給雞或牲畜喝。我每次看到這些雞,牠們在等這最後一道的水,那種飢渴的樣子,讓我很震撼。」
在辛巴威,修井如同救命,以一口井可供一千人到五千人的效能換算,朱金財率領團隊新鑿及修復的兩千多口水井,至少嘉惠兩百萬人以上。
聯合國SDG6「潔淨水與衛生」的首要細項目標,即是「於二○三○年前讓所有人都能公平地獲得乾淨、安全且負擔得起的飲水」。長年來,國際間人道援助組織在取水、淨水、節水、護水等與水有關的環節下足功夫;慈濟也在洪澇、乾旱衝擊的非洲進行多項援助計畫,二○二四年八月下旬,更在莫三比克首次啟用「慢濾池」,讓淨水行動更上一層樓。
在莫三比克庫拉大愛村,慈濟建設的方型慢濾池以自然工法提供淨水,可長期使用(圖1攝影/謝曜聯)。同樣缺乏自來水的辛巴威,哈拉雷艾普沃斯居民用慈濟修鑿的水井取水(圖2提供/辛巴威聯絡處)。
淨水工藝落腳莫三比克
「啦啦啦啦……」莫三比克索法拉省庫拉大愛村,居民用彈舌音歡呼,接著排隊裝取池裏濾出的淨水;遠從臺灣而來的關懷團隊,代表啟用這座生命之池。
慈濟於伊代風災後援建庫拉大愛村,去年起分批移交入住,並在今年建造一座慢濾池提供住戶飲水。主責工程師謝曜聯說明,大愛村沒有市電供應,依賴太陽能抽水馬達抽井水到水塔儲存,並且供應給慢濾池,轉為淨水。由於太陽一下山,馬達就停擺,沒有辦法全天運作保持足夠水深,如果把池水用乾了,就得花費一個月時間重新養護才能恢復淨水功能,因此要教導居民有節制地取水。
慢濾不是新科技,早在十九世紀就在英國投入應用了。不同於現代自來水加氯消毒作法,慢濾池利用「生物相剋」的自然機制,消除水中有害人體的病源。
台灣自來水公司與慈濟簽訂合作協定,提供技術、指導建造,台水公司水質處長陳文祥說明,慢濾池過濾層由砂、卵石、磚塊層層堆疊而成,注水後需要「養」一段時間,等到最上層的濾砂長出微生物群及藻類,形成「生物膜」後就能消除病菌、吸附雜質。
「這個生態系統就像非洲雨林,致病的細菌如霍亂弧菌,進去這個不屬於它的地方就變成食物。」陳文祥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比喻,如此「一物剋一物」,慢濾池無須加氯消毒,也不必使用需更換濾心的濾材,大大降低了對機電設備、技術人力的依賴。只要有砂有石有磚塊,加上會蓋房子的工人,就能建蓋。原水過濾後其大腸桿菌群數值從七千多降到不及二十,已很接近我國飲用水標準低於六的要求,淨水除菌效能良好,有效降低了霍亂對居民的威脅。
其實慈濟在淨水設備研發上用了不少高科技,例如使用「超過濾薄膜」過濾有害細菌,加裝RO逆滲透濾材淡化海水成為飲用水。但這些設備仰賴精密資材、技術人力,未必適合開發中國家地區長期使用。相對的,慢濾池就好用多了,它可就地取材而且人人都能保養維護。「只要適時刮、補濾砂及維護就可以了。」台水陳文祥處長補充道。
慢濾池技術將逐步運用在莫三比克、辛巴威,以及尼泊爾和印度。莫三比克已建成第一座,正在籌畫後續,辛巴威慈濟人也已向政府提出申請,希望盡早獲准興建。
「這個生態系統就像非洲雨林,致病的細菌如霍亂弧菌,進去這個不屬於它的地方就變成食物。」陳文祥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比喻,如此「一物剋一物」,慢濾池無須加氯消毒,也不必使用需更換濾心的濾材,大大降低了對機電設備、技術人力的依賴。只要有砂有石有磚塊,加上會蓋房子的工人,就能建蓋。原水過濾後其大腸桿菌群數值從七千多降到不及二十,已很接近我國飲用水標準低於六的要求,淨水除菌效能良好,有效降低了霍亂對居民的威脅。
其實慈濟在淨水設備研發上用了不少高科技,例如使用「超過濾薄膜」過濾有害細菌,加裝RO逆滲透濾材淡化海水成為飲用水。但這些設備仰賴精密資材、技術人力,未必適合開發中國家地區長期使用。相對的,慢濾池就好用多了,它可就地取材而且人人都能保養維護。「只要適時刮、補濾砂及維護就可以了。」台水陳文祥處長補充道。
慢濾池技術將逐步運用在莫三比克、辛巴威,以及尼泊爾和印度。莫三比克已建成第一座,正在籌畫後續,辛巴威慈濟人也已向政府提出申請,希望盡早獲准興建。
臺中慈濟醫院雨水回收設施,巧妙藏身建築物內,善用高樓層的露天空間設置大型雨水回收槽,無須耗費電力抽水,並提高用水效率。(攝影/蕭耀華)
「重量級」的雨水回收
乾旱地帶苦旱乾渴,然而若遭遇風災、洪患,黃濁汪洋中同樣無安全飲水。在菲律賓海燕風災、寮國水壩潰堤造成洪患時,慈濟志工賑災也帶來淨水設備、儲水設備。只要多造一公升淨水,就能多一分度過難關的希望。
相對來說,臺灣自來水高度普及,民眾多無缺水憂慮;然而因地形、豐枯水期明顯等因素,年降雨量僅能留住約百分之十八,二○二一年百年大旱讓人記憶猶新。如何將節水作為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並帶動企業組織、社會大眾一起響應更為重要。
慈濟基金會營建處顧問林敏朝回憶,慈濟建築設置雨水回收及節水設施的緣起。「那一天花蓮下大雨,我們在花蓮慈濟醫院的會議室開會,會議結束後就有師兄說,花蓮一天的雨量,比甘肅旱區一整年還多。上人就慈示,雨水是天然資源,我們應該要珍惜。」
一九九○年代後期,雨水回收、節水、綠建築等觀念在臺灣還處於起步階段,業界幾無前例可循,慈濟營建團隊於是從花蓮慈濟醫院開始試作。
「馬桶沖一次耗水十二公升,我們改用節水馬桶,沖一次九公升,節省三公升用水。」林敏朝接著提到雨水回收,一般作法是把建築物上的雨水,引到筏式地基裏的儲水槽,再用馬達打到高樓層的水塔,但慈濟團隊把儲水設施分散設在高樓層,「好比從五樓流到三樓,就不必用馬達再抽起來用。」
提升各個產業的用水效率,確保永續的淡水供應與回收,以解決水資源短缺,也是SDG6潔淨水與衛生的細項目標之一。而早在二○○○年,花蓮慈院雨水回收系統已完工啟用,有效節省自來水與電力的耗用。創新而實用的節水設計,可謂開風氣之先。
二○○○年後建成、較有規模的慈濟學校及慈濟醫院等建築,均內建節水及雨水回收設施。其中臺中慈濟醫院在節水節能方面成效優良,於二○一五年獲得「綠建築銀級標章」的肯定。
「以前雨水回收都是純粹澆灌用,現在是澆灌用加空調用。」臺中慈濟醫院工務室高級專員余許富,壓低身體穿過頂樓屋簷下的低矮空間,進入院區左側大樓的頂樓,從建築外觀只看得到慈濟特有的「人」字屋頂,很少人察覺得到裏頭別有巧思。
「這邊有二十六顆三噸水塔,左右兩邊加起來就有五十二顆,儲水量達一百五十六噸。」余許富指著黑色塑膠水塔解說道,並表示以前雨水回收都是存滿為止,但現在調撥一些去支援空調用水之後,就不曾裝滿過。「因為空調每天都在用,夏天更高,每天就要五、六百噸。」
相較於大型公共建築精心設計的「隱藏版」,慈濟環保站的雨水回收設施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大的「肚量」。
南投縣草屯鎮南埔環保站負責人林金國,語帶自豪地介紹站內的儲水設施,計有九個大小水塔,外加容量六噸的地下水窖,儲滿時就算不下雨也可以撐上半年。「七月底我們的儲水量剩下四、五十噸,凱米颱風過境時就滿了還溢出來;但沒辦法,我們的最大容量就是九十六噸。」
正因為善用回收雨水,有效節約自來水,水費降到一期僅兩百多元,林金國先是被自來水公司「查水表」,接著榮獲經濟部水利署頒發「節水公益獎」,成為政府認證的省水達人,吸引許多政府單位、慈濟法親來觀摩;他也貢獻經驗,協助靜思精舍及其他環保站設立雨水回收設施。
林金國說:「當初設環保站,我們就有這個想法,要做教育,讓代代子孫知道,天公賜的雨水要珍惜,裝得愈多愈好。」
南投南埔環保站志工林金國,回收大小水塔打造雨水回收系統,過濾處理的雨水供站內使用、大大降低自來水用量。(攝影/蕭耀華)
地球水源沒有想像得多
由於自來水普及率高、水費便宜,一般民眾很難意識到,臺灣是世界上排名前二十的缺水國度,而地球上仍有數以億計的人,因為水資源短缺而不得不流離遷徙。為了讓學子和民眾「看見」水資源的稀缺與珍貴,榮獲國家環境教育優等獎的慈濟志工陳哲霖,用一千支寶特瓶造了「水立方」裝置藝術品。
如以一千支寶特瓶,具象代表地球所有的水,其中只有二十五支是淡水,其他均為海水,但那二十五支當中有十七支是南北極的冰山,七支是地底水,人類真正可以取用的地表水,只有「一支」!
「地球水看起來很多,但我們可用的淡水只有千分之一,用一支跟一千支的對比,就知道水資源很少。所以要『惜水如金』。」陳哲霖提醒道。
如同證嚴上人所言:「水是大生命」,任何生物的存續都離不開水。聯合國也強調「水是永續發展的核心,對於社會經濟發展、能源和糧食生產、健康的生態系統以及人類生存本身至關重要。」
對應氣候變遷的影響和日益嚴重的水危機,需要人類改變用水習慣。永續水資源,就從珍惜使用、節約每一滴水開始!(部分資料提供/古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