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坑老街尋覓愛心商店

相鄰兩店家都放置愛心竹筒,老闆娘將「愛」字標貼在紅磚拱廊上,讓遊客一眼就能看到,這裏有愛心商店據點。

下次來到深坑老街,可以尋覓一下哪些是慈濟愛心商店,除了享受好吃好玩的,還能夠做好事。

以「豆腐之鄉」聞名的新北市深坑老街,假日遊客絡繹不絕,覽賞古色古香的紅磚拱廊建築,還有品嘗令人齒頰留香的美食。四月中旬,慈濟志工帶著竹筒撲滿,分頭邀請店家加入「愛心商店」。

有店家擔心竹筒被偷,或是沒有合適位置擺放而婉拒,也有店主樂意成為每月捐善款的會員。賣堅果休閒食品的老闆嚴富國先生笑說不麻煩,接過「愛」字貼紙,貼在牆上明顯處,開朗說道:「人生過了六十歲,就是要隨心所欲,不需要去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端看你想得通或想不通。」

聽到志工陳秀櫻和林美蓮說明,愛心商店讓客人投入小錢行大善,包包店老闆娘曲明莉示意將竹筒和印有「您的銅板也可以救人」的立牌擺在收銀檯上。「我喜歡花東,以後退休還想移居那裏。」她對四月三日花蓮強震災情很是不捨,「這個時刻不分你我,大家一起幫助受災戶度過難關。」

老闆娘的愛心,給了志工很大的鼓舞;見志工在隔壁店家找尋適合張貼愛心商店「愛」字的位置時,她還走出來幫忙,把貼紙貼在中間廊柱上,「兩家共用」。

志工與「深坑人文工作室」負責人簡振隆先生聊天時,他談到先前擔任附近寺廟的總幹事,幫助酗酒和吸毒者,大家都不看好:「那沒救了,沒效啦!」他依然不放棄,提供兩人清潔工作。當他出國十天返臺後,突然有些煩惱,不知那兩位「仁兄」如何了?雜音很多,還要不要幫下去呢?

當晚,他整理書房,看到父親收藏有一套《靜思語》,他隨手打開第一集,「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不信任、不原諒的人」,這句靜思語讓他釋懷了,「做就對了。」而今,每每看到對方回到生活正軌,帶著孫子怡然地在老街上走過,他的心裏充滿欣慰。

簡振隆在《靜思語》書上做了滿滿註記,常引用開導人,用另一種形式助人,「我做志工做得很快樂!」他的話,印證了「助人為快樂之本」,無怪乎當志工團隊經過時,他招呼進來坐,主動表達「我願意」,加入愛心商店。

深坑在地志工在一家店面前駐足說:「這裏是銘英師姊的家。」原來這個店面的後半段,是深坑慈濟志工郭許銘英生前幫客戶裁縫衣服的工作間,現在由媳婦接手,她熱情響應愛心商店,彷彿是告訴婆婆,會繼承愛心行善。

就讀高三的廖同學,上午先到木柵環保教育站分類寶特瓶,下午又跟著志工媽媽們拜訪老街商店,「如果只有我一個人應該不好意思開口,不過跟一群人一起推動,比較敢於去做,也覺得很有意義。」

今年五月下旬統計,全臺已有二萬六千多家愛心商店,每個竹筒都貼有衛福部勸募許可證字號,並有獨立編號。志工每月回訪,將收到的款項送回慈濟會所匯入專戶,由財務人員開立「某店家零錢箱」收據,以供憑證。

「不過,因為竹筒善款是來自十方大德,因此無法讓店家用於報稅。」每當志工說明善款用途及收據時,會聽到店家理解的反應,「我相信你們,也相信慈濟。」有的店家還說,沒收據沒關係,「不行不行,每一筆款項都要有憑有據,以昭公信。」志工明確說明:「這些款項會用於臺灣慈善關懷以及海外人道救援,讓每一塊錢去到最需要的地方。」

這趟路帶去的竹筒全部發完,還有店家向隅;志工張秀玲接到深坑里黃建強里長的訊息,「老街有愛心的店家很多,希望慈濟人再來第二輪。」志工回答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