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青菜的誕生

臺南慈中國小部學生們開心地採摘莧菜,也見識到蔬菜在無人為干預下成長的本來面貌。

餐桌上的佳餚是怎麼長出來的?
從親手播種、觀察萌芽、耕種採收,
再經過運送、烹煮,一根青菜原來得之不易。

餐桌上的佳餚是怎麼長出來的?

從親手播種、觀察萌芽、耕種採收,再經過運送、烹煮,一根青菜原來得之不易。

「有蚯蚓!」拔起一株株長度超過三十公分、莖粗葉大的莧菜,小學生們相互提醒注意。因為學校考試的緣故,園藝志工們先收成其他蔬果,把莧菜的採收延後一週,讓孩子們有空檔可以親自動手體驗;儘管過了最可口、最適合食用的採收期,但看到蔬菜自然成長的樣貌,也是一種另類收穫。

臺南慈濟中學國小部在校園中庭留下一方小園地,讓承擔園藝志工的家長,及參與臺美生態學校計畫的中高年級生種植各式蔬果;每星期五上午,這一群大人小孩戴上棉紗手套,拿起鋤頭鏟子,在校園裏做農事。

儘管因為不施農藥,葉面上有菜蟲吃出來的洞,但孩子們依舊高舉自己所種的莧菜,擺出驕傲炫耀的姿態。一株株鮮蔬堆放在菜圃的一角,園藝志工們開始教孩子們整地重新種菜。

白了頭的志工阿嬤指導小學生們,把空心菜的種子均勻撒布在原本種植莧菜的菜圃上,並提醒覆土的時候,輕輕地撥就好;三天後再來,就可以看到菜苗冒出頭。

農作時間從早上八點開始,約莫半小時就結束了,同學們完成採收、整地、播種、施肥、澆水等耕作程序。從四月中旬下種的當天起算,大約五月底、六月初就可以採收鮮美的空心菜。在這過程中,難免流點汗,手腳沾上泥土,但每個人都樂在其中。

「這種鄉村的勞作,現在已經很少體會到了,除非假日由父母專程帶去田裏了解;可是我們不用,在學校就有機會實做。」臺南慈中家長會長徐榮勝表示,從孩子就讀小二時就來當園藝志工,父子倆一起種菜;現在孩子已經直升國中部二年級,他依然帶領小學生種菜,從做中學。

「種菜不容易,從發芽一直到長大,所吃到的每一碗菜,都是經過大家這樣種出來的。孩子了解菜是怎麼種的,這樣至少他會珍惜碗中的東西;食物很難得,所以要把它吃乾淨。」徐榮勝懇切地說。

臺南市東區復興國小引進科技設備,在走廊上種植水耕蔬菜(圖1)。師生用花臺種植蔬果,將木瓜樹折九十度使其橫向成長,依然開花結果(圖2)。

田地裏長出餐桌上的菜

很多父母為了哄孩子吃蔬菜,不論怎麼軟硬兼施,孩子不是緊閉小嘴,就是哭鬧以對。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實驗顯示,在八到十八個月大的嬰幼兒面前,擺上金屬物品、塑膠製假植物以及真正的綠色植物,讓小娃們自由選擇抓取;小寶寶會抓取金屬物品和假植物,卻不碰真正的綠色植物。心理學家歸納,嬰幼兒為了防止中毒,或遭尖刺、絨毛傷害,會本能地避開綠色植物,這是刻劃在基因裏的求生本能。

這個發現某部分說明了均衡飲食必須靠後天的學習,更重要的是了解食物從何而來?與自己的關聯又是什麼?「有感」的食農教育是必須的。

二○二二年四月三讀通過的《食農教育法》有六大方針,分別是支持認同在地農業、培養均衡飲食觀念、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深化飲食連結農業、地產地消永續農業。在教育部的鼓勵下,許多師生走訪農漁村、畜牧場、食品加工廠等食農相關場所,了解食物的產製;許多學校在校園裏種植蔬果甚至養雞生蛋,讓學生就近見學。

臺南慈濟中學國小部菜圃產量有限,加上校園供餐的食安要求,不可隨意「加菜」,因此菜圃的收成不會出現在日常的營養午餐中,大多是園藝志工和同學帶回家、分送給教職員,或是當成特別小禮物贈予到校參訪的賓客。

學務主任顏秀雯期待這是一個地景餐桌,種植小朋友們平常在餐桌上所吃到的蔬果,「觀察、記錄然後思考,從一顆微小的種籽逐漸萌芽、茁長到成熟,這個過程讓小朋友們知道,菜要長大已經不容易了,還要有人運送、烹煮,很多人的付出才有這盤菜,他們的體驗會比較深。」

在兒童節活動中,臺南市東區復興國小安排「認識蔬菜」闖關活動,同學們向蔬菜的英文字卡丟擲吸盤球,然後念出蔬菜及其顏色的英文詞彙。

城市中的智慧小農夫

位在臺南市東區的復興國小,則是大量引進現代農業科技,諸如「植物工廠」的特殊照明燈、魚菜共生水耕系統,還有全臺南第一座設置於校園裏的大型生質廚餘機。

「它是tomato(番茄)。」外籍英文老師指著白板上的番茄圖案,參加兒童節活動的小學生把手中的吸盤球丟過去黏在圖案上。老師接著再問:「它是什麼顏色?」「Red(紅色)!」「你答對了!」同學用英文回答出正確答案,就能在闖關集點單蓋上一個認證章,點數集滿可兌換小點心。對三、四年級剛開始學英文的孩子來說,這個考驗英文以及自然科學程度的「認識蔬菜」活動,有一點點難度又十分有趣。

「我們是『科技種菜』,結合魚菜共生,透過這些種植方式讓孩子記錄觀察,這些葉菜如何能夠乾淨且有效的生長。」校長陳茂盛表示,會採取科技種菜的做法,是因為有家長及學生反應,翻土種菜會弄髒手腳,而且萬一天降暴雨就可能全盤皆墨。

校方聽取建言,捨棄了闢建傳統菜園的做法,「以蔬果代替花朵」,用遍布走廊的花臺種植各式蔬果,師生們不僅在花臺的有限空間裏種植空心菜、小白菜、茄子、小番茄等常見的蔬果,甚至也嘗試栽植木瓜。陳茂盛及各處室主任們極力向各公私部門爭取資源建置設備,開設出「智慧小農科技種菜」的特色課程。

「你看那個菜有沒有長很漂亮、很綠?我們每兩週採收,菜很脆。」教務主任陳志昇,如數家珍地介紹各班「科技種菜」的成果。在特殊波長的紅光照射下,水耕蔬菜的生長速度遠超過傳統的土耕日曬,差不多半個月就長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陳茂盛補充說明:「科技種菜能夠控制很多變數,包括魚菜共生中,魚排泄產生的有機肥料,讓植物能夠快速獲取養分,而紅光可以誘發植物行光合作用。這樣的歷程讓孩子知道,務農也可以乾淨又衛生。」

沿襲傳統土耕的花臺種菜,也種出超乎尋常的成果。二○二一年十二月,由郭淑芳老師帶領的班級,收成了一顆重達一點三公斤的超大櫛瓜,足足是一般櫛瓜的四倍大!一時成為府城趣聞。

無論農作成果豐碩與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過程的領悟與省思;食農教育若能讓人對食物、對土地、對一切人與事有感,甚至更進一步產生連結與關懷,都是一定程度的成功。

慈濟大學永續暨防災碩士學位學程主任邱奕儒教授就指出,當前人類最嚴重的問題之一,是不知道自己吃的東西是如何從土地長出來的,失去了與土地的連結。許多都市孩子甚至很難想像,自己竟可從土地上種出食物;但當人與天地間的連結被啟發了,也自然有了內在的自信與安全感。

「因此食農教育應該要愈早愈好,並且向大地學品德。」邱奕儒語重心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