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 慈濟就是這樣走過來

4.18《農三月‧初十》

【靜思小語】庇蔭天下的大愛能量,從極微小、極微量做起,從看得到、聽得到的範圍做起。

專款專用,信守承諾

慈善基金會顧問謝景貴師兄與宗教處同仁請示元旦日本能登半島地震之慈善發放。上人開示,慈濟人走入災區付出,也承諾會再回來,所以要守信、講信用;在四月三日花蓮強震發生後,對方也表達關心與祝福,慈濟人要感恩回覆,這次花蓮地震雖然規模較大,但是大致平安,這是很值得感恩的,所以請他們安心。再者,慈濟一向是專款專用,國內慈善與國際賑災各有專款,皆是按照捐款人的意願而將一滴滴愛心的水滴歸入個別項目,所以不會相互影響,仍然可以按照既定行程去付出。

慈濟人實際進入能登半島災區,供應熱食,與居民相處了一段時間,體會到弱勢者生活確實難過,尤其是獨居長者、兩老相依,房屋被震垮之後已經無力復建。上人表示對於這群老弱受災人,慈濟人將心比心,也要像在臺灣賑災一樣,給予「有感覺」的經濟援助。

景貴師兄提到,位在能登半島強震重災區石川縣的穴水町醫院,院方在得知花蓮震災訊息後,主動發起募款回饋臺灣。即使居民自家或農田損毀嚴重,仍在第一時間拿出存了許久的撲滿,或是剛得到的補助款,表達為臺灣祝福與加油的心意。另有日本企業在臺分公司捐款、日本便利商店為臺灣地震募款等等。

上人說,就像在土耳其地震後,接受慈濟幫助的受災戶也響應慈濟人的募心募愛,捐出口袋裏的零錢,慈濟人也將這些寶貴的心意歸入功德大海。此舉就是讓大眾有機會布善種子;慈濟在受災、受苦的人很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他們聽了慈濟人說「竹筒歲月」的故事和意義而回饋,共同耕耘人間的大福田。

「雖說捐款是付出,其實是造福田、聚福氣─愈多人願意付出,不論多寡,只要有那一念真誠助人的心,就會凝聚起善的氣氛;善的氣氛濃厚,人間就能平安。我們可以對發心捐款的民眾或企業團體如此表達,感恩收下對方的心意。人與人之間要有親切和善的互動、互助,而非疏離客氣;災難發生後彼此關心,有付出、有接受,彼此各盡心意。」

愛的回響,溫暖彼此

據訪視紀錄資料,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一九六六年成立後的第一例慈善個案,是八十六歲的林曾老太太。上人偕同委員探訪,自六月起列為長期照顧戶,每月撥款三百元,一九六九年六月提高為四百元,濟助至一九七○年二月三日老太太往生,另補助喪葬費。

上人於慈善志策會談及當年救濟林曾老太太,慈濟才剛起步,靠著每人每天存五毛錢累積的慈善基金,很用心地照顧她,還僱請一位婦女每天為老太太煮食。慈濟自接案就一直照顧老人家的生活,請醫師為她看病等;也因為慈濟照顧的都是貧病老弱者,認識了不少有愛心的醫療人員,深刻感受到貧病相依之苦,會合因緣在花蓮市成立義診所。

「當時看到孤老無依的人,病倒在家無法出來求醫,故而啟發一念心做義診。所以多看、多了解,多做多得;如果沒有看到,不知道人間有這樣苦的人。不需要看多,看到一、二位,我們就要打動自己的心,要讓愛心很敏感,看到、感覺到了,就趕快去幫助。不要認為這沒什麼,漠不關心;慈濟從極微小、極微量做起,直到現在,大愛能量已經普及國際。」

「醫療守護生命,不是等人患病來求我們幫助他去看診,而是我們主動到位,聞聲救苦。只要有人說哪裏有貧病人,我們聽到這個聲音,就要不斷追蹤,看看病人住在哪裏,親自到家探訪並協助。」上人回憶剛開始除了在花蓮市定時定點為貧苦居民看診,也常包遊覽車,帶著醫師們及慈濟人到比較遠的花東鄉鎮,包括光復、玉里、關山等,一站一站去義診。這同樣是從極微小的力量,漸漸凝聚更大的力量;從小小的範圍,漸漸擴展到更廣遠之處,慈濟就是這樣走過來。

上人說,慈濟事要有人宣揚,以帶動大眾的愛心。所以說「弘法利生」不是要說佛法,談慈濟也不是只有向人募款,而是要說慈濟人如何做慈濟事;只要參與其中,用心表達出來,每一個慈濟故事都很精彩,其中都有淨化人心、帶動行善的法。為天下眾生而承擔天下事,「千斤萬擔」都要發願承擔,要不斷呼籲、帶動人人共同來做,凝聚庇蔭天下的大愛能量。「我們既然來到人間,就不要嫌麻煩,不能起一念懈怠之心,也要避免起惡念、貪念等不善的心念;凡是好的事情,隨處都可做。」

上人提到泰國慈濟人長久以來幫助生活貧苦的計程車司機,結了很好的緣,建立起情誼。有的司機會在車上貼靜思語,放置撲滿,鼓勵乘客行善;四月三日花蓮強震發生後,司機們自發性的為臺灣祈福,並響應募心募愛。「我聽了以後,覺得菩薩對眾生的疼愛很有價值;雖然我們付出是無所求,突然間發生事情而得到愛的回響,也會覺得很溫暖。」

四月三日強震後,慈濟人立即動員,且在避難地點提供福慧隔屏、福慧床等物資,讓鄉親安心休息,受到國際媒體關注與採訪。上人表示這是慈濟累積幾十年的賑災經驗,抱持愛心、同理心,不斷思考並研發設計,要讓受災受難的人能安住身心,所以災後所需的食衣住行都能快速安排,並且立即動員探訪與發放,讓民眾「壓驚」,也表達慈濟對鄰里鄉親的關懷。

從最初幾位家庭主婦在菜市場內帶動日存五毛錢救人,如今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上人期許年輕一輩要挑起天下米籮,普遍救助苦難人。無論時間過去多久,在哪一個國家地區,用哪一種語言弘法利生,慈濟的精神理念都一樣,這一念心永恆不變,但是要應時代而施方便法。

就如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現,慈濟人得知何處發生災難,就地、就近及時動員,或不辭奔波辛勞而前往付出。看到災區民眾確實有困難,災後無力重建家園,在急難救助過後,慈濟人也會與當地政府接洽,進行後續的慈善援助;即使政府人士客氣婉謝遠從外地、海外而來的援助,慈濟人也要抱持信、願、行,信守對困苦居民的承諾,發揮願力去幫助他們。

「我們將心比心,無論慈濟人有沒有來,或許對當地政府而言並無差別;但是慈濟人沒有去,那些苦難人就少了一分支持。而我們去幫助,是平等尊重,與在臺灣發放一樣,我們要給的分量,要讓他們感覺真正得到幫助,而非可有可無。所以我們按照原訂行程,發揮願力照常去做到,表達出慈濟人秉持佛陀教導,力行菩薩道的信、願、行。」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