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農八月‧二十九》
【靜思小語】不同宗教有共同宗旨,用善與愛平等對待所有人。
滿納海學校樹立典範
土耳其胡光中、余自成師兄報告滿納海國際學校新校地工程進度。上人表示,慈濟援建學校、大愛村等,一向是付出無所求,不會要求學校的師生或大愛村居民更改宗教信仰,只希望大家了解慈濟跨越宗教、國籍、種族的大愛,也能向善、發揮愛。
上人說,慈濟在土耳其所做的一切,從來沒有太多的宗教色彩,做事的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但是彼此了解、合和互協,有共同一個志願,就是為了人間的希望而努力,為人間培育好人才。無論是佛教、伊斯蘭教或其他宗教,只是名稱不同,正信的宗教都希望讓人們走上正確的方向,找回清淨、善良的本質。
「宗教要彼此尊重,發現有人有困難,無論他們有何宗教信仰,我們都以人道精神去幫助。我是憑著這樣的理念,所以不會強調是佛教來做的、一定要用佛教的名稱。相互尊重,才有辦法一起做事,否則各有堅持,無法合力為人間解決困難。」
上人說,成立滿納海學校之初,就已經說明,慈濟為敘利亞難民孩子辦教育,並且補助他們的家庭生活,是希望讓他們安心讀書,並且能放下仇恨、埋怨等負面的心念,讓他們感受到愛,並且培養愛心。「我們用這樣的想法收學生,讓他們免費就讀,是出於一分人道精神。其實人道精神對我而言,也是從佛教的教育而來;我若沒有信仰佛教,不會創立慈濟,有慈濟才能牽起與土耳其的因緣,有機會去幫助當地的貧苦人和敘利亞難民。」
「有一句臺灣俗話說『吃果子拜樹頭』,有甜美的果實可以享用,要感恩果樹,而果樹是從一顆種子萌芽成長起來的。果樹年年開花結果,也會產生很多種子,但若沒有將種子播入土裏,讓它發芽,再多種子也沒有用;用心去播種、照顧,一粒種子可以長成一棵樹,一棵樹可以存在幾十年、幾百年,每年都開花結果,產生許多種子,我是憑著這樣的心念辦教育。人間需要教育,只要有善的種子,當因緣會合,可以『一』生無量,這個理念從過去到現在都沒有變。」
「因為有你們到土耳其生活的因緣,慈濟可以在當地發揮,這分緣要好好把握,不分宗教,培植善的種子。滿納海學校要為人間樹立起一個典範,讓人人知道,各宗教的理念是相合的,愛的能量要會合,用真誠的心來做教育;也期待在滿納海受過教育的子弟,要延伸這分教育理念。現在我們有了這片土地可以建設,大家就要不忘初心,把握共同的理念去做,這是師父的心願。」
「師父對你們的要求,就是不可忘記這分初心、志願,而且要靠你們延續;未來還會有其他宗教信仰者加入,只要信仰觀念正確,我們都平等用愛教育他們,不要排斥,也不要有階級的分別。」
沒有排斥與階級分別
上人提到慈濟未來在尼泊爾、印度援建學校,也會要求不能有四姓階級之分,要平等教育所有的孩子,讓孩子將來學成以後,在社會上也能用善與愛平等對待所有人。所以師兄們提到立碑,碑文就要明確寫出這個觀念,讓學生受過平等大愛的教育,也會建立這樣的精神。雖說未來如何變化,當前無法預知,不過只要第一代的慈濟人還在,有共同的志業,就要好好地將泉水源頭照顧好,讓法水活泉源源不絕,法脈的脈絡通暢,精神理念不中斷。
「法脈是來自宗教理念,而且是不同宗教共同成就滿納海學校,所以立碑文作見證。當然,若不立碑文,我們同樣付出,只是覺得做人的道理,總是『吃果子拜樹頭』,感恩圖報,才是真正的教育;假如上學只是吸收知識,沒有感恩心,其實是失敗的教育。」上人說,寫出慈濟建學校的緣由,讓現在與將來的師生都能了解;知道源頭,懂得感恩,這也是倫理教育。
上人叮嚀,行善、行孝是一定要有的教育,萬善以孝為先,人們必須具有倫理道德觀念;孝道也是慈善的源頭,可以說孝是善的種子,假如不重視天倫親情,就如不珍惜農作物的種子,資糧很快就消耗殆盡而無法補充,讓人無糧可食。
過去聽過一個說法,未來的人間動盪,直到道德完全抹滅,變成「有路沒人走,有飯沒人吃」,也就是說人類滅亡了。上人說,人類也在成住壞空的自然過程中,現在已經看到「壞」的狀況不斷浮現,不單指地球環境的毀壞,最主要的人心道德敗壞,沒有道德觀,沒有父母親子情,喪失人倫道德是人類滅亡的危機;只要人倫道德尚在,人間敗壞的速度就不會那麼快。
上人說,慈濟人為了慈善救濟而忙碌,過程中看見世間有這麼多苦難人,而且不少難民過去生活很好,卻因戰火與親人生離死別,被迫逃難而生活困苦,身心都在痛苦中。慈濟人同理、悲憫他們的苦,同時要感恩自己很有福,才能為人間付出,付出以後,看到對方舒緩了痛苦、展開了笑容,自己會覺得很安心,感受到做好事的歡喜,法喜充滿。
「要做好事也要有方法,做得讓大家肯定,建立了大家對我們的信心;而我們自己要守好規矩,才能贏得人人對我們的信任,『信為道源功德母』。也因此,我很敬仰其他歷史悠久的宗教,因為這些宗教可以贏得人們的信任,相信其教理,一定有其道理。如果全球的宗教人士都有這樣的觀念,那就是同道者,用善良之道教育人間,這是宗教共同的宗旨,只是需要有宗教家現身來教育、傳教,而我們本身更要做好模範。」
「現在我們要在土耳其蓋這所學校,精神理念要落實,將來學校的宗教教育,固然要堅定孩子們本來的信仰,但不要排斥其他宗教;無論宗教信仰為何,大家共同的信仰就是智慧的愛,提起人人本具有的善念,共同走在善良的覺道上,學習各宗教教主的覺悟智慧。」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是「上人之日記」。
靜思精舍常住每日敬侍師側、記錄言行,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本專欄即精簡摘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完整版本請關注每季最新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