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至十日 生活教育

10.9~10《農九月‧初七至初八》

【靜思小語】以生活習慣改善生活環境,這就是生活教育。

把慈濟教育帶回尼泊爾

十月九日,尼泊爾藍毘尼慈濟學校教育團隊與上人座談,八位教師請求皈依上人。上人說,二千五百多年前,悉達多太子在藍毘尼出生,他出家修行而覺悟說法,今天才能有佛法流傳在人間,讓自己隨著佛法的引導,發心立願出家修行,學習佛陀的大愛,救濟眾生脫離苦難。

上人說,慈濟人實地走訪藍毘尼,並回傳當地影像,看到佛陀故鄉的現況,感到真的很需要改善居民的生活。「要改善生活,一定要從教育開始,有教育才有希望。聽到你們說,看到慈濟中小學的教育,十分歡喜,我想,你們一定會把同樣的教育品質帶回尼泊爾。」

「只要各位有心改變教育,提高品質,以後有機會可以常常來,與慈濟中小學連接起來,互動交流,也可以透過視訊聽我說話。最重要的是你們的心與我的心要會合在一起,就如雙手合十,合於虔誠的心願,思想觀念一致,與全球慈濟人會合起來,在尼泊爾做教育建設。在建築還沒有蓋好之前,就要培養好人才,有好校長、好老師,有共同的好心願,為世間提升教育品質。」

上人為老師們開示皈依的意義,皈依佛,佛陀出生在尼泊爾,要好好了解佛陀為什麼要出家求法?有何精神理念?大家來臺灣看到慈濟教育的方法,也要有慈濟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的國際觀。

「要為你們的國家栽培人才,所以你們要與志同道合的老師多互動、多聯誼,教聯會要成立起來,穿起教聯會的制服,老師有氣質、品質,建立起教育的形象與威儀,提升學生受教的品質。」

上人的心願是讓佛法回歸佛陀的故鄉,把佛陀的教育帶回尼泊爾,「今天看到了希望的種子,就在你們身上,一顆種子用心栽培,將來可以茂盛成林。期盼我們在當地建造一個漂亮的園區,培育很多優秀人才;而你們的發心立願讓我放心,也加強我要在那裏辦教育的心。你我都是佛陀的弟子,而你們來皈依,我是代表佛陀帶動你們,用心、用愛落實尼泊爾。」

尼泊爾老師們讚歎花蓮慈濟中小學的廁所很漂亮、很乾淨,上人說,這就是生活教育的成果,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活習慣可以改善生活環境。慈小的孩子們都要學習端碗、持筷的姿勢與禮儀,連用餐也有禮節,很優雅、有氣質。這都不是做做樣子而已,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學習生活的方法。「翻轉苦難人生的關鍵就在教育,有很多方法,而我們要選擇的是善良的方法,那就是愛的教育,這是你我的責任。」

老師們齊聲發願允諾承擔教育責任,上人祝福大家,既皈依三寶,要信仰佛法,具有佛陀的慈悲心,落實師父的心願,合心協力、腳踏實地,與陪伴大家的星馬慈濟人往同一方向前進。

菲律賓靜思堂的國際觀

十月十日,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楊國英師兄等人,請示志業園區整體規畫、菲律賓慈濟醫院籌備現況,以及菲律賓慈濟三十周年等相關事宜。上人勉勵菲律賓慈濟人,在現有的合和互協基礎上更進一步,為了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向外把人心的愛帶動起來,共造菲律賓的大福緣。

相較於全菲律賓人口,現有的慈濟會員人數實在太少,而需要幫助的人是那麼多。上人期待菲律賓慈濟人加快腳步,園區的建設規畫可以更開闊,不只讓民眾更加了解慈濟在菲律賓的志業,還要有國際觀,宣導慈濟在哪一個國家正在做什麼事,讓各界人士有因緣「看見慈濟」,當菲律賓慈濟人要推動會務時,就會多增加力量,可以救更多人。

園區裏有眼科中心,照顧社區的貧病人,也可以結合當地醫療院所,讓更多貧苦人得到醫療照顧,並連結臺灣慈濟醫院的力量,提升菲律賓醫療志業的品質與水準。不只是醫療志業,園區的設計規畫要有整體性,加上菲律賓慈濟人合和互協共同努力,四大志業同步提升,未來很有希望!

「師父是很用心、很誠意,對這片園區寄予期許,但是要靠你們真誠用心,把菲律賓的慈濟人凝聚起來,不分宗教,齊心協力把這座國際性的靜思堂建設完成,讓我們的慧命長久延續。」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是「上人之日記」。

靜思精舍常住每日敬侍師側、記錄言行,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本專欄即精簡摘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完整版本請關注每季最新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