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登半島震災—空屋跫音 心碎的聲音

日本能登半島震災已經九個月,很多受損房舍仍在等待拆除,長者們不時回去看看,摸摸木柱上記錄孩子身高的刻痕,想想那些快樂的生活片段,希望重整出往前走的勇氣……

八月二十九日,來自臺灣的我們降落在日本石川縣小松機場,準備與日本慈濟志工會合,自翌日起展開能登半島震災見舞金發放─五月到七月四梯次發放完成後,這第五梯次對象主要來自七尾市,以及部分符合發放條件但尚未領取的中能登町、輪島市、珠洲市及志賀町受災居民。

三天的發放時間為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但還不到清晨六點,就有鄉親抵達現場排隊等候。第一天超過兩千一百多戶領取,占預估總數六成,很多志工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大家有著共同的心念,不想讓鄉親等太久。

過往在學習日文和與日本人交友的經驗中,了解日本社會存在著「內」與「外」的文化,區分我的或你的家庭、公司或社區;但我看到七尾市的居民們,努力表達對慈濟志工大老遠前來發放的感恩,甚至進一步了解竹筒歲月的故事後,紛紛從錢包掏出銅板或紙鈔投入竹筒撲滿助人。其中,田本泰一郎先生甚至流下眼淚說:「只有凝聚眾人微薄力量,才能將愛與善的信念傳播下去,世界才能和平互諧。」

六十八歲的高岡園子女士穿起志工背心,承接了慈濟志工說慈濟的「功夫」。「不是一塊錢喔,五毛錢就能成就好事,相信嗎?」她也是受災戶,希望讓更多人知道每日一善,讓愛循環。

好幾位婦女領取見舞金後,第二天把握慈濟發放仍在進行,趕緊帶來滿滿的零錢捐出─原來這些是他們平日買菜所找回的銅板,日積月累,很有分量。正如慈濟早期三十位家庭主婦省下五毛買菜錢投入竹筒,「小錢行大善」跨越了時空的距離!

人到晚年遭遇無常

五十八歲的辻井明弘先生,代替八十一歲的母親領取見舞金,第二天居然帶著四大袋銅板而來,這些是地震後收拾殘局時,從家中收集到的零錢,他決定全部捐出。

我們和大愛電視記者跟著他回家,了解受災情形。他非常豪爽,滔滔不絕地說明每個空間受損的情況;房屋雖已整理,仍可感受到地震當時搖晃有多麼劇烈。他的房子確認已不能居住,正在向政府申請公費拆除;從事鷹架工程的他,希望也能參與施工,代表他對這間老屋的感謝與感情。

今年八十歲、曾在陸上自衛隊服役三十年的白瀨政一先生,同意我們跟他回家看看。他說自己是戰爭孤兒,並不清楚出生日期,幸運被好心人收養;三十五年前,他和太太用積蓄蓋了一棟兩層樓房,打算在此終老;沒想到震災後成為危樓,無法再居住,讓他很難過,甚至想過一走了之。

白瀨政一目前獨居在組合屋,妻子在女兒家養病;他說,人生到了與兒孫共享天倫之樂的階段,沒想到在最後遇到無常。屋內木柱刻著兒女和孫子們身高的刻痕,是他們成長的紀錄,也是他最不捨的回憶。他很想將這兩根柱子使用在未來的新家,但了解拆解程序後,必須放棄這樣的念頭。

感受到白瀨先生對這棟房屋充滿了感情,更多的是萬般無奈。相信更多鄉親和他一樣,當家園被拆除的那一刻,就好像曾經擁有的人生被迫捨去。看著白賴先生走在空屋中的背影,似乎在回憶著一家人在此快樂的生活片段……

一趟趟夜車去災區

每次發放,志工從各地區前來災區準備,有的人搭乘新幹線,有人為了節省時間和交通費,選擇夜行巴士;整體活動規畫由年輕人團隊承擔,師姑、師伯們引導和陪伴,從中也看到慈濟第二代的承接。

五十一歲的竹下美穗女士,特地來發放現場當志工。她說非常喜歡臺灣,一聽到有臺灣慈善團體要來發放,就感到親切,想來看看大家;志工們都很有朝氣、很努力,讓她感動。

她的家修繕後還可以居住,但地震改變了她的心態。她提到,石川縣本來就是地震帶,但沒想到會發生這麼大規模的強震,原來無常就在身邊,自己也因此受災。以往理所當然每天早出晚歸去工作,現在則是一個月上班兩天,需要找兼職來維持生活;她也想要多存一點錢,因為不清楚政府什麼時候會停止對失業人士的補助。

能登半島震災已過去九個月,很多損壞的房屋仍在等待拆除,居民心情似乎已調整過來,努力面對未來的生活。慈濟志工親自送來實質的經濟幫助,最重要的是與大家面對面接觸,奉茶問好,相倚長談;就像一位居民表示,從慈濟志工身上獲得很多能量,而且源源不絕。

一期一會祝福能登

我的外婆受日本教育,每晚哼著日文歌曲哄著還小的我入睡,為小學的我讀日文故事書;中學時期,我對日文產生濃厚興趣,最初自習日本字典,一字字認識;進入社會工作有經濟能力後,積極進修,多年後考得日本語能力試驗N1的成績,達到申請日本大學的標準。

幼年的日文搖籃曲,奠定我對日本文化的鍾愛;上一次去日本、關懷東京和大阪慈濟會務,已經是七年前的事情了;能再來到日本,去程班機上回憶起年輕時獨旅的種種,有一次站在地下鐵的月臺上,反思自己將時間、金錢用在對日本、對遊覽的熱愛上,正確嗎?後來決定停止這樣的探索之旅,而將生活重心放在慈濟的職志工作上。

平常在宗教處面對海外慈濟會務的多元和繁瑣,也經常被時效性追趕;此行我給自己「觀察」的功課,也在「觀察」自己的心。感受到能夠發放見舞金,來自日本志工點點滴滴的心念和願力所成就,來自全球積少成多的善心;這也解開了對自己的過度期待─不要想「要發揮什麼」、「可以發揮什麼」,而是認真在每個分秒,用心付出,才是最重要的。

見舞金發放圓滿落幕,代表中長期援助的開始。看到很多受災居民也投入志工行列,學習「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精神,打破「內」與「外」的分別;而我也把握這「一期一會」,回歸單純心念,衷心為能登加油!

附錄

見舞金情意 準確送達

口述‧水谷育子(日本石川縣七尾市居民)
整理、攝影‧吳惠珍(日本慈濟志工)

震災發生在嚴冬,房子半倒的水谷育子第一時間先在家製作熱食提供給鄰居;領到見舞金,她帶回竹筒撲滿,會請孫子以行善來回報慈濟。

強震後,女兒和孫子們節省生活用度,努力重建受損的房子;領到見舞金,我想帶他們去吃一餐好吃的料理,享受幸福時光,其餘還是存起來修繕,也謝謝來自臺灣慈濟這意義深重的祝福。

我是水谷育子,今年六十六歲,依靠國民年金生活。幾年前,我與女兒和三個孫子買了一間小房子居住,在今年能登半島地震中,房子被判定為半壞。

我們住在一個比較老舊的社區,大部分的房屋是舊時的土瓦結構,一震就倒。幸運的是,我家有一部分沒有倒下,所以我在家裏煮了熱湯和飯糰,分送給附近年紀大且獨居在家避難的人。

那時候天氣非常冷,這份熱熱的煮物,溫暖了他們的身心;我也受到鼓勵,將這分溫暖延伸,送到七尾市的田鶴浜高校避難所,大家都很感動即時的送暖。

因為餘震不斷,震災後有一段時間,我們在車子裏面過夜;直到現在八月底了,還是將一些物品隨身攜帶,以便隨時逃難。因為地震當時實在太恐怖、太害怕了,所以才會這樣萬全準備。

先前聽說臺灣慈善組織要來發放見舞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以為是詐欺吧。經過多方確認,才知道是真的,所以今天是抱著非常感恩的心來領取。臺灣四月也受到地震的災害,還願意來幫助我們,很感動。

我們修繕房子要花非常多的錢,所以收集了各方補助金來支付。我們的生活並不充裕,今天拿到這分充滿愛心的見舞金,想將一小部分拿來慰勞女兒和孫子,長時間他們節省生活用度修房子,帶他們去吃一餐好吃的料理,享受一下幸福的時光,其餘還是會存起來做修繕。

聽你們分享「竹筒歲月」,我也帶了一個竹筒回家,讓孫子們每天起一分善念,回報來自臺灣慈濟這分意義深重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