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慈濟社工 為助人工作加分

志工豐厚的人生閱歷與不同的背景,
加上社工的助人學理和專業養成,能有更多的激盪與加分。

志工豐厚的人生閱歷與不同的背景,加上社工的助人學理和專業養成,能有更多的激盪與加分。

慈濟慈善的發展,大致是跟臺灣的志願服務發展並行。慈濟做的事情感動很多人,所帶來的力量很大,讓人們主動參加助人工作;隨著時代的前進,助人工作者也開始思考:到底如何能更有效地幫助有需要的人?如何朝向更專業的方向邁進?

慈濟慈善服務體系後來也有社工的加入,但是志工人數龐大,社工畢竟有限,剛開始大部分是做行政管理,接觸案家的第一線工作還是交由志工負責。志工訪視回來,會有小組會議,討論要不要正式開案,若是開案要如何幫助、是否要提供經濟補助、補助多少等議題;在這樣的會議中,社工也會在場。

後來社工除了行政管理工作外,也加入了更多的個案工作,例如與志工到照顧戶的家庭訪視,尤其是當案家面臨的問題比較棘手時,社工會參與志工和案家的互動。如今,社工已經和志工建構起合作的模式。

在臺灣幾個大型的社福機構或單位,基本上都是以社工為主導,另外招募和邀請志工來幫助,從實務來看,可以說慈濟與一般社會工作的發展真的非常不同。

社工在大學學習助人的理論基礎與專業技巧,是讓他們了解如何面對個案、如何跟照顧戶建立關係,以及建立關係後,如何協助他們解決問題。慈濟志工們有各自豐富的人生閱歷及不同的專業背景,當然更重要的是師兄師姊的善心善念,以及急切地想要去助人的那分心念。社工的平均年齡相對低於志工許多,因此,年輕社工與志工的合作,我覺得那是一種加分,彼此可以激盪出更專業的展現。

慈濟南部社福室推展組為臺南十三個社區關懷據點安排進修課程,社工將志工們隨機分組,交流心得。(攝影/陳雪勤)

志工的精進令人感動

我最早接觸慈濟,是從慈濟大學社工系教書開始,任教十三年間,我因「國際援助服務與社會工作」課程,帶著學生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及泰國擔任國際志工,從中我認識慈濟在海外的慈善工作;直到二○二一年我離開大學,我與臺灣的慈濟社工及志工有更多的接觸。

這三年來,我擔任慈濟社工的外聘督導或團體帶領人,也常為志工上課,透過實際演練,讓他們談談過往的個案會談方式;我盡量讓他們多反思自己,因為助人過程中,改變自己是很重要的。志工的精進讓我很感動,即使是年長者也願意做調整,一心想著如何做得更好。

隨著政府公布與施行志願服務法,志工認證變得重要;其實慈濟志工都很合格,只是要融入及符合臺灣的現行制度,培訓課程就必須依目前的規範,志工們需要完成基礎與特殊課程。

當志工們都取得認證資格,可以讓我們在臺灣的慈善服務工作,推展得更廣、更專業,這也是大家共同的期待。

(攝影/余明儒) 

賴月蜜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政策研究所碩士;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曾任慈濟大學社工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