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濟慈善工作中,志工與社工是合作協力的關係;慈濟在嘉義縣六腳鄉與公部門合力關懷社區長者,志工問候阿嬤,了解生活情形,社工協同記錄,觀察環境評估所需。(攝影/蔡易儒)
社工是社會濟助最可靠的後援,也是創建專案的推手;
這分工作必須具備多項專業能力,不是只有愛心就能勝任。
社工是社會濟助最可靠的後援,也是創建專案的推手;這分工作必須具備多項專業能力,不是只有愛心就能勝任。
陳志明憶起小時候,跟著外婆去佛寺參拜,看到廟外路旁坐著不少乞丐,他心生憐憫,卻愛莫能助。當時他並不知道將來的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甚至這件事情居然成為養活自己的專職工作,如今是慈濟慈善志業發展處北部社會福利室高級專員。
在慈濟慈善志業體系中,社工隸屬的單位是「社會福利室」;而社會福利室又分為兩組,分別是「社會服務組」及「社會福利推展組」;雖然兩者同是為了助人而組建,但形式上卻大有不同。
「社會服務組」是負責社會救助的部門,第一線工作一般由志工承擔,主要針對個別家庭進行輔導及補助,社工則是負責個案評估、補助方式及行政工作。
有十七年社工經驗的陳志明簡單詮釋:「在慈濟做個案工作,其實就是陪著志工去思考如何關心和協助這個家庭;當然也會從志工身上學習,還有哪些方式其實是我沒有想到的。」
對於社會救助,大眾常有兩種印象,一是認為社會救助就是經濟補助,另一則是社工都是一群善良、有愛心、奉獻情懷的人。這兩個印象,其實算是片面及刻板的理解,甚至可能會誤解社會救助工作的性質及執行者的定位。
有長年豐富經驗的北部慈濟社工林宜儀扼要說明,「社工工作,不是只有愛心就能做的事情。」舉凡與服務對象會談,並拿捏合適的界限;向相關機構申請資料,以全面了解個案整體生活狀況及實際需求,做出客觀評估及相應補助;補助也不只有金錢濟助,有時候是定期陪伴,或連結不同單位的資源,最重要是回應個案的需求。
也因此,社工是個具備多項能力的專業工作,而且要有相當程度的知識和經驗才能執行。
福利推展組,專案推手
不同於一般大眾較熟悉的社會服務組,「社會福利推展組」是致力於發起專案並召集人力來推行。例如提供不同年齡層的弱勢學子培育資源的方案,讓他們對生活的信心與權利,不會因為貧窮和缺乏資訊而被擊潰。
部分專案的構思由社工主導,社會福利推展組組長陳志明補充:「我們設計專案的時候,連帶地會去思考如何讓有興趣或適合做這個專案的志工,有機會一起參加。」其中也有不少專案,是由志工的創意行動所開啟─慈濟新竹再生電腦團隊,就是非常經典的案例。
再生電腦專案,最早由志工劉千德及他的夥伴,將環保站收到的舊電腦修復,提供給弱勢家庭或機構。在新冠肺炎疫情暫停實體課程期間,志工發現很多學子沒有電腦而難以跟進線上課程,二手電腦正可以彌補數位落差。
但也因為需求大增,志工們面臨零件不足的困境,籌謀向科技公司或電子產品銷售商尋求合作;這時候就涉及行政和公關的事務,也是社工介入的範疇─第一是將整個助人作業的流程書面化和規範化;第二是典型但不能免除的行政作業,像是記錄、核銷、發函等;第三是代表慈濟基金會向合作單位接洽,包括硬體材料和合法軟體的提供或捐贈。
志工用自己的才能恢復了電腦的價值,創造新的助人模式;社工則是協助將之系統化和程序化,變成長期持續可行的方案。
陳志明表示,自己其實對於電子資訊事務並不熟悉,也需要不斷學習;雖然辛苦,但他認為這個專案對於志工而言十分有意義,不但獲得資源支持,更是肯定和鼓舞了這項善行。
陳志明拜訪新北市平溪區長輩,確認「長者居家安全改善服務」方案中,浴室安全扶手安裝狀況。(攝影/蕭耀華)
長期接觸,服務更全面
林宜儀目前負責的專案,服務對象是位於偏鄉的新北市平溪國中,校內一百二十位學子,除了本地生,還有來自外地高風險家庭孩子,由於未能獲得較健全的照顧,因此被安排住宿就讀。
志工在關懷過程中,發現青少年在發育階段沒有合身的外套可禦寒,假期間無力購食或沒有烹飪條件而挨餓;與社工和校方商議後,正式成立專案,供應外套、即食沖泡麵飯。除了物資補助,另外提供部分學生助學金及安排培育課程,例如為國三生邀請講師來分享生涯規畫。
專案執行過程中,老師向林宜儀提到,成長中的女孩未能買到適合的內衣;為此,林宜儀廣詢能夠提供協助的專業人士,終於找到一位從事內衣專櫃販售的志工,前來為女孩們測量尺寸,挑選商品。
因為與偏鄉學子不斷接觸,助人團隊逐漸了解他們真實的需求,進而提供最務實的幫助。禦寒衣物或常備糧食,都不是特殊的用品,卻展現團隊在過程中不懈的努力,其中社工就是盡力媒合適當的資源,也設計出志工能參與的培育活動,服務更為全面。
今天的我,工作的成就
當被問到社工這職業的意義是什麼時,林宜儀認為是:「愈來愈了解自己。」
誰能想到如今獨當一面負責專案的林宜儀,在成為社工之前並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甚至在選科系或挑選社團都會仰賴朋友的建議。「以前就是常常都只知道看別人,卻很少看到自己的狀態。」社工的工作性質,讓她看見別人需求的同時,也學會看見自己的需求:「工作經驗累積之後,回過頭來發現,看見自己是更重要的。」也就是只有足夠了解自己,才能比較快地安頓好身心,心有餘力去安頓想幫助的人。
同樣的發問,讓陳志明思考了一會兒,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社工工作豐富了他的生命。他認為自己一直都是「接受者」,幼時受家人照顧,學生時期受師長照顧;直到參與慈濟大專青年社,服務住在機構的少年,與他們聊天、打球後,才意識到備受照顧的自己是有能力付出的。
他在國際貿易科畢業後從事相關工作,後來下定決心進修,努力成功轉職為社工。「我的工作讓我有機會看到那麼多的苦,看到社會上這麼多問題,還有形形色色的人和家庭。」也因此他在面對案主的時候,有著更謙卑的心,相較於自己幫助了案主什麼,「不如說我從他們身上看到和學習得更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