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慈濟社工

臺南慈濟社工推展居家安全改善計畫,為新營區長輩送上母親節禮盒。(攝影/温寶琴)

通常一位慈濟社工需要與數十位訪視志工合作,每位訪視志工又同時主責幾家不同背景的案家,社工工作負荷量蠻大的。」曾擔任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系系主任的賴月蜜教授,認為慈濟社工很不簡單。

「慈濟的社工,我覺得他們具備職志合一的精神,除了專業,有一部分是具有奉獻精神的。」有二十多年訪視經驗的彰化慈濟志工林素娟說明。

五十八年來,慈濟慈善隨著時代趨勢和社會演變,承擔的責任愈來愈大;專職的社工在慈善志業制度化及專業化的轉型中,也扮演關鍵的角色,不只和志工同行訪視、評估討論及後續執行,也擬定服務專案,與志工合力推動。

近幾年常受邀為慈濟志工授課的賴月蜜教授觀察到,慈濟愈來愈看重志願服務的訓練,以符合國際間認證的趨勢,社工的參與程度因此也愈來愈高。

與一般福利機構不同,慈濟基金會的社工與志工是緊密合作,而非都由社工主導。雖然與外界不同,但賴月蜜認為該模式也有其優勢,尚在累積訪視經驗的社工,此時與人生歷練較豐富的志工合作就會有加分效果。過程中,年輕社工要能看見志工想要助人的善心善念,並嘗試將志工的訪視經驗化作自己的養分,同時也要有自信,把在學校所接受的訓練,提供給志工。

林素娟表示,社會福利資源很多,志工未必全部了解;這時候便需要社工透過跨機構的方式,將合適資源引入提供幫助。她感受到隨著社會變得複雜,助人隨之變得愈發充滿挑戰,但她仍期許:「助人者要保有初心,無論是志業或職業,我們用那一分善良與愛,讓社會更好。」

站在社區的暗角,社工默默和志工一起幫助弱勢,本期特別報導試圖聽聽他們的聲音,了解他們與志工的助人故事,以及在助人過程中的學習。

更多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