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明尼加,見證教育魔力

(攝影/Yan Carlos)

在多明尼加拉羅馬那慈濟中小學,見證教育的魔力―首屆畢業生不被高輟學率擊敗,返校任教;夜間成人班的媽媽與中小學子女同時畢業,是當地常見也最動人的風景。

今年八月,我與攝影記者首次探訪位於加勒比海的島國多明尼加。印象中,它是個充滿熱情、奔放的國度,一望無際的海岸線,綿延不絕的椰林,潔白的沙灘,伴隨碧藍浪花,是許多歐美人士的度假天堂。

多明尼加面積約四點八萬平方公里,是臺灣的一點三倍大,總人口數只有臺灣的一半。與臺灣人談起多明尼加,多數人印象是棒球揚名國際,美國職棒不少選手也出身於此,大聯盟球隊更在當地設立基地,從小開始物色、培訓人才。

棒球在多明尼加是全民運動,首都聖多明哥(Santo Domingo)有一百多座棒球場;街頭上,我常看見幾個孩子拿著球棒、手套及一顆棒球,一旁的空地就是他們心中的棒球場。小小年紀卻爆發力十足,投擲、打擊力道飛快,吸引我停下腳步觀賽。

這項運動也被多明尼加人視為「脫貧之道」。多明尼加貧富差距大,不少家長在孩子年幼時就送到球隊,他們認為與其讓孩子在外遊蕩、無所事事,不如好好專精訓練;也有球隊教練到處尋找小選手,並且提供餐宿,讓孩子專心練習。

教練說,儘管球隊每個月只收三百元披索費用,換算新臺幣約一百五十元,但是許多家庭幾乎無力支付,只能靠教練尋找資源和補助。聽起來這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願意投入?我想,對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也是教練靠選手一戰成名的賭注。

只是這成名的機率微乎其微。沒能站上國際舞臺的選手,有些申請到獎學金送國外求學,再不然就留在多明尼加當教練,培育下一個明日之星。由此可見,在褪去選手光環後,「教育」才是脫貧的根本之道。此趟採訪,讓我深刻感受教育對於一個人的人生、一個家庭以及社會的改變,是如此重要。

聖多明哥一座棒球場內,孩子們等待上場;打棒球在此地被視為出人頭地的機會。(攝影/呂思萱)

貧民區環保教育站

我們來到聖多明哥的河邊區(Los Ríos)採訪,映入眼簾的是一間間鐵皮屋,房屋隨著地形而建,擁擠狹窄,無間距可言,居住在此的多為來自鄰國海地的非法移民。

二○二二年一場暴雨造成河邊區淹水,水位一度到一層樓高,居民家當全部泡水。水患過後,當地慈濟志工進入勘災,才發現排水溝裏滿是垃圾。以往,家戶的廢水、排泄物、廢棄衣物甚至床墊、家具全往排水溝丟;排水系統等公共建設不足,遇上暴雨,排水不及,回淹住家。

志工先發放糧食包,同時推動「環保淨化家園計畫」,號召在地的婆婆媽媽們參與,將觀念潛移默化深植居民腦海。這一堂課室外的環保教育課,從一個理念出發,擴大到定點,兩年來在社區做出規模,包含哥斯大黎加公立學校也加入行列。學校定期舉辦資源回收日、環保競賽,由慈濟提供文具、書包當獎品,良善競爭,鼓勵孩子落實環保。這讓人聯想到早期臺灣的環保回收、垃圾不落地,也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開始推行。

河邊區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有很多年輕媽媽,一個人帶著兩、三個小孩,社區裏充斥著孩子們的嬉鬧聲;二十四歲的拉斐艾琳娜(Rafaelina),十五歲懷孕,孕期無法兼顧課業而休學,三年後又陸續生了兩個孩子。她和先生都太年輕,無力照顧孩子、負擔生活開銷,最後以離婚收場。

她遇到第二任丈夫,並懷上了寶寶,一家六口靠著先生做水泥工,一個月約兩萬披索(約新臺幣一萬零七百多元)工資勉強過活;先前籌錢為三個女兒買制服,卻趕不及註冊報到,名額已滿,在還沒找到學校的這段時光,孩子們每天遊蕩,或去親戚家玩耍。

多明尼加學制為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公立學校學費全免;近幾年來,政府加碼補助制服費用,希望提升就學率,但輟學率依舊居高不下,貧窮和未成年懷孕仍是主因,孩子犧牲念書的機會,打工貼補家用。

我問拉斐艾琳娜想回學校上課嗎?她說:「很想。以前很喜歡文學和寫作,如果有機會再念書,有了學識,就能教導孩子,成為他們的榜樣。」

河邊區哥斯大黎加公立學校支持環保教育,學生上學時帶來寶特瓶回收分類。(攝影/朱瑤琳)

年近半百重拾課業

來到聖多明哥東邊、約一百多公里遠的拉羅馬那省(La Romana),我遇到四十八歲的菲奧爾(Fior)。她經歷兩次婚姻,育有四名子女,期間因為懷孕休學,終於等到孩子長大,她有了自己的時間,再回到學校完成學業。

她和我分享,最喜歡的科目是社會和自然科學,知識能幫助她開拓新視野;過去是她教小孩功課,現在母女一起念書、共同學習,這是當地常見的動人景象。「很高興能重拾課本。如果說,念書對我沒有影響的話,那就是在說謊了。」講到這裏,她忍不住哽咽流淚。

我想著,生在臺灣的我們,接受國民義務教育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誰能想到在地球的彼端,求學對某些人來說是得來不易的夢想。要圓滿這個夢想,一切都得靠自己努力─克服經濟困難、家庭環境的束縛,還要有周遭親朋好友們的支持,才有可能往前邁進一步。

今年八月,菲奧爾從拉羅馬那慈濟中小學的成人班畢業。她說:「因為結婚、有了小孩,時間全部奉獻給了家庭;但我始終相信,教育是翻轉人生的一項途徑。」畢業典禮這天,我看著她穿上學士服,站在畢業生中,是如此耀眼和自信;她代表上臺致詞,提到若沒有慈濟學校的栽培,就沒有現在的她。這是教育改變人生的最佳實例。

拉羅馬那慈濟中小學的原址,是一座垃圾場;一九九八年喬治颶風侵襲當地,造成嚴重災難。慈濟志工勘災時,發現貧民區有許多孩子跟著大人在垃圾堆裏翻找食物,令人不捨;在急難救助後促使拉羅馬那慈濟中小學成立,於二○○○年招生。

卡琳娜(Karina)是拉羅馬那慈濟中小學第一屆畢業生,對於社區轉變非常有感。她提到以往孩子們需要走到很遠的地方上學,有些人因此就不再念書;「慈濟學校落成後,孩子就近念書。學校也像是社區中心,孩子們課餘在校園裏比較安全,家長都很放心。再加上慈濟長期提供制服、教材、文具,大幅減輕家長們的經濟負擔。」

卡琳娜畢業後努力考取教師執照,二○一一年回到母校擔任代課老師,直到二○二二年取得正式教師執照。「慈濟教會我,師生之間要互助互愛,還有保護環境等觀念,我將承擔使命,繼續幫助拉羅馬那的孩子翻轉人生。」

回首這二十天的採訪行程,雖然辛苦,但感受到多明尼加志工們的期待,以及他們看到新聞影片網路上架後的笑容,那是一種努力堆砌、終於被看見的成就感。我也發現,原來我的工作可以讓慈濟在當地推動慈善更有動力,這讓我有種使命感,再疲累也值得!

一九九八年喬治風災迄今,不少華人志工因為健康狀況返回臺灣休養,但過去二十五年的奉獻是值得的,因為本土志工力量開始茁壯。慈濟在拉羅馬那不只有教育,婦女和青年投入慈善服務,為獨居或身障者發起熱食計畫,為海地移民發放糧食包等等。

我被多明尼加志工們的熱情感染,這是一種「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的精神。我也與他們分享,上人說,「能為他人付出,即是有福之人。」我已看到慈善種子萌芽,相信再過幾年,肯定茁壯成林。

多明尼加慈濟25周年 喜見遍地清蓮

多明尼加慈濟25周年
喜見遍地清蓮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美國慈濟志工林慮瑢率隊前往複勘受到喬治颶風肆虐的多明尼加共和國;十二月前往重災區波羅、拉羅馬那發放糧食,嘉惠一千戶。一九九九年二月,慈濟在加勒比海地區第一個據點—多明尼加聯絡點成立。二○○○年拉羅馬那慈濟中小學成立;十年後開辦夜間或週六成人班,降低文盲比例,甚至能通過「八年級國家檢定考試」。

二十五年來,當地臺商與華人承擔起志業推動,林慮瑢與先生陳濟弘也持續陪伴慈濟學校,歡送上千位畢業生投入社會、服務人群;多明尼加聯絡處首任負責人蔡慈力欣慰表示,當地受證的志工中,不乏慈濟學校畢業生和學生家長。

政府將早年貧民賴以維生的垃圾山夷平、興建大型社區;由於許多人慕名而來,人口持續成長,慈濟原校址將做為五百位中學生之用,政府興建了可容納八百位小學生的新校舍,預計今年啟用。校園內的鳳凰樹枝葉繁茂,當年「遍地垃圾變成遍地蓮花」的心願,已開花結果。(編輯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