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至十日 心靈甘泉

8.9~10《農七月‧初六至初七》

【靜思小語】心清淨,心泉就清淨;心有無明貪念,會成為世間污染源。

草根、樸素、人文

八月九日,宜蘭慈濟人與上人座談,師兄師姊談到動員為宜蘭園區的工程收尾打掃與布置,還有凱米颱風過後,關懷年長法親及照顧戶,幫助有需要的家庭整理環境等。

上人對師兄師姊們說,能夠在這片土地建設宜蘭慈濟園區,大家也用心去照顧,相信能在宜蘭市中心招募人間菩薩,在宜蘭這片富有人文氣息的土地,發揮菩薩道場的良能。「每次行腳到宜蘭,聽到你們分享宜蘭的歷史,讓我覺得,宜蘭的慈濟道場,應該要表達出臺灣之美、地方之善。你們的地方很和善,好人也不失草根性,也就是樸素,很有人文;你們有人才、有人文,已經帶動起一股善良的風氣。希望你們多用心,成立一個小組,將當地人文故事彙集起來,融合慈濟人文,打造一片慈濟的淨土。」

上人說,宜蘭園區要突顯草根、樸素、人文這三大要素;且師父最重視的是人與人之間合和互協,才能會合力量,做到淨化人心、祥和社會。請師兄師姊發心立願,祥和社會「從我做起」。園區的建築造型很美,接下來就要靠師兄師姊充實園區的內涵、品質,永遠以「為佛教,為眾生」為方向。慈濟要展現佛法樸素的本質,包括建築外觀與內部空間布置,都要有樸素優雅的品質、質感。

「為佛教」,要有充分的佛法,但不是教大家總是在道場裏拜經、做法會,而是運用道場空間開課、共修,做社會教育,讓法走入人群、融入生活。例如「蕙質蘭心」課程,融合佛教精神與慈濟人文教育,教導婦女整理、布置居家環境,豐富精神內涵,提升生活品質,促進親子互動,成就溫馨樸實的家庭。「目前宜蘭慈濟人不多,空間大而人不多的好處,就是大家『合心』,扎扎實實地朝共同的方向、理想前進,穩固基礎再向外推展,就會很踏實。」

「這是慈濟人的家,是大家的大家庭,慈濟人都是法親,你們要帶出法的親和感;各自的小家庭只在這一生、這一世,法親道場是生生世世,我們的慧命要延續,生生世世都為了『為佛教,為眾生』的一大事因緣而努力。」上人說,自己接受印順導師的叮嚀,盡此生「為佛教,為眾生」而付出;慈濟人「以師志為己志」,要世世代代傳承。請師兄師姊發願立志,把佛法的質感、慈濟的精神表達出來。

「這一輩子賺的錢再多,到人生最後那一天都帶不走;精神理念落實在人心、教育在人群,就是永恆的智慧財產,智慧的福緣也會生生世世延續。」上人說,福因要靠自己造,福緣要靠自己結,無法只靠祈禱求得;真誠付出、造福社會,其實也是為了自己造福、增慧,為後代子孫留下祥和平安的社會。

上人表示,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心願;這幾十年來對大家講經、說法,都不離開這三願。「法就是淨化人心的雨露甘泉,也是心泉,要讓心靈有不斷湧出的泉源。佛性人人本具,要用法將自己的良知本性啟發出來,人人都可以為人師,說法、傳法,度化眾生,所以要自我尊重,不要看輕自己。」

「你有法度人,他也有法度人,人人『有法度』,關鍵在於心中要有法,不是污染源的法,而是清淨泉源的法。心清淨,心泉就清淨;心有無明貪念,就是世間的污染源,環境的污染就是從人心造就的。」上人提到《法華經》中,佛陀也形容三界如火宅;眾生心不淨化,世界就像一間起火燃燒的宅邸,眾生像是懵懂的孩子,還在火宅中玩耍,需要長者設三車引誘他們出離火宅。

「這時候看到地球溫度上升,到處有嚴重的火災、林火,不就是火宅嗎?要如何救火?要救心。不要輕視我們的心,每一個人發心,心靈甘泉會合起來,就能滋潤乾旱大地。所以需要度化眾生,呼籲人人守規矩,要疼惜大地。」

單純、真誠、有情

八月十日,與黃文欽、廖群師兄、常宏文師姊等人談話,上人說,慈濟因緣很不可思議,全球慈濟人都很貼心,無論在哪一個國家,都可以就地做慈濟,把慈濟事做得很好。慈濟人、慈濟情,都是很單純、很真誠的覺有情。

「如〈慈濟頌〉,雖然過了四、五十年,這首歌聽起來還是很攝心,『慈濟世界是佛燈』,希望在世界各地都有佛燈一盞一盞點亮。師父曾說螢火蟲的極微光,但即使只有一隻螢火蟲,也可以為人帶路;你們既發心,就要多把握因緣與人分享,為人引領方向。」

「進入慈濟,要有開闊的包容心。慈濟人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但是進入慈濟一律平等,師父都是用平等心看待所有人,每一位對慈濟都是真誠奉獻,人人都是菩薩。師父很感恩慈濟人,所以希望所傳的佛法能進入人人的心中,還可以成為傳家寶,世世代代都受用。」

「佛法是真諦,也是人文精神,宇宙乾坤的真理都含攬在其中。所以我雖然到了這樣的年齡,還是覺得佛法世界探索不盡,學習不能停歇;每天從六識接觸到的一切,要經過第七識思考,發揮、運用所吸收的知識,把佛法的真諦表達、顯示出來。」上人說,若只是繞在日常事務中,思考人間事,卻對自己造成困擾,就是沒有提起智慧;要啟發本性的清淨智慧,把握正確的方向,運用所學的知識造福人群、利益人間。

上人指出,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就是用有形的行動與功能,顯示無形的精神理念。例如環保的推行,對環境是一大貢獻;當初只是在一場演講,教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慈濟志工就起於行動,撿回收物、做分類,直到現在有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將回收寶特瓶等物再製成紡織品等,可以說是環保志工長年累月的心力付出,加上科技發達,以及各領域慈濟人的護持,因緣會合而做出廣受矚目的成果。「環保真的是志工用雙手做出來的,師父很珍惜環保老菩薩的這雙手,他們的一生都在為家庭、為社會而勞動,雙手萬能,很有價值!」

「我總是想著要將佛法連結到人間的生活,讓大家都能了解與接受。以前我是一早起來一直講到晚上,還可以面對不同的團體,用他們能接受的觀點講話,無論是擺路邊攤的小販或大企業的董事長,都很投緣。我現在要講就已經很吃力了,但是過去講話的聲音、所寫的文字,都留有紀錄,還可以再追回來,現在聽來、看來,都覺得真的很有價值!」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