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下雨 留不住水—甘肅水窖啟示錄

在甘肅靖遠縣六個鄉,慈濟為旱地居民援建水窖,方形洞口底下是球形儲水空間,下雨時可由集雨場水溝導入,讓居民留住珍貴的點滴水資源。(攝影/蕭耀華)

偏鄉因枯水而荒廢,新村因得水而興起,
總結慈濟在黃土高原援建水窖的歷史軌跡,
顯示永續生存與發展,離不開「水」,
如何永保淨水長流不竭,值得人們深思。

偏鄉因枯水而荒廢,新村因得水而興起,總結慈濟在黃土高原援建水窖的歷史軌跡,顯示永續生存與發展,離不開「水」,如何永保淨水長流不竭,值得人們深思。

在慈濟全球人道援助有關「水」項目中,中國大陸甘肅省的水窖援建,堪稱最具啟示意義的環境工程。踏上黃土高原的慈濟人,見證了偏鄉居民因為獲得新水窖,留住水而改善生活,復因降雨驟減,再次陷入無水困境,最後在慈濟援助下遷村。一切榮枯,離不開水。

「因為缺水,老百姓沒有辦法過上正常的生活。哪怕他們非常努力。」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高級專員林靜修說起,一九九○年代後期,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率團進入甘肅省東南部黃土高原上的通渭與會寧兩縣,勘查乾旱的情形與農民生計狀況;之後更將關懷範圍擴大到東鄉、靖遠、永靖以及廣河縣。

黃土高原是全世界公認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方,當地海拔一千到三千公尺,降水量低但蒸發量高,不僅缺乏灌溉水源,就連日常用水也難以取得。居民往往得走上三、四個小時,才能取得有限的水資源。

尋常的耕作,成了和老天的博弈,農民們無法確知何時下雨?降多少水?卻依舊翻土播種,賭一把雨水充足、莊稼豐收的機率。但絕大多數是收穫勉強餬口,甚至顆粒無收。徒勞無功的耕作,又進一步破壞有限的植被,陷入「愈墾愈荒、愈荒愈窮、愈窮愈墾」的惡性循環。青壯人力離鄉打工,許多孩子被迫輟學,就算有幸升學,也得離鄉背井到外地念書,不得不與家人分離。

看到黃土高原偏鄉因為極度缺水,衍生貧窮、親子離散、家不成家等問題,慈濟開始為居民建造堅固、耐用、高品質的水窖和集雨設施,解決儲水的問題。志工向蘭州大學的抗旱研究機構請益,評估合適方案,最終決定為受助戶建造容量達三十立方公尺的水泥製「球形窖」,並搭配同樣是水泥造的集雨場,一舉解決傳統土窖容易滲漏、崩塌,取水過程易受污染等隱患。

一九九八年到二○○九年為止,慈濟在甘肅省六縣興建了一萬九千零六十口水窖,嘉惠人數達十萬之眾。儘管當地降雨量沒有增加,但留住的水卻比以前多得多,下過幾次雨後,三十立方公尺的球型窖就灌滿了,不僅滿足日常用水,甚至有餘裕澆灌農田。更特別的是,還有助於當地青年成家立業。

以往,旱區婦女承擔挑水工作,從年輕一路挑水到老,外地的年輕女子,多半不願嫁入旱區偏鄉。林靜修說:「十幾年後再去回訪,當初的小朋友已經為人父了,我問他太太,為什麼想嫁來?『因為他家有水窖!』」擁有慈濟援建的新水窖後,生活條件改善,所以水窖也在當地被稱作「致富窖」、「幸福窖」。

靖遠縣若笠鄉乾旱貧困的二百多戶家庭,移民劉川鄉的來窯慈濟新村,縱使不再缺水,居民生活依然節省用水。(攝影/黃筱哲)

有窖無水,移民遷村

然而人力不敵氣候變遷。部分受助地區如靖遠縣的若笠鄉,降雨量愈來愈少。儘管慈濟在當地援建了近八百眼水窖,但天不下雨,「有窖無水」,又回復以往長途跋涉取水的困境。

慈濟於是在二○○八年,與甘肅省地方政府合作「移民遷村」行動,第一個移民村是同在靖遠縣境內劉川鄉的「來窯慈濟新村」,當地距離若笠鄉不遠,原本地廣人稀、風大荒涼,但憑藉著政府興建的抽水站抽取黃河水提灌,不毛之地開始煥發生機,成為甘肅省的農畜重鎮,加上有高速公路、鐵路的交通之利,於是成為移民遷村的上選之地。

為了幫助飽受乾旱之苦的若笠鄉貧困戶順利遷入,慈濟與當地相關單位合作共善,把移民村建設成居住、就學、就業、農耕等機能健全的新社區。

二○一一年元月,來窯慈濟新村啟用,計有兩百一十戶,一千多位原若笠鄉民遷入;及至二○一五年十一月,靖遠縣的第二座慈濟移民村,位於五合鄉的「白塔慈濟新村」也啟用了,三百戶居民分別來自東升、靖安、石門、雙龍四個鄉及五合本地。

在黃河水的提灌下,兩個慈濟村的移民,生活狀況大幅改善,人們不需翻山越嶺提水,人力運用更加有彈性。當地人也意識到生態保護的急迫性而積極作為,退耕還林、滴灌造林─當移民離開故鄉,捨棄黃土高原上的家屋和田園後,造林團隊就進駐當地,植下樹苗、埋設滴灌管線,讓茁壯的草木覆蓋地表,枯水之地重新長出綠色植被。

不管是至今仍在使用慈濟水窖的甘肅偏鄉居民,或是搬進慈濟新村展開新生活的鄉親,都是因為獲得足量且乾淨的水而翻轉人生,銘刻著滴水來之不易的艱苦記憶。

甘肅的水窖援助經驗,是值得警惕的氣候變遷實例。偏鄉因枯水而荒廢,新村因得水而興起,再一次提醒世人,永續生存與發展,離不開「水」,如何守護生命的泉源,值得人們深思。(參考資料來源:顧秉柏《黃土高坡愛未央》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