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歲的十八歲少女

廈門人陳𤆬治,是米粉工廠裏的巾幗棟梁, 是獨自撫養三個孩子的媽媽; 而今是不怕病痛、不愛計較、隨叫隨到的環保志工, 八十歲的年齡,卻有十八歲的拚勁。

早晨六點半,福建廈門前埔健身公園裏,晨練的老人和早起的鳥兒已就位,用飽滿的精神和俐落的身姿迎接新的一天。

太極陣中,陳𤆬治梳著整齊妥帖的髮髻,推手邁步間,手畫虛空,腳跟穩如海中錨,收放來去,四兩撥千斤。太極結束,她又加入廣場舞的方陣,動如脫兔。

陳𤆬治今年八十歲,除了太極和廣場舞,「一字馬」她也說來就來,柔韌性宛如十八歲少女。一如她在環保志工這個身分上勇猛精進,不怕病痛、不愛計較、不懼風雨酷熱,八旬的年齡,有十八歲的拚勁。

陳𤆬治隨處做環保,拉著堆疊回收物的小推車,一路撿拾、募回收物。(攝影/范盛花)

米粉工廠逢雨才休

陳𤆬治是長女,父母給她取的名字源自閩南方言,「𤆬」有「帶來」之意、「治」與「弟」同音,在人口就是勞動力的年代,蘊含了樸素的心願。陳𤆬治爭氣,雖為女子也如男,她力大聲響:「我兒子常開玩笑說,老媽你講話,海堤對面都能聽見,哈哈哈哈!」爽朗的笑聲經常活躍在她的話裏。

陳𤆬治力大志也大,十二、三歲到山裏背柴,十五歲到米粉工廠打工。因為她個子不高,工頭怕她做不久,她向工頭保證:「我不會做兩、三天就走,我要做就是做到底,堅持做。」她就這麼一直做到退休。

丈夫早年離開家庭,陳𤆬治要養娘家人,也要養活三個孩子和自己。米粉廠凌晨三點開工,次日下午三點下班;米粉製成後要曬太陽,休假全聽老天安排,只有下雨天,她才能休息。

陳𤆬治的性格耿直、實在,第三胎即將臨盆時,她還挺著大肚子上班。踏實的作風受工友擁護,也受主管肯定,她一路從小工做到班長、主任,天道酬勤,就這樣撐起家庭。

如今,生活無虞,客廳裏錯落有致地擺滿了藝術品,但與之相呼應的,是使用超過三十年、機身已鏽跡斑斑的老式立扇;房間裏,一臺三十幾年前用過的電視機還捨不得扔,雖已布滿灰塵,但通電後還能開機。

三兒子從臥室拿出珍藏三十多年的工作證和大大小小的榮譽證書、糧票。陳𤆬治驚呼:「這些是哪裏找出來的?」聲音裏充滿驚喜。「您看兒子多愛您!他都默默收著。」志工簇擁著陳𤆬治,陪她憶往昔。

陳𤆬治翻閱著這些久違的證件,巴掌大的米粉廠工作證和自行車執照內頁已斑駁,鋼筆字跡卻依然清晰。一九八七年購入的二十八吋黑色自行車,車輪連接著這個家庭的生計和口糧,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

多張獎狀除了年份改變,不變的是陳𤆬治勤勤勉勉的付出,志工為不識字的她念出廈門市糧食局授予她的榮譽證書,稱讚她:「你年輕時為國家做貢獻,退休後為環保、為地球做貢獻。」「不是吹牛噢,我做事都是早到晚退。」陳𤆬治自豪地說。

做弟子要勤勞一點

退休後的陳𤆬治愛好拜佛,常跟著一群佛友到寺廟誦經。自從七十一歲那年經慈濟志工王明珠介紹,加入慈濟,她踐行上人「為佛教、為眾生」的志願,也開啟了她心靈富足的晚年生活。身為高齡志工,大家擔心她的身體狀況,讓她注意休息,但她總說:「我不認老,人老心不老,對準方向,跟著上人走就對了。」

早期志工少,陳𤆬治形容大家就像「游擊隊」,一叫就走;事多人少,但大家一條心,就不怕累。翔安區某間閒置了六年的寺廟有七層樓,陳𤆬治和三位志工連續回收了四天,「裏面都是蜘蛛絲,很髒很臭。但只要哪裏有拆遷,我們就去收物資。」朋友跟她說做環保髒啊,她回說:「我不怕髒,我做習慣了,別人是拿筆的,我是拿鋤頭的。」

「我這人,粗皮粗肉的。」陳𤆬治腳跟長骨刺,一踩地就疼。她貼了一星期膏藥,撕下時血流個不停。儘管如此,還是沒法讓她閒下來。她在家坐不住,又踮著腳跟去做環保,「比起在家裏疼,還不如去做環保。一瘸一拐去做也好啊。」

路上,遇到廣場舞伴,問怎麼沒來?陳𤆬治指著自己的腳,說腳疼跳不了。舞伴好奇:「那你還去做環保嗎?沒休息?」陳𤆬治說:「堅持!堅持到底身體才會好。」朋友笑她,陳𤆬治也自得其樂。

一般人吃藥、鍛鍊是為了身體好,陳𤆬治是為了做環保,「剛才吃了三種,現在要吃這種,一會兒飯後再吃兩種,降血壓、血脂、血糖。」

「吃藥還吃得這麼開心?」志工不解。「當然啦!又不是一次兩次,都吃幾年了。」陳𤆬治覺得能出力才會健康,能做是福氣,不能做就廢氣(閩南語,麻煩之意)了。她感恩上人創辦了慈濟,心疼上人用一人之軀,帶領全球志工,「我們做弟子的,也要勤勞一點,能吃苦一點。」

陳𤆬治堅持晨起健身,打太極、跳廣場舞,舞伴笑她有時腳痛跳不了舞卻還繼續做環保。(攝影/黃德欣)

爭取早點到多做事

三兒子遺傳了母親的爽朗,有一次回家,他在門口假裝志工:「師姊!開門噢!」陳𤆬治哭笑不得的說:「我還不知道是你喔!」平日,如果老媽做環保來不及回家,他就自己做飯,讓老媽不要趕時間。

有了堅強的後盾,陳𤆬治在環保路上更加勇猛。她做事喜歡早到、晚走。星期三早上去七匹狼集團公司環保點做環保,因離家遠要搭車,公交車站點多,「去了人家都做一半了!」她主動跟同小區的慈濟志工林玉蓮「預定」順風車,爭取早點到,多做一些。

地下車庫堆滿了七匹狼公司留給慈濟的可回收物,紙箱多又大,志工搬到面積約五個車位的空地整理。悶熱、空氣不好,但陳𤆬治說:習慣就好。
弓著腰,麻利地用小刀割開膠帶,拆解、摺疊,一點都不像上了年紀的人。整理完一堆,陳𤆬治和林玉蓮把紙皮抬到一邊,她邊退後邊中氣十足的說:「來噢,倒倒倒倒,倒倒倒倒。」兩人再「一!二!」合力把一大捆紙皮抬高,疊在一起。

聽到上人說「壽量寶藏」,年紀大的人把五十歲的年齡存起來,用年輕的衝勁繼續做事。「所以我現在只有三十歲,」陳𤆬治看著林玉蓮說:「她還常說我十八歲,更年輕,哈哈哈!」林玉蓮很佩服這個充滿熱情的老大姊,憶起高林社區拆遷時回收,一大袋舊衣服重得自己搬不動,「一回頭,她拖走了,太佩服她了!所以我常說她十八歲。」

陳𤆬治(左二)弓著腰拆解紙箱,動作麻利,一點都不像上了年紀的人。(攝影/黃德欣)

不要害怕被人嫌棄

夜幕四合,晚飯後,陳𤆬治拉著疊著紙皮、寶特瓶的小推車,步行十五分鐘到文興東環保點做環保,看到街道上有寶特瓶,她快步小跑過去撿起。一位居民要把紙箱丟棄,陳𤆬治大步上前:「你要扔掉嗎?給我吧,感恩啊!」

等紅燈時,陳𤆬治偶遇曾經的鄰居,主動勸說:「有不要的物資可以給我,我拿去慈濟做好事!回收賣的錢,救沒人養的老人和小孩,寶特瓶可以做衣服,不會到處都是垃圾。」有鄰居被她感動,把物資放到她家門口;遇到不理解或鄙夷,陳𤆬治也不在意:「我沒做壞事,說我壞話不要緊,指頭不同長,總有人要嫌你,不可能總是順順利利。」

露天的文興東環保點設在居民樓樓道口,陳𤆬治一頭栽進寶特瓶、塑膠袋、紙盒、紙皮等可回收資源裏,彎腰分類;接著,和慈濟志工周麗琴一起把一大袋半人高裝滿寶特瓶的袋口綁好。

她倆是在前埔健身公園認識的,熟絡之後,陳𤆬治邀約周麗琴做環保,晨練姊妹成了環保搭檔。在周麗琴眼中,陳𤆬治幹活有勁兒,也很積極,一有環保任務,總是隨叫隨到。
夏日天氣多變,分類中途,狂風暴雨突至。擔心物資被雨泡爛,志工套上雨衣、撐起雨傘,動手搶救。雨愈下愈大,雨滴拍地的聲音,像油在鍋裏炸開一樣劈哩啪啦。

志工快速把紙箱、塑膠瓶、鋁罐丟進不同的塑膠袋、纖維袋中。卡啦、哐噹、叩嘍、嘁啦……傳遞瓶瓶罐罐的碰撞聲,捏扁瓶身的漏氣聲,像即興創作的歌。

雨衣只能蓋到膝蓋,陳𤆬治的小腿和鞋暴露在雨中,褲管被淋得貼在腿上,鞋子進了水,行走時發出啾啾聲,腳底的藥膏若即若離。整理完畢,陳𤆬治朝大家豎起大拇指,滿臉笑容、聲音洪亮的說:「敬禮,敬禮!高興,太高興了!」志工問她腳痛不痛?她說:「腳痛,熱水洗一洗,藥膏再貼一下就好啦。愈做愈年輕,哈哈哈!」

夜幕裏,千萬雨線向大地衝鋒,在地上開出硬幣大小的水花。明亮的路燈穿過雨絲,照射著溼漉漉的路面,陳𤆬治和志工話別,闊步向前,行走在雨裏……